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Nothing ...

Sunday, April 15, 2007

文章写作之体会--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文章写作之体会--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科研论文原文见:http://dx.doi.org/10.1016/j.jcis.2006.09.005



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已经发表了9篇文章。回头看看这些文章,虽然不是什么Nature,

Science
,文章数量也不多,却也妙在其中。我体会到博士阶段文章的"妙处"就在于:

1)要有这篇文章和那篇文章的逻辑线索,即形成"群岛",而不是孤零零的散乱的珍

珠;不能见什么热就换什么课题,屁股还没坐热就换了无数课题;如果是见什么热就换什

么的话,即使出了很多文章,却也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2)科研文章应该侧重"

What

can we learn here?"
,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的换一个体系出一篇文章(即换个催化剂出篇

文章,只是把新的数据倒在旧的文章的"模板"里面)。很欣喜地看到这9篇文章的写作手

法各有不同,从中体会到很多写作之道。现在选取我发表在的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的最新文章"把一氧化碳氧化中的溶剂效应作为新颖诊断工具来确认液

-
固界面的低覆盖度一氧化碳--一个原位红外研究"

http://dx.doi.org/10.1016/j.jcis.2006.09.005
作一下介绍。文章发表后,被该杂志编

辑召为"特邀审稿人",至今已给10多家国际刊物审稿30多篇。



文章的引言部分非常重要,这里面的写作有很大讲究。在催化文章中有个常见的套路是"

根据关键词确定引言段落法"。比如你文章标题是"中孔磷酸铝催化分解氟里昂",那么这

里面就有两个关键词:"中孔磷酸铝""催化分解氟里昂"。于是,写这个引言的套路就

是第一段针对第二个关键词说"催化分解氟里昂如何如何重要,目前研究到了什么阶段

,还

有那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关键词说:"中孔材料研究如何热门,而

中孔磷酸盐是新材料中的新材料"。然后第三段点出两个关键词的逻辑联系:"虽然有很多

人发现了很多材料能够催化分解氟里昂,但是没有人用中孔磷酸铝催化剂;虽然很多人

研究

中孔磷酸铝的酸催化反应,但是没有报道氟里昂反应;因此,本文目的是实现"中孔磷

酸铝

"
"催化分解氟里昂""结合"
这个常见的套路出现在别人的文章中(华、赵等

人,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005)。



我发表在的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的最新文章并没有使用这个套路

,我使用的是另外一种套路:"由远及近",即从一个广泛的概念"聚焦"到我现在要讲的

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用短短数语就可以自然地"聚焦",或者说"收拢范围"。在本文中

我用原位红外吸收-反射光谱研究和催化有关的液-固界面的反应,因此我首先说"多相

催化

依赖于液-固和气-固界面。传统的催化剂表征手段研究固体催化剂它自己,却没有反应

混合

物的共存,因此很难给出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信息;而现代超高真空表面化学详细研

究了

模型催化剂表面的反应中间体,但是这里面得到的结论却很难引申到液-固界面的催化

,因

为两个系统的环境完全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最近人们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红外吸

-

反射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总频产生表面增强光谱来研究和催化相关的液-固界面

"

至此,我已经从一个广泛的"催化"概念"收拢"到四种不同的光谱了。(事实上使用哪个

套路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需要"意会"即自己"悟性"来体验的。使用以上套路对我还有

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第一段就引用自己的综述文章和科研论文,开宗明义使审稿人觉得

作者

是活跃在这个领域的年轻学者。)



我继续把概念收拢到"原位红外吸收-反射光谱研究液-固界面"。我说红外吸收-反射光谱

通常被运用在超真空或者电化学表征系统里面。它还能够以"离位"的方式被用来表征暴

露在空气气氛中的有机吸附物,但是在有机溶剂存在下的原位红外吸收-反射光谱却很

少见

(暗示这就是我文章的新颖之处)。



写引言还有个重要的"套路"就是要自然地点出"我是怎么逻辑地想到这个试验点子的?

"
另外一个"套路"就是要用"however, but, 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等单词来

点出为什么你的研究是值得的。比如,你说:"某某研究某某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非

常高

(先吹捧一番),但是该催化剂失活非常快;某某研究另外一种催化剂,该催化剂不失活

,但活性本来就非常低。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一种活性好,却又不失活的催化剂。"

体到

我的文章当中,我说:"受一些催化文献的启发,这些催化文献说有些有机分子在金属

催化

剂表面可能分解,进而影响催化活性,我们在前文里面用红外吸收-反射光谱系统地研

究了

一系列有机分子在白金表面的分解产生吸附态一氧化碳,发现了什么什么规律。这些规

律的

总结是基于比较所产生吸附态一氧化碳峰的大小。但是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有的有机物

分子

他们自己在一氧化碳出峰的地方也有峰,遇到这种情况,判断就困难了。"这段话,为"

什么要进行本文的研究"打下伏笔,同时也指出这是系列研究,是前文的延伸。(可以

说,

如果是前文是Nature的话,你说这是前文的延续,那么审稿人认为你的延伸的后续工作

J.

Phys. Chem. B
不难的。)



然后一段,我讲到了怎么想到点子解决这个问题,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基本发现,主要讲什

么。我讲到:"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开发一套'诊断工具'来判断在有机分子存在下的吸附

态一氧化碳。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呢?最近Williams等人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

-

固界面。(注:这里的写作技巧就是要说清楚他们用的是"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而并不

是我的"红外吸收-反射光谱",以把自己和别人的工作区分开来。)他们的初步结果显示

吸附态一氧化碳在水中比在乙醇中更容易被氧化(注:这里的写作技巧就是要说清楚他

们的

结果是"初步结果",只是一篇文章的一两段话描述了某个试验,否则要是他们是"详细工

"的话,还要我这篇文章干什么?)。他们的结果很有趣(注:这里的写作技巧就是说

别人的结果很有趣,夸奖几句,以显示尊重,否则落到他的手里审稿就惨了),但是他

们在

那篇文章研究的范围并没有扩大,该文章的含义和具体的应用也没有见报道(注:这里

的写

作技巧就是"however, but",但要客气)。在本文中,我们(注:哪怕是一个人作的工作

,就一个人名字的,写作的时候也必须写"我们",而不是""。)发现吸附态一氧化碳

在液-固界面的反应性为:水
〉乙醇
〉甲醇
〉环己烷
〉苯 ~ 四氯化碳,并且反应性

和一

氧化碳的起始覆盖度略微有关。基于这个规律,我们进一步设计了诊断试验,分别用四

氯化

碳和水作为溶剂来冲洗液-固界面来判断是否有吸附态一氧化碳。"



一篇好的引言部分是我"一招命中"的绝技。我在美国写的几篇文章的引言部分决不雷同

。这篇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的具体内容我不详悉说了,只说说

写正

文当中我体会到有用的地方。



[1]
图。很多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的图非常粗糙。比如说:边框的线条很淡,但是数据的

线条很深,这就不好看。再比如,如果图不是四面都框起来的,而是只是两面框起来,

就不

好看。还有的人把比表面的原始图放在文章中,而不是把数据拷贝出来用画图软件重新

画,

以实现一篇文章所有图格式的统一。还有的人画图,一会用这个字体,一会用那个字体。



我的图是用Sigma Plot软件画的,这个软件画出来的图比用Origin画出来的图精神地多。

在这里的绘图技巧是:(1)左边右边空多少都有讲究,如果一张图里面的数据"顶天立

",那么并不好看;(2)每张图里面都有个小标题,从中具有"自明性",从而使读者

不看文字也知道图在讲什么;(3)在这些图当中,有的图是大图中套小图,有的图是

左右

并排放置,分为图a和图b,有的是上下放置,有的是横坐标当中有"间断处理",即当中

有段数据省略了。(4)虚线和箭头的运用。有的几条数据代表不同天做的"分别的试

",而有的表示同一个试验的几个连续步骤的试验结果,这时我用了虚线的箭头表示

这种

连续的步骤。当左段数据和右段数据当中有"省略数据段"时,我用虚线把左段和右段连起

来,显示这是同一个试验同一个步骤。



[2]
段落。一个段落说一个意思!几乎每个段落都要有总起句!比如:"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CO on Pt surfaces were first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nd used as reference for further comparison.""Similar adsorption and

oxid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other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Two sets of solvent-flushing diagnosing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solvent

effect on CO oxidation were then performed."
结构一定要清楚,要有章法!



[3]
关联。文章中要有这样的句子:"类似结果见于…""这和某某某及其合作者的结

果吻合"。这样写,一是说明自己"专业",的确是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因此写出来的东西

旁征博引;二是显示对前人贡献的尊重和肯定;三是对审稿人暗示:不要怀疑我观测到

的现

象不正确,因为前人也观测到了类似的现象。



我的文章中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说到我观测到了2000波数附近的一氧化碳峰,却没有

看到1850波数附近的一氧化碳峰。审稿人也许就要问为什么。如果我自己不预先写清楚

为什

么,岂不是要挨扁?结果是:我写道,这个峰本来就是不明显的,文献某某也观测到类似

现象。再比如我观测到用溶剂去冲洗吸附了一氧化碳的白金,发现一开始一氧化碳峰减

小很

慢,但突然直线下降、突然消失。为什么?很简单,有催化文献也发现类似现象,这叫诱

导期。再比如,我发现当有二硫化碳存在时,一氧化碳不能在白金表面吸附。为了证明

我的

观测是正确的,我说我无论是增加了一氧化碳的用量,还是用更多的氢气去清洗白金,

都看

不到一氧化碳的吸附,事实上催化文献中说在很多催化反应中二硫化碳都使白金催化剂

"


"



[4]
巧妙的确证试验、对照试验、诊断试验。本文中有很多巧妙的试验,反映了试验者扎

实的学风,试验的要点在于揭示"What will happen under otherwi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比如我刚才所说的发现当有二硫化碳存在时,一氧化碳不能在白金表面吸

附。为了证明我的观测是正确的,我说我无论是增加了一氧化碳的用量,还是用更多的氢

气去清洗白金,都看不到一氧化碳的吸附。另外一个试验是发现发现吸附态一氧化碳在

-

固界面的反应性为:水
〉乙醇
〉甲醇
〉环己烷
〉苯 ~ 四氯化碳。因为一氧化碳在

不同

-固界面的起始覆盖度不是百分之一百万全相同,所以一个问题是不同的起始覆盖度

是否

左右了我观测到的反应性,即:我观测到的反应性是本征的,还是收覆盖度效应引起的

。为

了研究这个问题,我通过调节一氧化碳气体的用量来"人为"制造出不同的起始覆盖度,再

用溶剂冲洗,发现影响不大,所以反应性规律是本征的。



[5]
讨论部份。一篇真正好的物理化学或者催化文章,试验结果部份和讨论部份应该分开

写。在写试验结果部份,里面要有"关联""解释",目的是及时向审稿人和读者揭示

小的东西。而"大的东西",关系到"What we learn here?"的东西,都归纳到讨论部份

进行讨论。讨论部份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学术功底,否则文章就只是报数据了。在本文

中,

我的讨论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分讨论一氧化碳氧化的溶剂效应。在几个段落中,我首

先论

证为什么这是一氧化碳反应,而不是一氧化碳被溶剂"脱附"。然后说既然是一氧化碳的氧

化,那么反应性本来应该和溶剂中溶解氧的浓度正向关联,但是我们发现不是如次,表现

在几点。然后再提出我的观点:为什么反应性是不同的?为了继续证明我的假说,我继

续作

了一个"诊断试验",然后再讨论我假说的细节。



第二部份讨论一氧化碳氧化中观测到的溶剂效应在光谱分析中的运用,提出了运用的理论

依据就是我们观测到的溶剂效应。指出"有的有机物分子他们自己在一氧化碳出峰的地

方也

有峰,遇到这种情况,判断就困难了。"这个问题,然后说以往用水溶剂冲洗白金片,

然后

看看一氧化碳峰还在不在的这种诊断试验不够敏感,原因在于水的反应性太强,因此本

文用

四氯化碳冲洗,发现能解决这个问题。并从方法学上讨论这种方法对于原位探测液固介

面研

究的意义。



第三部份讨论本文通过新颖的诊断工具而判断出某些化合物能够分解产生吸附态一氧化碳

的意义,说不但和文献吻合,而且还延伸了本人以前文章,证明以前的预测是对的。



[6] "
目的和手段"的构思。本文其实是两篇文章合在一起写的结果:前面一半讲的是发

现一氧化碳在液固界面反应有巨大溶剂效应;后面一半是将如何利用这种溶剂效应"

力使

"设计出一套"诊断工具"来确证液固界面的一氧化碳,而这些一氧化碳来自于丙酮酸

已酯的分解。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里有个"陷阱"问题。如果不注意,文章的立意

就大打折扣:研究丙酮酸已酯的分解应该是"手段",是提供一个"个案研究"来证明我新

"诊断工具"的有效性;却绝对不能说它是"终极目的",不能说为了这个"终极目的"

我费了好大力气设计了一套诊断实验,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发现自己的结论(丙酮

酸已

酯是能够分解的)和别人文献报道吻合。





[7]
语言。这里面很微妙,一定要具体的培训、磨炼才能领会。我从来不喜欢抄袭、模仿

别人的句子,但是文章写多了,自己就能领会。比如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用"It can be

seen

from Fig. x that…"
,其实这样用很啰嗦。再比如", indicating CO is oxidized."

应该改作", indicating that CO is oxidized."还有,"We propose, based on the

data that…"
应该改作"Our experimental data lead to the proposal that…"



[8]
引用文献。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奥妙之处。比如我以前在写Surface Science

Reports


述的时候,博导告诉我如果有人一稿多投,我只要引用其中一篇就行了。还有个奥妙就是

在引言部分,我写到"针对这些问题,最近人们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6-12]、红外吸收

-
反射光谱[1314]、表面增强拉曼光谱[15-17]和总频产生表面增强光谱[18]来研究和

催化

相关的液-固界面。"这里的技巧之一是把文献[6-18]分别归类到四种光谱中去,而不是笼

统地说"......来研究和催化相关的液-固界面[6-18]"另外一个技巧是有的作者用某种

光谱发了很多文章,而我在这句话里只要引用他一篇文章就可以了,而不能把他一个人的

文章引用20篇,别人的只引用一篇。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里要引10篇文章,把他们"

"给十个不同的作者,面面俱到。第三个技巧是"点到为止"。引用他们的文献,说"

针对这些问题,最近人们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6-12]、红外吸收-反射光谱[1314]

、表

面增强拉曼光谱[15-17]和总频产生表面增强光谱[18]来研究和催化相关的液-固界面。"

就行了,千万不要说:"谁谁谁研究了什么,他们发现在什么地方出了什么峰;谁谁谁又

研究了什么",那样做的话只是distracting。另外还有个技巧是如果我要引用我的表面

化学综述来说明"而现代超高真空表面化学详细研究了模型催化剂表面的反应中间体"

那么我不能只引自己一篇综述,而是还要引别人的,因为现代表面化学又不是我创立的。

我通过引用别人的综述来"夹带"引用自己的综述。



这里只是介绍了我的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文章。事实上我写文章

的套路有很多种。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我把试验结果部

份分

为两部份,即把两篇文章合成一篇文章。前面一半讲的是发现一氧化碳在液固界面反应

有巨

大溶剂效应;后面一半是将如何利用这种溶剂效应"借力使力"设计出一套"诊断工具"

确证液固界面的一氧化碳,而这些一氧化碳来自于丙酮酸已酯的分解。



另外一篇文章(Catalysis Letters, 96 (2004) 5.)讲了不同常见有机物在白金表面

的分

解产生吸附态一氧化碳的难易。这篇文章的套路是按照不同有机物的种类来组织试验结果

部份,分为:(1)有机酸和酯;(2)醛和酮;(3)醇和醚;(4)同位素标记诊断实验



总之,写文章绝对是门学问。有些人很鄙视写文章,认为数据是第一性的。这不错,我也

鄙视"写文章",但是我鄙视的是"吹嘘",即什么都和热门话题,什么bio- sensor,

其实全是胡扯。写好文章不在于什么杂志,而在于从中能够真正地思考课题,理解文献,

挖掘出自己数据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匆匆忙忙测了数据,"put whatever data we have"

""成一篇文章。这样即使出了无数文章,还是学不到什么东西。在美国博导组里的时

候,每篇文章,在写完了以后,来来回回都至少被他修改半年一年才能投出去。在此期

间他

会问我无数问题,我得"答辩"通过并补做了试验后他才能继续修改。我的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文章,是最后我一个人完成、一个人投稿、他并没有

修改

"期终考试答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