Everything, Nothing ...

Saturday, July 07, 2007

科学的囚徒——也谈科研潜规则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梦想长大了,能做一个科学家。在成长的年月里,梦想成了理想,于是盼望着能早日以科学家身份为人类做贡献。匆匆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实逼近了理想,科学不再遥远。在整日与所谓的科学家为伍的同时,自己也踏上了科学门槛的边缘。科学家不是无所不知的智者,而是凡人如斯;科学不是神秘莫测的奥妙,而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和数据;科研不尽是为人类贡献,而不过是科学家的饭碗。若再回首扪问理想何在?答案成了一片茫然……
世界就是如此残酷,梦幻中的东西总是白璧无瑕、美仑美奂,一旦化为现实,就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那个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终于走到了通往科学的道路上,他才蓦然发觉,原来神圣的科学也是存在黑暗和无奈,原来娱乐界的“潜规则”在科学界同样盛行。也许终究成不了科学家的他却认为,与其做科学的囚徒,不如坦然揭开这难看的遮羞布.或许年少轻狂,或许稚嫩眼拙,或许幼小无知。列位看官,就此当作茶余饭后笑话,看看即可,笑笑也罢,切不可深信,谨记!


科研潜规则之一:培植亲信,近亲繁殖。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名师门下,实际上意味着更多的机遇,而且名师的交往面广、接触的是更强的人,所以在名师门下,起点本身就高了。科学界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如果你是名师弟子,自然就更受到重视和尊重,“不看僧面看佛面”嘛!作为优秀的名科学家,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弟子使劲往外push,给他们创造任何深造的机会,这样这些弟子学满出去之后对其充满了感激,回报和感恩也就随之而来了。这些弟子们,深入到各个科研院所,与其导师相互呼应,遂而造成了某个领域有人靠满园桃李成了“带头大哥”。如果你愿意追根溯源去查一下就知道,比如如今几大IT产业跨国公司的研发头目都是某某大牛的学生,又如当年IBM开发部的几位老科学家,弟子已经遍布天下。这些例子比比皆是,凡是所谓大牛,肯定有一大班子亲信推崇他。在某某科研机构,要想当上领导,一般都要培植自己的势力,那就是不断提拔年轻的学者,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同时造成的一个局面是:这个机构将充斥他培植起来的人,他的地位就难以动摇了。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学霸”。


科研潜规则之二:学霸横行,一统天下。

学霸,顾名思义,就是学术霸主,学术上的事,他说了算。正如前文所言,这些学霸都是“带头大哥”式的人物,拥有一大帮喽喽替他说话,“威望”都非常高。另外,学霸们往往是“上面有人”,拥有一个强大的背景,同时意味着拥有强大的权力。学术科研,绝大部分靠的是向国家申请经费,用纳税人的钱来为祖国做贡献,这些学霸们就是“把握国家科研方向”的人。一个课题经费的申请,无论是几万还是几千万经费,如果有了这些大哥的一句话,那就成了铁板钉钉,如果这些大哥看不惯你损你一句,那就黄了。评定职称和称号,也和这些有关。比如选院士,就是由老院士投票选举新院士,可实际上老院士们对新兴的科研前沿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更多的是靠他们对你的熟悉程度或者靠某些说话“靠谱”的人发言。曾经有某位院士说他对那个教授研究的东西弄不懂,于是那位教授评了许多年还是没有上,最后他的学生都不好意思了,说老师都没上院士,我评上了不是太笑话人家了么?于是主动退出评选,让给了老师一个院士。真叫人啼笑皆非!

如此还算好,若学霸们对你有意见,那就彻底郁闷了,或许你一辈子都只能是副教授,无法转正。若学霸们对一个课题不感兴趣,那只能下马,因为你将连一分钱都申请不到。这就是学霸的威力!因此所有人都要托着学霸们,学霸们也怡然自得。如此看,科学和民主,实在难以兼容!


科研潜规则之三:第一作者,风光尽揽。

科学界发表论文有个怪现象,许多人一起完成的一个研究,需要署名时候总是要计较一番,那就是究竟谁排在前谁排在后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个工作谁做的贡献重要是很难评价的,因为缺失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或者根本不能成文。可大家喜欢较真,为何?这就科研界一般默认排在第一的作者是主要作者,他的贡献应当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第一单位的问题,也是类同。在某些科研单位,甚至明确规定,只有且仅有第一单位第一作者的文章才算是属于你的文章,其他的都不算数。于是,第一作者成了抢手货,一篇文章里总是要讲究谁排在前谁排在后。有时大家比较谦让,就干脆按照姓名字母来排序,即使这样,也有比较恶性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姓改成A开头,于是,每次都成了第一作者……

关于第一作者的问题,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矛盾,许多优秀的科学家甚至因此决裂,给科学的进步带来巨大的蒙难。远的不说,Lee和Yang的决裂起因就是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而用实验验证他们理论的Wu则是因为擅自把自己列为第一作者得罪了“学霸们”,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遗憾终身。所谓“吊死在第一作者的树上”,看来不只是个别的例子。第一作者这个事情,害人不浅。比如许多只是做样品或者技术的科研人员,他们的排名从来都不大可能是第一作者,尽管他们也拥有许多第N作者的文章,可他们只能被认为是“做了不大重要的工作”,从而受到冷遇。在研究所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做技术或者做样品的人,待遇都要比所谓做科学的人低一等,许多科学会议,他们都难以受到邀请。可实际上,科学若失去了材料和技术的支撑,就像人失去了双手和双腿,又何以能成为完整的科学?


科研潜规则之四:精挑细选,修饰数据。

科学是严谨的,是用事实说话的,要用数据来说服别人。可对一个实验科学家而言,完美的实验数据是如何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一句话说:“做实验的科学家是千万百计骗别人,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数据;做理论的科学家是想方设法骗自己,让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捣腾出的理论是正确的有意义的。”这话或许说的有一点过头了,不过事实也差不到那里去。实际上,实验科学家更多的是从一大堆实验数据里面挑选一些认为“较好”的数据来发表,许多糟糕的数据是不会被别人看到的。在你看到一条很“完美”的曲线时,千万别以为那就真的“完美”了,其实那不过是几百条曲线中挑出的一条而已!科学结果当然是从大量数据里面磷选出来的,可谁又能保证,选择的过程中,是否会遗漏掉更加真实的信息?像密立根那样能从一堆杂乱的数据里面挑出几个“好”数据并且得到“正确的结果”还要拿一个Nobel的家伙,如今实在是罕见了。

另外的一个是修饰数据,这个曲线不大好看,就光滑一下,去掉几个坏点,修饰的好看一些。这个图不大清楚,就photoshop搞几下变得更加漂亮些。或者一大片图只有一部分还可以,就单独剪切这一小块来说明问题。诸如此类的伎俩实在是数不胜数。一个实验工作者最为高超的本领不是做实验的技巧和对仪器的熟悉程度,而是“分析”数据的能力。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样做都是正大光明的,没有必要有一点羞愧,因为实验科学本身就是带有不确定性的。

不得不承认,这些总比伪造数据的人要好很多。像那个把金刚石扔进炉子说搞出了人造金刚石还因此得了Nobel的家伙,还有骗过无数科学家用一套数据就发表几篇Science的家伙,至于靠伪造数据混些小文章来保饭碗的家伙就更多了。伪造数据的家伙实在是令人唾弃,可若我们磷选数据并做修饰,是不是也有些令人不齿呢?


科研潜规则之五:知己知彼,速战速决。

科学讲究的就是时效,所谓credit是也。一个工作若你比别人先一天发表文章,那就是属于你的东西。所以牛顿和莱布尼茨才会争吵不休,为微积分到底是谁的发明而面红耳赤。属于你的东西越多,说明你原创性工作越多,你就越牛了。因此,争取最快发表结果就成了科研的必须。

可实际上能进入科研界的都不是傻子,个个都拥有发达的大脑和无比的智慧。而且如今实验条件都提高了很多,许多地方的设备条件都不相上下。那么,差别在于哪里,那就是idea。一个好的idea,肯定能孵出好的工作,这就是真理。这样,抢到idea就非常重要了。你一定要想法设法了解到别人在鼓捣啥,而后回来偷偷照着做或者换一个类似的方式方法取做,只要赶在他之前发表结果,成果就是你的。这样的事情,在我短短几年的科研生涯里,已经目睹数回,听说的就不知道多少实例了。最郁闷的是被偷idea的家伙,一年或者半年的辛苦成果就这么被别人抢了,到头来连发一篇文章的机会都没有,简直是痛不欲生!可这又能如何呢?擦干眼泪,明天继续罢!


科学潜规则之六:审时度势,顺应潮流。

做科研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要看对形势,赶上大潮。看到一个事物发展起来,从有苗头开始就要赶上,趁着别人还没来的及转过来,自己已经牢牢把credit抢到手了。这样,你就能多发文章,发好文章,也就随之牛气起来了。

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当年High-Tc的发现,那些年月里几乎所有做物理的人都做过High-Tc,而且无数人因此发家致富成了如今的“带头大哥”。据说当年APS开会,三天三夜没人休息,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议题,可谓空前绝后!如今high-Tc已经炒成了夹生饭,多少英雄豪杰栽倒在里头,再也没有人胆敢妄言解决High-Tc问题了。而当初一窝蜂而上的人群,各做各的,好汉不提当年勇。

还有很多事例,比如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克里克,他在拿nobel后就已经转行去搞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个课题了,大谈特谈“灵魂的科学探索”。又如这两年热闹起来的SHE,趁着连定义是啥都没人知道的情况下猛搞,于是一堆热闹的文章和牛人就此诞生。还有Superstring也是差不多,当年发出要解决量子力学更基础的问题的豪言壮语,如今遇到了一个最为痛苦的问题:“what is superstring?”而这些科研方向渐渐变为残羹冷炙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选择择木而栖、看潮头办事——换个“好做”的方向,要不,生活何以继续?


科学潜规则之七:夸夸其辞,灼灼其金。

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别人信服你的结果,要让广大群众接受你的理论。要做到这一点,把你的东西如何表达的更好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当你有了一个结果,首先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说漂亮?于是,在文章内容或者报告内容里面,许多夸张的词汇难免冒出来,为的是让别人相信你。这里也同时包括前文所谓的“修饰”在内。

在申请课题经费的时候,这点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你将要面对的是一群根本不懂你研究内容的领导们,既要把你想研究的东西说明白,还要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有必要去研究。曾经见识过说服小Bush政府的ppt,真的是深入浅出,诱惑力非常强,听完汇报给你的感觉是:“这东西是非做不可了!”对好大喜功的中国而言就更好办了,你只要吹嘘这个仪器设备是世界首创、世界第一台、世界前五名之类,或者说这个科研方向是最前沿、这个项目研究涉及国家安全保障、这个研究内容是为国家服务等等,这些明目一一摆出来,让领导们觉得,这些东东也代表着他们的业绩,他们当然就很乐意批准了。如果这些研究真的利国利民,那倒是好事,但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经费挪作他用,成了科研工作者捞钱的渠道,那就是科研的悲哀了。


科学潜规则之八:含糊摸棱,八面玲珑。

与第七条相互呼应,在夸夸其谈的同时,也要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无论是在发表文章、做学术报告还是申请课题经费都是如此。

科研是带风险的,没有人能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做出满意的结果来,也没有人敢说自己做的结果和解释肯定是对的。这就必然导致发表文章的时候不能说的太绝,一些含糊的词汇就派上用场了。某些文章甚至让你读完之后都觉得作者在支支吾吾说些啥,可追问真的是啥,又说不清楚是啥,只有读懂这个啥的人才明白那啥。就是如此!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当然要如此了,某些能模糊化定性化的指标尽量模糊一点,不能说的太绝。佛语有云:“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凡事大尽,缘分势必早尽。”


科学潜规则之九:济济一堂,惺惺相惜。

科学界最常见的就是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了,类似workshop之类的东东多如牛毛,尤其在暑期假期和圣诞假期的日子里,许多科学家利用假期的时间到处奔走,一是捞点外快,二是打探消息,三是结交朋友。这就是科学家们的“走穴”。

“走穴”有许多好处,上面所说的一二三只是部分,不去“走穴”定然要吃大亏。所以很多科学家都热衷于各种会议,利用会议机会出去游玩是假,而获取其他重要信息才是真。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结交科研界的朋友,认识更多人,结交更多的牛人,好朋友之间再增进些友谊。求同存异、走向共荣。


科学潜规则之十:携手互助,走向共荣。

科学家相互结识之后,许多人就相信朋友了。朋友推荐来的学生,认为肯定是优秀的;朋友做出的工作,认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主持的会议,是需要去捧场的。不知不觉之间,科研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

“圈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尤其是一堆牛人或者学霸统领的圈子。外人想要打入这个圈子,往往要费很大的劲,很多时候都是徒劳。比如你要发表一篇文章,如果编辑认出你不属于他们的圈子,而且意见相左。那么就把你往枪口上送,保准毙命,让你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法。某些杂志例如Science、Nature、PRL等等其实都是有不少圈子在里面的,许多工作虽然做的很优秀,只是因为不符合他们的口味而被枪毙,这很常见。当然,不能评价说这样就一定是学术打压。因为这些好杂志受到的狂轰滥炸实在太多了,没有一些人来挡驾,又何能保住这些杂志的质量?

有意思的是,一些普通科学家开始意识到“组圈”的重要性,开始利用会议的机会组成自己的“圈子”。圈内人可共享许多便利也相互之间提携,圈外人就受到冷遇和排斥,保障整个圈子向前顺利发展。

“圈子”的存在,使得一些科研意见和观点不能及时发表,而一些“学霸”们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来把握科研的发展方向,淹没了许多也许能有突破的方向。严重的,能导致科研畸形发展,等若干年回头一看,原来那个曾经被排斥在圈子外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不得不说是科学的悲哀!



行文至此,仅列举十点,略揭冰山一角,还望诸位补充指正。沦落为科研人,就难免为这些潜规则所束缚,而至成为科学的囚徒。只是但愿,未来的年月里,大家能早日从这囚徒的囹圄之中破笼而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