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赏/ 杜甫诗(曲江二首, 一片飞花减却春)2007-4-21
曲江二首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赏析: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暮春。当时,唐军已经收复长安,唐肃宗与朝中文武也已回到京城,安史之乱正在渐渐平息,但这场浩劫给曲江带来的伤害仍然历历在目。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可是正值宦官李辅国擅权,杜甫虽爲谏官,却被视爲异己,受到排斥,因而心情极爲烦闷,于是便借此诗伤春感时,慨歎春光易逝,人事无常,不必被荣辱穷达所累。
杜诗写曲江和提到曲江的有十五首之多。如果说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写作的曲江诗,是爲自身和国家未来的命运而担忧的话,那麽乱后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在爲逝去的青春年华而歎息,爲一个王朝的衰落而哭泣。《曲江二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南五六公里处的曲江村。早在秦汉时,这里即是上林苑中的宜春苑、宜春宫,因有曲折多姿的水域,故名曲江。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宫苑点缀,成爲旖旎迷人的半封闭园林,上自帝王,下至士庶,纷纷到这里游乐休憩。然而,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曲江景观也损毁严重。
通过曲江的萧条,杜甫自然会想起唐王朝的沧桑变化;通过对曲江往日秀美风景的回忆,他也会联想到唐王朝昔日的辉煌繁华,同时也引发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因此,曲江这个意象,实际上融入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凝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由外在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内在的心灵需求,成爲了一个既会勾起无尽愁绪又能给予暂时慰藉的地理符号。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爲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飞花」,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飞花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飞花」,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著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麽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爲了消愁。一片飞花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就写到了人事。或谓此联「更发奇想惊人」,乍看确乎「奇」得出人意外,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中。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著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著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塚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难道「物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这是「联章诗」,上、下两首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第二首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而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爲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爲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爲什麽要日日尽醉呢?「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行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至「寻常行处」,都欠有「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爲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爲什麽?「人生七十古来稀。」意谓人生能活多久。
「穿花」一联写江头景。「七十古来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麽恬静、多麽自由、多麽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传语」犹言「寄语」,物件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蛱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深深见(现)、款款飞的。失掉明媚的春光,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那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力避倾囷倒廪,而要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
「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写景并不工细。然而「一片花飞」,最足以表现春减;「风飘万点」,也最足以表现春暮。一切与春减、春暮有关的景色,都可以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中去冥观默想。比如说,从花落可以想到鸟飞,从红瘦可以想到绿肥……「穿花」一联,写景可谓工细;但工而不见刻削之痕,细也并非详尽无遗。例如只说「穿花」,不复具体地描写花,只说「点水」,不复具体地描写水,而花容、水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爲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观词《千秋嵗》,最后一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开始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意境与「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相同,均是从杜甫的诗句中化出。
资料引自互联网
Everything, Nothing ...
Contributors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Blog Archive
-
▼
2007
(109)
-
▼
April
(19)
- 中國發明專利躍居全球第4
- 周末一赏/ 杜甫诗(曲江二首, 一片飞花减却春)
- 熬夜女性养颜问题与妙招
- 欧洲流行吃「天然伟哥」枸杞
- 保护扁桃体不发炎诀窍
- 教你四招让你不再打嗝
- 跑步姿势不正确会损害身体
- 重装操作系统以后避免中毒的十件大事
- 文章写作之体会--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一个化学家的思维方式
- 博士论文的回忆——为了忘却的记念
- Blog on Research
- 记一次小组报告会
- 文章背后的故事
- tissue engineering工业化失败的原因
- 一些不错的纳米网站
- PNAS有一个polymerization的专题
- 请教问题:本科理论物理,准备去unc-ch做polymer physic
- 2006年纳米技术的几大突破
-
▼
April
(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