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赏/ 杜甫诗(曲江二首, 一片飞花减却春)2007-4-21
曲江二首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赏析: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暮春。当时,唐军已经收复长安,唐肃宗与朝中文武也已回到京城,安史之乱正在渐渐平息,但这场浩劫给曲江带来的伤害仍然历历在目。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可是正值宦官李辅国擅权,杜甫虽爲谏官,却被视爲异己,受到排斥,因而心情极爲烦闷,于是便借此诗伤春感时,慨歎春光易逝,人事无常,不必被荣辱穷达所累。
杜诗写曲江和提到曲江的有十五首之多。如果说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写作的曲江诗,是爲自身和国家未来的命运而担忧的话,那麽乱后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在爲逝去的青春年华而歎息,爲一个王朝的衰落而哭泣。《曲江二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南五六公里处的曲江村。早在秦汉时,这里即是上林苑中的宜春苑、宜春宫,因有曲折多姿的水域,故名曲江。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宫苑点缀,成爲旖旎迷人的半封闭园林,上自帝王,下至士庶,纷纷到这里游乐休憩。然而,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曲江景观也损毁严重。
通过曲江的萧条,杜甫自然会想起唐王朝的沧桑变化;通过对曲江往日秀美风景的回忆,他也会联想到唐王朝昔日的辉煌繁华,同时也引发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因此,曲江这个意象,实际上融入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凝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由外在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内在的心灵需求,成爲了一个既会勾起无尽愁绪又能给予暂时慰藉的地理符号。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爲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飞花」,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飞花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飞花」,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著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麽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爲了消愁。一片飞花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就写到了人事。或谓此联「更发奇想惊人」,乍看确乎「奇」得出人意外,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中。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著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著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塚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难道「物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这是「联章诗」,上、下两首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第二首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而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爲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爲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爲什麽要日日尽醉呢?「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行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至「寻常行处」,都欠有「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爲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爲什麽?「人生七十古来稀。」意谓人生能活多久。
「穿花」一联写江头景。「七十古来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麽恬静、多麽自由、多麽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传语」犹言「寄语」,物件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蛱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深深见(现)、款款飞的。失掉明媚的春光,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那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力避倾囷倒廪,而要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
「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写景并不工细。然而「一片花飞」,最足以表现春减;「风飘万点」,也最足以表现春暮。一切与春减、春暮有关的景色,都可以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中去冥观默想。比如说,从花落可以想到鸟飞,从红瘦可以想到绿肥……「穿花」一联,写景可谓工细;但工而不见刻削之痕,细也并非详尽无遗。例如只说「穿花」,不复具体地描写花,只说「点水」,不复具体地描写水,而花容、水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爲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观词《千秋嵗》,最后一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开始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意境与「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相同,均是从杜甫的诗句中化出。
资料引自互联网
Everything, Nothing ...
Contributor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teratur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terature.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April 21, 2007
Friday, March 16, 200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Blog Archive
-
▼
2008
(50)
-
▼
July
(19)
- Windows Server 2008 Partner Activation Guide
- windows server 2008 激活 安装 设置 (精简语言包/必备程序下载)
- how to activate 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
- forum: windows activation
- 激活了的server 2008 该如何备份
- 架设基于Linux的服务器集群
- RedHat MPI SSH科学集群安装指南
-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 非常全面的NFS文档
- MPICH常用网站
- Redhat Linux修改机器名和Ip方法
- MS4.0在安腾IA64位服务器上的安装总结
- Materials-Studio 论坛问答全集
- 应该养成的十个习惯
- 如何阅读文献
- Materials Studio在cluster上的安装指南
- 组建linux集群(P4+SU)及编译并行VASP(libgoto+Lam-mpi)
- 寓言启示录_做人要懂得知足
- 老师的搞笑情书
-
▼
July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