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Nothing ...

Friday, July 27, 2007

哪里去找想法

http://mitbbs.com/article_t/Macromolecules/23257424.html

发信人: DigitalPig (North! | 想做Polymer Physics),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哪里去找想法[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4 23:08:07 2007), 转信

http://gezhi.org/node/673



经济学家 Hal R. Varian,有个小散文叫:How to Build an Economic Model in Your
Spare Time(via: Kzeng),[link: http://www.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how.pdf]对别的学科的人也会有启发吧。摘录几段:

The first step is to get an idea. This is not all that hard to do. The
tricky part is to get a good idea. The way you do this is to come up with
lots and lots of ideas and throw out all the ones that aren’t good.

But where to get ideas, that’s the question. Most graduate student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way you get ideas is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But in my
experience journals really aren’t a very good source of original ideas.
You can get lots of things from journal articles---technique, insight, even
truth. But most of the time you will only get someone else’s ideas. True,
they may leave a few loose ends lying around that you can pick up on, but
the reason they are loose is probably that the author thought about them a
while and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to do with them or decided they were too
tedious to bother with---which means that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find
yourself in the same situation.

My suggestion is rather different: I think that you should look for your
ideas outside the academic journals---in newspapers, in magazines, in
conversations, and in TV and radio programs...


--
Scienc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hysics and stamp-collecting.
-- Lord Ernest Rutherford

高校38个最难就业专业曝光

高校38个最难就业专业曝光

信源:东方早报

上海市教委昨天发布相关通知,要求2007年度上海普通高校增设本科新专业需严格规范
,新设专业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市教委要求,新设专业既要具备办学条件,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又要结合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按照要求,各高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含在授权的自主学科范围内备案
增设专业),新建高校(指最近3年新设立的本科层次的高校)每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
不超过5个。反对因人设事,不搞平衡照顾,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严格控制增设新的目录外专业,鼓励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
专业方向,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申请增设目录外
专业,须按规定召开专家论证会。

市教委昨天还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3-2006年度本市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科类一览表”,共有水产类、中医学类、地质学类、天文学等38个专业上榜。

2003--2006年度本市38个就业率较低专业

1.水产类

2.材料科学类

3.动物生产类

4.体育学类

5.植物生产类

6.畜牧学

7.力学类

8.动物医学类

9.生物科学类

10.中医学类

11.地质学类

12.天文学

13.农业经济管理

14.艺术类

15.电子信息科学类

16.仪器仪表类

17.数学类

18.公共管理类

19.能源动力学

20.统计学类

21.历史学类

22.化学类

23.基础医学

24.口腔医学类

25.哲学类

26.法医学类

27.地理科学类

28.环境科学类

29.心理学类

30.水利类

31.水利工程

32.法学类

33.食品科学与工程

34.海洋工程类

35.环境生态类

36.基础医学类

37.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38.地矿类

自组装纳米结构性能超越骨骼

http://mitbbs.com/article_t/Macromolecules/23633045.html

发信人: singye (do you understan--d?!),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自组装纳米结构性能超越骨骼(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1:07:39 2007)

生物谷:我们知道,鸟类的骨骼和树木的树干结构都经过了长期的自然进化,才达到强
度和密度的完美平衡。但是在最新一期Nature Materials上,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
、新墨西哥大学(UNM)和华盛顿天主教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表文章,声
称按人为控制的模式自组装的纳米材料能够超过大自然的杰作。
在更加多孔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降低强度。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以及普林
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项目负责人 Jeffrey Brinker表示,:“微电子学和膜技术领域
往往需要既多孔又坚固的材料,通过自组装我们能够在比自然界中更精细的尺度构建硅
土材料。在非常小的尺度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机械性能,才有可能制作出微电子学和膜技
术所需要的高硬度、多孔的材料。而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所谓自组装,一般是指原子、分子或纳米材料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在衬底上自发地
排列成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稳定有序的空间结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拉曼分光
研究发现,人工方法使硅薄膜结构更加多孔的同时也会使孔壁厚度变得更薄(不到2纳
米),重新排列后的硅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和坚固。

此前有研究证实,自然界最优化的骨骼的强度会按照密度平方的比例发生变化,而
最新的研究表明,自组装纳米材料孔性的增加对劲度模量(stiffness modulus)的影
响更小。尤其当纳米材料的孔是立方体结构时,劲度模量会随着自身密度的平方根变化


Brinker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纳米材料孔的结构和大小都会对它的劲度模量
产生影响。其中,立方体结构比六边形结构坚固,而六边形结构又比圆柱状结构坚固。
对同一种结构而言,孔性增加会导致劲度模量减小,但是减小程度要优于自然进化材料
。”

这项研究表明模仿骨头气泡结构的硅土材料纳米结构在气泡体积增加时可能会带来
更佳的性能。这将导致许多应用,比如膜栅栏、分子识别传感器、低介电常数绝缘体等
下一代微电子设备需要的技术。

FOR IMMEDIATE RELEASE
July 9, 2007

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s function better than bone as porosity
increases

Improved possibilities for microelectronics, membranes
On the left is a TEM micrograph of a porous, cube-like nanostructure. On
the right is a blow-up of the silica framework (the dark <2-nm thick regions
on the left side figure) based on modeling. The highlighted structures
represent the small rings referred to in the news release.
Download 300dpi JPEG image, “selfassemnano_nr.jpg,” 1.9MB (Media are
welcome to download/publish this image with related news stories.)


ALBUQUERQUE, N.M. —Naturally occurring structures like birds’ bones or
tree trunks are thought to have evolved over eons to reach the best possible
balance between stiffness and density.

But in a June paper in Nature Materials, researchers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M), in conjunction with
researcher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and Princeton Universities, show that
nanoscale materials self-assembled in artificially determined patterns can
improve upon nature’s designs.

“Using self-assembly we can construct silica materials at a finer scale
than those found in nature,” sa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Jeff Brinker. “
Because, at very small dimensions,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change, facile fabrication of stiff, porous materials
needed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membrane applications may be possible.”

Sandia is a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laborato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s Roger Assink (ret.) and Dave Tallant, along with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performed by Dan Lack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howed that, as the ordered porous films became more porous, the
silica pore walls thinned below 2 nm, re-arranging the silica framework to
become denser and stiffer.

Whereas the stiffness of evolved optimized bone decline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its density, mechanical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
Thomas Buchheit working with UNM student Christopher Hartshorn showed that
the stiffness/modulus of self-assembled materials was much less sensitive to
increasing porosity: For a material synthesized with a cubic arrangement of
pores, the modulus declined only as the square root of its density.

The silica nanostructures — basically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bone-like
cellular structures, replicated at the nanoscale using silica compounds —
thus may improve performance where increased pore volume is important. These
include modern thin-film applications such as membrane barriers, molecular
recognition sensors, and low-dielectric-constant insulators nee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Bone, closely examined, is a structured cellular material,” says Brinker,
a Sandia Fellow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UNM. “Because, using
self-assembly, we had demonstrated the fabrication of a variety of ordered
cellular materials at the nanoscale with worm-like (curving cylinders),
hexagonal (soda straw packing) and cubic sphere arrangements of pores, we
wondered whether the modulus-density scaling relationships of these
nanoscale materials would be similar to the optimized evolved materials [
like bone]. We found that both material structure and pore sizes matter. At
all densities we observed that the cubic arrangement was stiffer than the
hexagonal arrangement, which was stiffer than the worm-like. For each of
these structures, increasing porosity caused a reduction in modulus, but the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for theoretically optimized or naturally evolved
materials due to the attendant stiffening of the thinning nanoscale silica
walls result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small stiff silica rings.

“This change in ring structure only happens at the nanoscale,” says
Brinker.

Sandia researcher Hongyou Fan created cubic, cylindrical, and worm-like (or
disordered) pores to evaluate differences in stiffness resulting from these
differently shaped internal spaces.

Tuesday, July 24, 2007

理大胸圍革命新法計cup數

理大胸圍革命新法計cup數
傳統尺碼不準確 全球七成人戴錯bra

【明報專訊】ABCDEFG,是女性的美態和自信來源——說的是每名女士身上的胸圍罩杯尺碼。就算胸圍是32A也不用失望,理工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全球現有近七成女性戴錯尺碼不合的胸圍,顯示沿用了70多年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不夠準確,建議引入新的計算方法,以助女性找尋更貼身舒適的「絕世好Bra」。

負責研究的理大學者直言,是次研究是要挑戰現行世界性採用的量度準則,建議胸圍製造商日後按女性乳房深度和闊度比例,更精密設計胸圍尺碼。新的量度方法更重新定義ABCDEFG,日後若經生產商採用,部分32A女士或會「升cup」變成32B。

立體量度 針對中國女性

現行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是先環繞乳頭位置量度上胸圍,然後再環繞乳房底下量度下胸圍,以上下胸圍尺寸相減的差值決定罩杯的尺碼(見圖)。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博士生、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鄭嶸,聯同系內副教授余詠文及教授范金土本月初發表論文,質疑於1935年由美國一家百貨公司始創的量度方法欠缺科學根據及準確性。

有10多年研究內衣經驗的余詠文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女性的胸部涉及很複雜的立體幾何學,現有的量度方式只粗略涵蓋上下胸圍的對比,故3年前起開始研究,希望創出一套更精密的量度方法。研究於內地各省市找來456名年齡介乎20至39歲的女性作體型分析,當中一半已婚、三分之一曾經生育。余指出,研究對象沒有香港人,皆因「香港女性多害怕裸露人前」。

「是次研究只針對中國女性,她們的胸部相對較西方女性細小及平坦。」余詠文表示,希望藉研究讓中國女性重新找到合適的胸圍,貼身展現其含蓄美態。但余指出,這不代表單單中國人戴錯胸圍的情嚴重:「按現行量度罩杯的方法,9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平均也有七成女性戴錯胸圍。」

理大的研究為456名參與研究的女性進行3D裸體掃描,由電腦列出各人胸部連接身體的100多項數據。余詠文說,結果發現乳房深度(即乳頭與下胸圍水平距離),除以乳房闊度(指由胸口至近腋下的距離)所得出的比例數字(depth/width ratio, DWR),更能準確用以計算罩杯尺碼。

事實上,理大建議的新量度方法,與現有方法同樣要配合下胸圍來計算,如「75A」的「75」代表下胸圍為75厘米,只是後者的英文字母、即罩杯的大小定義有異。

指計法太精密 廠商憂成本增

余詠文指出,建議的量度方法才新鮮出爐,暫未有胸圍廠商表示會採納。但在港生產胸圍20多年的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擔心,理大提出的計算方法「太精密」,若每個胸圍款式也細緻區分尺碼,恐製造成本並不化算。李又指出,不同布料的彈性有異,高挺款式的尺碼跟扁平的也可能不同,因此很難「一刀切」在生產每款胸圍時,都套用理大建議的準則。



買大可加墊 買小為催谷
胸圍檔主:客人刻意買錯bra

【明報專訊】李太在銅鑼灣經營胸圍攤檔已有10年,胸圍售價由30元至100多元不等。她指出,有些顧客喜愛購買不合身的胸圍,「有些人會買比自己尺寸大的胸圍,然後再放墊入去」。由於攤擋狹窄及十分開揚,顧客都不會即場試身,李太說︰「我會建議她們購買不同尺寸的胸圍,回家後試過,若不合身才回來換。」她又說,價錢廉宜與較貴的胸圍分別在於用料,廉宜的胸圍較易脫線及散口,多數不耐用;較貴的一般用料及手工較好,亦較耐用。當被問到兩者穿戴上身的感覺時,她說︰「其實穿上身的感覺沒有太大分別。」

莎娜美內衣店所售賣的內衣由100多元至300多元不等,售貨員何小姐表示︰「有人會刻意買錯bra,例如內地女士會較喜歡尺寸小的胸圍,令胸部看來『澎湃』些。」她說,店內最昂貴的是矯形內衣,「其實貴與廉是在於cutting(剪裁),矯形內衣的cutting比其他胸圍繁複,所以較難造」。她又指出,曾遇過一些媽媽級的中年女士,當她們發現自己這些年來都戴錯胸圍時,都感到很驚訝。「其實她們大部分都戴細了尺碼。」


港女寧揀款式 忽略舒適

【明報專訊】「港女買胸圍大多重款式,卻忽略舒適感。」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說,近年購買矯形胸圍的本地女性有年輕化趨勢:「以往來買的多是30歲以上,現在平均顧客年齡降至25歲。」

購矯形胸圍趨年輕化

每天在前線貼身服侍女性,李可兒發現10年間社會雖然愈來愈富裕,但不見得香港少女在發育時期更重視佩戴合適胸圍:「少女怕尷尬,好動的又不喜束縛而索性不戴,令胸部的脂肪慢慢向後移,結果變成虎背熊腰。」

李說,女性步入20歲後為吸引異性而開始注重身形,紛紛找矯形胸圍「急救」。

厚背族10年大增

她舉例,10年前下胸圍32吋對比38吋的人數約是3比1,今天卻變成1比3,下胸圍吋數增加卻不代表「大胸」人數增多,只能反映「背厚一族」增加,這可能與錯戴胸圍尺碼的人增加有關。

誤戴胸圍損外觀健康

李可兒提醒女士購買胸圍時,除了款式也要留意舒適度,胸圍的尺碼會因不同牌子及款式而異,選購時不用太介意尺碼太小,應留意穿上胸圍後是否舒服、形態是否美觀。合適的胸圍可包圍整個胸部,包括腋下脂肪。若誤戴胸圍,可能會出現胸部下垂、厚背、曲背等問題,嚴重更可能損害淋巴腺及血液循環。


錯戴細碼 胸平寒背
【明報專訊】年近30歲的阿思,最近才發現自己10多年來一直戴錯胸圍。自幼在女校讀書,阿思記得小學五年級戴上人生首個運動型少女胸圍時尷尬萬分,粉紅色的校服令胸圍若隱若現,常被同學嘲笑:「你戴『大爸爸』返學!」

初中時阿思有感胸部不斷發育,正式選購女性胸圍,母親把她帶到一間街坊小店:「職員瞄一瞄,就給我選個最小的。」阿思也樂得不用「裝大胸」,上課被同學指指點點。「此後10多年,我便一直相信自己是要穿最小的。」

25歲後,阿思覺得寒背及脊痛問題愈來愈嚴重,早前到一間矯形胸圍店查詢時,獲店員告之兩邊胸部的脂肪分別向腋下方向伸延,才令胸部扁平。「戴了矯形胸圍半年,胸部形狀慢慢改善,近日更成功升cup。」阿思很後悔年輕發育時沒有注意戴胸圍的重要:「為什麼要害羞呢?少女應為自己有美好的身段而驕傲,也是自信的表現。」

Thursday, July 12, 2007

田紀雲:我在國務院大院的記憶

田紀雲:我在國務院大院的記憶[17:56]

我12歲就參加了八路軍,一直沒有機會受正規高等教育,我又無政治背景,且長期在邊遠的地方工作,於我,中南海挺遙遠的。但是,歷史的大潮卻把我湧入了中南海。

從秘書室到副總理,我在中南海紅牆裏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這十二年給我留下的記憶太多太深刻了,很多事使我終身難忘。在這裏,我講講當年國務院機關的風氣。

國務院辦公廳在周總理的長期熏陶下,有著許多優良傳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

第一,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不欺生,不排外,沒有這幫那伙,同志關係比較融洽,能夠很好的合作共事。在內部,包括行文,從總理到一般工作人員都以同志相稱,從不叫官銜。我剛到國務院時,真是有點像《紅樓夢》裏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不知東南西北。對於辦公廳機構設置、工作運轉、行文程序、各方面的關係等,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面對這種情況,我給自己立下三大任務:首先是盡快熟悉情況。我衷心感謝國務院辦公廳特別是秘書局的同志們給予我的熱情幫助。當時秘書局有一位副局長叫劉冰清(女同志,回族,她的愛人給華國鋒同志當秘書,直到辭世),她從周總理時代就在辦公廳工作,幾朝元老了,對國務院情況非常熟悉。她一有空就來到我的辦公室坐坐,同我聊天,介紹情況,有時也帶我在大院轉轉,到各局處坐坐,讓我熟悉情況,使我受益匪淺。二是把好文件關。因為一到國務院就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文件比較多。我的任務是控制數量,不能有半點差錯。對於重要文件,我的辦法是把有關負責人和撰稿人找在一起,集體作業,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先後當過秘書局副局長的候穎、周鎖洪、李樹文、張克智、安成信等人,經常與我在一起摳文件。這種辦法也使我向工作人員學到不少知識。八十年代國務院文件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三是與群眾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對此,在戰爭年代過來的我,有點優勢,很容易做到。有段時間我的家屬還沒來北京,我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飯,和大家一樣排隊買飯,唯一的特殊是秘書長們有個固定的飯桌,不要端著碗到處找位子。這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工作人員的距離。我很快結識了一大批工作人員,他們與我說古道今,談天說地,這些,卻幫助我很快進入角色,對我後來的工作幫助極大。

第二,任人唯賢,五湖四海。在我任副總理第一任期還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和機關黨組書記,是管幹部的,但從來沒有人到我這裏來跑官要官的,我主持研究提拔了那麼多局、部級幹部,也從來沒有人請我吃過一頓飯,或者送點什麼禮品,所謂「紅包」,那時還沒有這個名詞。而且至今也沒聽說那時提起來的幹部,有哪個因腐敗而落馬的。

第三,艱苦樸素的作風。國務院機關是很節儉的。比如,從周總理時代就有一個規矩,在國務院會議室開會喝茶收費。八十年代初,與會人員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錢,後來物價漲了,放兩毛,喝白開水不收錢。有幾年,上午開會到十八點時可以吃一頓飯,但要收八毛錢,喝酒一杯收四毛。國務院北門與院子不對稱,一九八五年有人建議修一下,但基於節約的考慮,始終未下決心。一九八六年,秘書長們商量,把國務院常務會議室桌子換成了比較時尚的橢圓形會議桌,第一次使用室趙紫陽就批評說,國務院不要帶這個頭。所以當時其他會議室沒有再換會議桌。趙紫陽一貫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為了制止公費請客,曾明確規定,公費請客只限『四菜一湯』。雖然執行中有阻力,未能堅持下去,但對當時不良風氣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他嚴格要求幹部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自己首先身體力行,在位期間,從未對自己的住宅、辦公室大興土木購置貴重高檔用品,一切從儉,不浪費國家一分錢。

第四,領導外出,輕車簡從,作風深入,求真務實。我在國務院副總理第一任期內,多次陪同國務院主要領導去外地調研,輕車簡從,與陪同人員同坐一輛麵包車,談笑風生,邊走邊談。經常途中停車,到群眾家裏、到工地現場、到車間班組看望群眾,瞭解情況,獲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嚴,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現場,不要地方當局事先導演。

(來源:炎黃春秋)

北大擬採漢式畢業袍

北大擬採漢式畢業袍

【明報專訊】北京大學日前在畢業生晚會上展示18款全部由學生設計的「中華學位服」(漢服)。據悉,有關漢服將由學生通過手機短訊投票,選出的最佳設計將上報校方。北大校長許智宏說,校方考慮將中選設計定為北大的「學位服」。

學生設計 學生投票

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4900多份網上投票中,有68%表示支持用漢服作為學位服,但「不接受」的也有28%。而北京《青年參考》則報道,這18款漢服已在北大百年講堂大門口展示了好幾天,有學生認為服裝設計很「炫」,讚不絕口,但也有人認為學位服本來就是西方引入的東西,何必要「中化」得不倫不類。

對於校方會否採用這些設計作為畢業生的學位服?校長許智宏表示「會考慮」。

目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只是推薦各院校使用統一學位服,對於具體樣式並無強制規定。

重慶3萬呎公廁申健力士

【明報專訊】重慶市近日出現一座號稱全球最大的公廁。該公廁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逾3萬呎),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方便」。據說,該公廁還計劃申報健力士世界紀錄。

這座位於重慶南岸洋人街的免費超級公廁共有4層樓高,全部由環保材料製成,能同時接納上千人方便;男廁的小便器造型奇特,而第4層則修建成露天的「陽光廁所」。

樓高4層 容納千人

洋人街管委會負責人盧小慶說,該廁所除了供人方便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功能。「有廁所文化、廁所的來歷,在廁所裏面,客人能聽到溫馨的音樂,能夠看到電視屏幕,能夠了解一些衛生與健康知識。」他說,現在正準備申報「世界最大廁所」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當局亦計劃在廁所的底部和頂層興建超市,專門經營有關廁所文化的商品。遊客在方便之後,可以到超市逛一逛。

網民稱最臭形象工程

不過,重慶建這座超級廁所卻引來眾多傳媒抨擊。廣州《羊城晚報》指該公廁太大,因為不可能千人同時如廁。也有網民指建該公廁是當局為今年重慶成立直轄市10周年而搞的「形象工程」,「有可能變成『最臭的形象工程』」。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712/_12CC002_.jpg

十年砍柴: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

十年砍柴: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8:32 南方新闻网
  媒体思想 之十年砍柴专栏

  前年是鸡年,禽类的本命年过得很不好,禽流感流行,到处半夜鸡叫,人们杀鸡宰鸭以绝后患;去年是狗年,狂犬病在好几个地方突发,惹得人民专政机关参加打狗;今年据说是金猪年,猪的蓝耳病虽然不是大范围流行,但猪肉价上涨,含金量增加。

  明年是鼠年,检点这两年的巧合,我早早地祈求鼠瘟发作,让老鼠大批地死于非命,千万不要有鼠患。可是,看到最近关于湖南洞庭湖边的鼠患报道,我很是揪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老鼠在核灾难后的切尔诺贝利都能活得很好,何况在我富庶太平的华夏?鼠瘟的可能性不大,鼠患可是看得见的忧患。

  老鼠是和人类相处最久的非家畜动物。《诗经》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国古代虽然常有蝗灾,但因鼠成灾的记录却不多。因为老鼠的背后,造物主早给安排天敌在伺候着,比如猫和蛇。猫对鼠患的作用其实远不如蛇,猫只能是人类家养,在住宅这类重点地区防范老鼠,而在广袤的荒野上,灭鼠的重任交给了蛇,蛇鼠同窝,蛇能深入敌阵取上将之首,这点猫永远比不上。

  猫、蛇、鼠多年来基本上保持一种三角平衡,不需要人类操多少心。尽管三湘之地早有捕蛇之俗,如永州之地的百姓捕黑质而白章的异蛇,但那毕竟只是捕某一种蛇,用途仅仅是入药。不像现在“口水蛇”流行,只要是蛇,就能变成美味供食客大快朵颐。没有了天敌的老鼠自然鼠丁兴亡。

  乍看起来,鼠患的来由是人们的好吃,说重了是贪婪也无不可。个人一般是随大流的,这种吃蛇风北伐,其实也能看出一些国人的超级自信:作为万物之主,哪能连小小的老鼠也对付不了?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然是无所畏惧的,人定胜天何况鼠类乎?四十多年前,新政权的领导人雄视万物,能够打败数百万反动武装夺取政权,小小的自然界之患何足道哉?于是有亿万国民一起投入灭“四害”的运动,老鼠属于“四害”之一。可是举国之力,依然不能灭掉老鼠,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老鼠们把“地道战”的秘籍学得很好,来年春风一吹,又欣欣向荣起来了。

  “鼠类”是卑贱的、弱小的,自然没有雄狮的勇猛、大象的庞大、毒蛇的狠毒,但是这个弱势动物是最难消灭最难控制的,雄狮、大象、毒蛇都能被人类弄成珍稀动物,而鼠类永远不会。最卑微的,最不被人类瞧得起的生物可能是最能给人类麻烦的。

  受董仲舒“天人合一”之说的古代皇帝,在面对自然界时是很卑微的,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包括蝗灾、地震都让他理解为上天示警。他们没有那种凭人类的力量可以左右自然界的豪情壮志,所以不会也用不着动用政府的力量去对付卑贱的鼠类。因为有猫和蛇在那里替人类站岗放哨。

  人类不依靠猫和蛇而能控制鼠类的自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科学发达了,我们有杀伤力大的毒药,我们甚至能修一条水泥大堤作为割断老鼠的“马其诺防线”。可这些面对无处不在的老鼠不可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大自然的平衡一旦打破,再好的技术也难修补,也难防范。

  撇开自然界,单说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社会有一种多少年形成的平衡,如果一个政府超级自信,觉得他有足够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某种模式,控制诸多社会角色的规模和行为,而不惜打破某种平衡。那就会像洞庭湖边的居民面对鼠患那样,你再强大也很难让地下的老鼠按照人类的意愿繁衍和生存。

  鼠患,从根本上说是人祸导致的。《诗经》里还有一首诗唱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说的是人如果没有端庄的仪容和好的品德,还不如老鼠,不如死掉算了。面对近三千年前祖先留下人鼠对比的诗歌,我们能否扪心自问: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我们是否该敬畏包括老鼠在内的大自然一切生命? (作者系法制日报记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Wednesday, July 11, 2007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姜中宏院士及其弟子徐时清一稿六投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姜中宏院士及其弟子徐时清一稿六投


  近日因科研需要查文献,偶尔发现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徐时清博士,
现中国计量学院副院长有严重的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涉嫌一稿六投,将一组样
品拆分组合发表六篇文章。仅以1号文章做参照找到的雷同如下,另有大量将图
上的数据转换成表格,此不赘述。希望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不要成为鼓励学术
不端的奖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10/26/2393.htm 。希望不要让
这样的学术信誉破产的人当院长,大家都学他造假就坏了。附件是六篇文章的原
稿请查证

  1#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361 (2003) 313–319
  2# Chin.Phys.Lett. 20, No. 6 (2003) 905
  3#无机材料学报19(2004)31
  4#Chinese Phys. 12(2003)997
  5#中国稀土学报21(2003)137
  6#J. Rare Earths 22( 2004)375

  1#2#3#4#文章的图1相同。
  1#3#图2和2#图1相同。
  1#3#图3和5#6#图1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4和3#图5相同。
  1#图5和3#图4和5#6#图2相同。
  1#图6和4#图4相同。
  1#图7和2#图2和3#图6和4#图2和5#6#图3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8和2#图3和3#图7和4#图3相同。
  1#图10和2#图4和5#图4和6#图4相同。
  1#图11和2#图5和3#图9和4#图6相同。

  另外他其他的文章也有类似的问题,时间关系留给感兴趣的人去找吧。

http://bbs1.creaders.net/education/messages/344998.html

Tuesday, July 10, 2007

鸡头or凤尾——关于到高校工作的选择

可能很多朋友经常面临“鸡头”与“凤尾”的两难决策。

先说凤尾。
大家知道,对于进高校而言,选择比较牛的学校,什么待遇都没有,人事部门有点爱来不来的味道,因为来求职的人太多了,而博士毕业生在牛校无疑是最小的虾米(至于硕士生想都别想)。
1. 职称。谁说博士毕业生跟副教授一样待遇,3个月试用期 [有网友称什么长江大学试用一年明显违法] 完了定讲师,副教授等你有项目、有文章、有教学、有成果再说。我有几个同事来两年了,没项目,连报副高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评上评不上了。
当然,海龟也有例外的,不过也得看具体条件。我有个朋友在国外做了一年博士后,今年想进我们某牛学院未果,转投其他学院了。职称当然是讲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话副教授应该没问题。
2. 住房。我碰巧早出来还碰上有集资房。虽然有网友论证过集资房其实非常不合算,没产权还不比外面商品房便宜多少。但自己住也不管难么多了,又不投资。可是晚来半年的同事房子都没有了。800块每月自己租去,只管两年。
说到租房,我刚来的时候“享受”了4个月,买房后就取消了,尽管那时房子还是清水,只得自掏腰包多租几个月等装修好。刚来时意气风发,尽管口袋里没什么银子(刚毕业么,其实现在亦然),还是毫不犹豫地住进了学校宾馆(3星级)。因为人生地不熟,还得慢慢找房子呀。想当然地以为暂时没找到房子住宾馆总得给我报销吧。结果,刚住进去下午课题组打电话过来“住宾馆是不能报销的哈”,我那个心寒呀。还好,人事部门把机票报了,课题组把托运费给报了。
3. 安家费、科研启动费有不多的一点,聊胜于无。不同学校可能差不太多。
4. 爱人工作。本科免谈,硕士的话,人事部门会展开3寸不烂之舌,说你在原单位工作挺好的,最好别过来。事实上确实学校很难安排。博士可以考虑来,教学为主。

4. 机会。牛学校之所以牛是因为有牛人。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能拿项目。所以,如果能进牛人的课题组,或者你的能力能让牛人看上的话,机会就来了。这是很多一般学校甚至许多重点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项目申请,除了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小项目比较公平外(概率小于20%,不同领域略有差别),其他973、863、军口等等什么的不是一般新鲜人能拿到的。所以,在大牛手下发挥才能是不错的。前提是有才能、有牛人罩着。
当然,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很多人即使在一所牛的学校也很难有机会,那就惨了,很可能不如在一般学校教个书。没有牛人罩也没关系,自己去跑,纵向不行跑横向,帮企业解决些小问题拿点小课题,自己一个人过得也挺滋润。

再说鸡头。
博士或副教授到三流学校那是如获至宝。可能校长都会亲自出马来请。职称、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爱人工作一样都不会少。当然据说也有空口许诺的。
我们一同事到校好几年,爱人问题一直没解决,开始说等博士毕业了解决,未果。又说等评上副高,结果副教授评上了仍不解决。最气愤的是人事部门最后居然说那时前任的许诺,现在不认了。我同时愤然离职,去了一所中专升大专的学校。作学术带头人,给20多万建实验室,工资也比现在高。老婆安排搞教务,工资都比我们博士讲师高哟。当时感觉爽得不得了。天天晚上带老婆孩子散步[以前和我一样天天晚上正常上班]。后来学校还帮他弄了个省级骨干教师。
不过渐渐压力也来了,那就是没有项目。学校底子薄,一没设备、二没好的团队、三没关系、四没资源。。。。。。拿项目太难。这对有事业心,想做出点东西来的人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性。
当然,这并非说不好,关键看自己的定位。比如你就满足于教教书,上课来,下课走,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什么的,收入也不差(至少不一定比在好学校累死累活地干差多少),那就挺滋润过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并不很差,比如一些普通重点大学,但往往这些学校的实验条件、科研项目也很不好 [事实上说学校还有点太大,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课题组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我感觉但是比较尴尬。它的优点没有上述两种学校突出,科研所没有又有点,说有吧,又好像没有。并且往往伴随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比如我所了解的重大、西南大学等等很多学校都要求每年上满几百学时的课才能获得全额的岗位津贴,超出部分课时才有课时费。真不知应该定位为科研为主还是教学为主,创造了新词:“教学科研并重”,其实哪儿都重,哪儿都不重。
这种情况也许对那些相干科研而又信心不是很足的,可以一试。退一步讲,科研项目拿不到很多,还有教学保底呢,课总是很多的。在科研为主的地方教学很少(我一年只有一门,想多上课都上不了)。

小结
鸡头or凤尾,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弄清楚两件事:一、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二、是否有信心干好。对自己的定位最重要。鸡头凤尾各取所需吧。

我们很多人搞科研往往并不完全是为了高收入,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所以收入差不多甚至差点儿,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只不过看见那些整天没事干的人也拿差不多工资也会不平衡,甚至骂娘,但你要让他去干人家的事,往往不一定愿意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22142

Sunday, July 08, 2007

中國絲綢品75.5%合格

中國絲綢品75.5%合格[10:52]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絲綢製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該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5.5%。

質檢總局共抽查了絲綢製品主產地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等4個省、直轄市49家企業生產的49種產品(不涉及出口)。

抽查對絲綢製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異味、水洗尺寸變化率、成分、產品標識等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結果表明,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異味3個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抽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pH值過高或過低,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抽查中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均呈鹼性。

其他的質量問題包括,少數產品色牢度不合格﹔個別產品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部分產品標籤標注不規範。

抽查中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浙江台州市椒江吉航製衣有限公司生產的吉航牌睡衣和蘇州市吳中區西山金庭工藝廠生產的銀杏牌絲綢服裝。

Saturday, July 07, 2007

How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PDF Documents

http://labnol.blogspot.com/2007/01/how-to-open-password-protected-pdf.html



Written by Amit Agarwal on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How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PDF Documents

There are sometimes genuine reasons to unlock or crack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You have the legal right to open the encrypted PDF document but forgot the password like in the case below.

Say one of your former colleague created some critical sales reports in PDF format but he is not working with the company anymore. In his absence, you have no option but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in order to open, read or print these PDF files.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types of PDF protection - the original PDF creator can either restrict opening the PDF file itself or he can restrict others from modifying, printing or copying text and graphics from the PDF file. Here are a few possible workarounds:

When there are Copying or Printing Restrictions..

Say you want to print a couple of pages from the PDF document but the document settings won't let you do that.

Open the document in Acrobat Reader or Foxit and capture the PDF page as an image using any free screen capture software. If there are multiple pages, you may try SnagIt since it can autoscroll and capture multiple pages of the document in one-go.

If you want to copy just a portion of text from some PDF page, use a screen capture tool with OCR features (like Kleptomania, Capture Text discussed here)

Alternatively, you can invest in commercial solutions like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from ElcomSoft and PDF Password Remover from Very PDF.

(These utilities may not recover the password for you - they'll just remove the restrictions from the password protected file)

When there are Document Opening Restrictions..

This is a very tricky case and there's no straight-forward solution to read PDF documents that are password-protected at the Open level.

The software will use methods like Brute Force, Key Search and Dictionary Attack to guess the password. They will try to use all possible character combinations as the password and so the process might take hours or even days and would really depend on your computer's processing power.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Professional edition from ElcomSoft is a recommended option. When (if) the password is found, the program shows it,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passwords which have been tested, and the program speed.

Legal Issues: - you may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these PDF password cracking software are absolutely legal and Microsoft even awarded ElcomSoft a Gold Certified Partner status.

Related: Remove Watermarks from Adobe PDF Documents


Reader Comments:
Written by Prasanna Narayanan at 24/1/07 6:03 PM
Is there a way like this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excel sheet

Written by Best Desi at 24/1/07 10:32 PM
Wow i dint know they are legal thanks for the info :) good as always.

Regards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7/1/07 9:45 PM
I have a PDF file that is protected with a password. It's actually a magazine scanned in PDF which I downloaded from some book warez site. I tried the brute force method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but it's takign some time. Will post if the process is successful.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8/1/07 4:19 AM
You know those sites post the password in the item description/NFO file right?

Written by StandAlone at 28/1/07 10:28 AM
If the needs is printing the pdf document, i think we can use pdf-to-words converter.

Then we print it in words.

how it can be done?
we can use zamzar[dot]com or any commercial converter tools.

Written by brenton at 28/1/07 12:40 PM
Doesn't help for e-books that you happened to purchase on one copy of windows, and then had to do a reinstall. D: I hate DRM. :(

Written by D Nickull at 29/1/07 12:59 PM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PDF encryption in later versions uses the AES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the 128 bit strength. I have written a few blog articles on this subject.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8:17 PM
On Mac OS X you can open your pdf in ColorSync and resave as pdf and it will remove any password protection. This does not work on pdfs that require password to open them. ColorSync is a free utility included with all versions of OS X.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9:33 PM
I had a document that didn't allow printing to any network printer or to Cute PDF. It would only print to a device on LPT1 and only if the print driver was not set to "print to file." The way I got around it in Windows was to set up an HP LaserJet 4 Postscript as my LPT printer but not have anything hooked to the printer port. I set the printer driver to raw and then printed the document. The raw postscript file will then be queued in C:\WINDOWS\system32\spool\PRINTERS . Grab that file, open it with Ghostscript, convert to PDF and BAM! you have a PDF with no DRM. Then do a little dance and feel crafty, baby, crafty!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30/1/07 3:23 PM
IF you just want to print a PDF document that does not allow printing instead of the screen capture method use a toold like omniprint that converts PDF documents to highres images and print those (or OCR those)
google "omniformat"

Written by Pavel at 5/2/07 3:54 PM
In addition of commercial tools
mentioned above I've found the almost free PDF password remover software - GuaPDF. The author just asks for a link to his site.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12/2/07 5:34 AM
@ D Nickull, who wrote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That would be true if the Password crackers were going after the raw document key* actually used to encrypt the PDF file. However the utilities cited in this article are going after the passwords which are considerably weaker. Most people choose passwords that are 6-8 characters in length and are printable ASCII which limits the keyspace and makes brute force searching computationally feasible.

BTW it doesn't matter for RC4 and AES the key derivation function for Password Security is the same.

Written by Navin at 18/2/07 12:58 AM
i m a mac user and i have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how can i break the passwoed if i don't know the password plz help

Written by tom at 8/4/07 4:47 PM
you could also try opening the pdf with gsview and then converting to another pdf without protection (file > convert > pdfwrite). i've done this before using a time-protected pdf which had timed out (acrobat gave a green screen and the new pdf [after using gsview] was then viewable in acrobat).

you'll need to install ghostscript first, then gsview (search google for them).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5/07 2:45 PM
i have a pdf document which is password protected for opening. its a file created by my colleague and he has left the organization.now i am in commotion as it is pretty urgent and my job depends over it...can u help me????

Written by ravik at 20/6/07 8:32 PM
You can convert your pdf file to a ps file and then convert it back to a pdf file.
Linux comes with pdftops and pstopdf inbuilt commands. On Windows, you can use ghostscript or the GUI solution FreePDFXP which needs ghostscript to be installed anyway.

Written by tbone at 28/6/07 2:58 AM
I use Brava! Reader (it's FREE)to by-pass print restrictions of PDFs. What I do is open the protected PDF in Brava! Reader and reprint the file as a new PDF. It works everytime.

Google Books 纯文本版本发布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9677.htm

Google Books 纯文本版本发布

ugmbbc发布于 2007-07-04 11:32:53|3689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Gseeker消息:
提起Google的图书搜索项目,又不 得不提一下Google的终极任务了,那就是要索引全世界的信息并且使它们变成人人皆可获取的。这两步是同时进行的,不管是Google的搜索引擎还是图 书搜索,都在索引着全世界的信息。要想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获得,除了将它们免费发布外,有时候Google还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就拿图书搜索为例,之前我 们只能浏览扫描版本的图书。如果我们想摘录其中某些内容,就不容易。如果Google能把图书变成纯文本版,那就能解决问题了。这对于Google而言, 在技术上显然不成问题。



Google今天宣布给图书搜索加上了纯文本阅读模式。当你在Google图书搜索里找到无版权保护的图书(比如一些古典名著)时,你就会发现你可以用纯文本的方式阅读它们。拿狄更斯的《双城记》为例:



  我们可以点击"只阅读文字",这样就只看到纯文本版的图书内容了:



  当然,由于是纯文本格式,所以你可以随意复制其中的内容。纯文本模式的出现,也使得更多的人包括有视觉障碍的人有机会从Google图书搜索里获取知 识,因为纯文本可以支持多种文本阅读器,比如文本朗读工具、读屏器、盲文显示器等。这也初步实现了Google的目的,因为这种方式使得更多人可以获取信 息。

  如果你还记得,Google在去年7月份曾经为视障人士推出了特别版的搜索引擎Google Accessible Web Search。而现在图书搜索的纯文本阅读模式也正是使用了类似的技术,同样来自Google的资深专家T.V. Raman。

  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中文图书提供这种阅读模式,包括《三国演义》在内。


http://books.google.com/books?pg=PA7&id=myYaas-8LYoC#PPA10,M1

院士

2007年7月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 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果不其然,该名单中令人捧腹之处再次比比皆是,各位专家学者们每两年一次,为了一顶副部级的帽子前仆后继,讨价还价,斯文扫地。笔者也算是在工程院知道一些内幕消息,且将这好笑之处一一道来。

一批70好几的老头子们还在为此身外之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说70出头尚且可以理解,但个别75以上的老先生们何苦至此呢?如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臧克茂都75了,工程管理学部的许庆瑞更是77岁高龄了,73岁半临界状态的也有两人,分别是土木学部的马克俭和化工学部的谢有畅,尤其是马克俭同志,算是工程院增选运动的常客了,仍为此孜孜不倦,令人扼腕。如果工程院想网开一面,给他们一个最后的安慰的话,何不给这些75岁以上的老人们设个名誉院士?联想起在2001年中科院增选结束不久,笔者的导师接待了一位神情落寞的竞争院士失败的老专家,虽是七老八十的老头了,却为了院士的名头哭起来像个孩子,真是可怜可叹。

工程院果然再次扯起地区、民族平衡的大旗,而且毫不避嫌,早几年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就在最后增选前有意无意的暗示:要偏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这意思就是说学术和其他贡献可以放到一边,笔者就奇怪了,诺贝尔奖评奖的时候难道会考虑你是不发达地区的学者而偏爱你?院士院士,如果不是以学问和贡献为第一标准,又何必自称院士?如果要搞民族平衡,何不单设个少数民族学部?于是2001年在领导们的授意下工程院成功地人为制造了第一位藏族院士多吉,此人的水平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到今年,大概工程院又想人为制造第一个维吾尔族院士,这不,吾守尔 · 斯拉木就PK掉N多牛人进了信息学部第二轮,此人甚至连博士生导师都不是,最高奖项不过是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水平有限得很,不知道工程院是不是再想置学问水平于不顾,再次制造一个民族神话。涉嫌搞地区平衡的还有土木学部的王小东,来自新疆,按他的水平,进第二轮是很奇怪的事情,第一轮被PK掉的很多候选人都强于他。

信息学部的第二轮,王码的发明人王永民落选,算是一个小亮点,王码五笔算是现在最最落后的中文输入法了,却非要吹成“和印刷术比肩”的重大发明,最早的专业中文录入人员确实很多使用的王码五笔,师傅传徒弟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仍有不少不熟悉拼音的人使用它。王永民最早发明了王码五笔,的确功不可灭,但没有技术发展,早就落后了,再凭一项过时的技术选院士实在是个笑话。这位王候选人其实也是个热衷于名誉的主儿,连续多年参选了并落选,偏偏还要把自己打扮成对院士不屑一顾的样子,且看看2005年河南的这个访谈:《王永民等五人无缘“两院”院士》(链接:http://ha.people.com.cn/news/2005/08/02/60762.htm),在这里王兄声称:“我没有时间关心院士的事儿”、“我的名誉太多了,国家级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誉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对我来说名誉是个鞭策,是个鼓励,伸手要名誉不是我的习惯”、“这些年我一直在埋头研究,申报院士的问题一直没有过问”等等,真让人忍俊不禁,幸亏第一轮淘汰了,否则工程院还真成了笑话集中营了。该学部还有位年轻的老兄邓中翰,这位老兄2005年就参选过一次了,这次还进了第二轮,平心而论,这位老兄搞成了数字图像处理芯片,还是很有功劳的,但如果工程院院士仅仅是搞成一个芯片就能入选的话这门槛也太低了,虽然工程院的门槛本来也不高,如此说来英特尔公司随便一个program manager都能当工程院院士了,IBM微软也丝毫不逊色。而且这位老兄这些年也颇捞了不少各种名誉,像个在乎虚名的主儿。

农业学部有个搞笑的就是2005年进入信息学部第二轮但最终落选的熊范纶,跑到农业学部摇身一变,居然以农业信息化工程的名义再次进入第二轮,敢情这工程院的增选不同学部之间还可以窜来窜去,难道学部之间还有水平之差?不过农业学部再次把某位大人物的妹妹排除在第二轮之外还是算是个进步。这位女士居然以“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混上某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在是个某大的讽刺。农业学部这次中国农业大学有4人同时进入第二轮PK,真是战况惨烈!

另外,神舟工程可真是能造院士,据不完全统计,神舟工程制造的院士已经有8人之多了,神舟虽然振奋人心,但给每个总师都封一个院士头衔似乎不妥,而且这次袁家军居然跑到工程管理学部,却不学他的前任戚发韧去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让人比较怀疑背后的猫腻。中科院的大科学工程似乎也想制造一些院士,比如投资巨万却离真正实用还差的远的EAST工程总经理万元熙、副总经理翁佩德两人同时参选能源与矿业学部,第二轮翁佩德被拿下,倒是出人意料,翁佩德至少在2003年就已经进入过工程院第二轮了。最近九江大桥的倒塌,以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多年没有国际领先的成果的教训,真的得让大家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在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这些大工程是否有必要。

在医药工程学部,多位被新语丝揭批过的人物也纷纷过了第二轮,如协和的韩忠朝、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丁健、武大的黄从新和301的付小兵,不过工程院医药学部向来笑话的多发地,科学院生命学部也毫不例外,比如新语丝多次揭发、名誉扫地的昏教授肖传国居然再次进了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行列,去年被揭发多次的武大百万年薪生命科学院院长” 舒红兵曾以一篇第9作者的论文骗取国家科技奖,居然也添列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之列,看来两院都是一个德性。这其中最恶劣的还是工程院医药学部的李大鹏,此人的事迹在王澄医生写给两院院士们的公开信中已经作了公开揭发,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这位李医生的八卦传得很多。王峥涛、王德文和程京进入第二轮也让人比较失望。唯一让人满意的是王澄医生点名的10名工程院候选人中,第二轮刷掉8人,还算差强人意,刷掉的如山东的丛海波、河北的吴以岭、中医科学院的林兰、曹洪欣和黄璐琦,浙江的魏克民,河南造假的彭勃,以及一个势力不小的人物-清华罗国安。

参选化工学部得中科院的张立德,他虽是国内较早引入纳米概念的人,但是早在本世纪初就陷入过纳米冰箱的炒作中,他的纳米冰箱一度被骂为假的纳米,并同美菱电器张巨声一起炒作纳米冰箱销售多少多少台的新闻,大概他也知道本来自己该去中科院试一试,但是知道肯定没戏,就只能来工程院化工学部来搞一搞。类似的还有中科院化学所的江雷,当初从企业那里得到几亿的投资,但是江雷的paper list看起来倒是好多了。纳米材料自本世纪初炒作至今,已经造成了无数科研泡沫,国内还颇出了几位纳米院士,现在是时候仔细检讨炒作新学科的后果了。

土木学部除了王小东有搞平衡的嫌疑,军方的手也伸进来了,纵观整个第二轮名单,来自军方的人相当不少,就算在和军方关系不甚密切的土木学部也派出了任辉启、张泽明,还双双进入第二轮,真正有实力的如夏祖讽、时匡等人却纷纷落选。另外,清华的聂建国再次落选,应该是让人满意的结果。

工程管理学部还是笑话太多,第一轮就有无数高官参选,到了第二轮,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居然赫然在列!难道工程管理学部还要再搞出第三位部长院士?想想国内医疗改革的一塌糊涂以及医药市场的黑暗无序,这位老兄居然敢以“药卫生工程管理”的名义参选,真是人有多大胆啊。高官还有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中国科协副主席袁家军等,管理学部真的要成为高官俱乐部?最离奇的是,台湾商人尹衍樑居然再次进入参选工程院,更离谱的是还进了第二轮,工程院的意思是不是大中华地区的巨商大贾们都可以来选管理学部?这样的话霍英东、李嘉诚之流是最有资格的了。

最后,以林一山的一段讲话来结束本文:“前几年,工程院听了有些人建议,想让我当工程院的顾问。我说:我眼睛看不见,没法当。这是真话,另外,我也知道工程院院士得由他们说了算。实际上,这样的学阀、学霸,你也得罪不了他们;而在他们之间,也互相搞‘交换贸易’。你提我,我提你,互相支持,是一种"贸易"关系。他们知道内情,我们不知道。如钱正英为什么能当上院士?她先支持某人当上了院士,而这个人后来也因此支持她当,这就是一种贸易关系。另外,因为钱正英官大,现在流行的观点是:谁官大谁正确。”

科学的囚徒——也谈科研潜规则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梦想长大了,能做一个科学家。在成长的年月里,梦想成了理想,于是盼望着能早日以科学家身份为人类做贡献。匆匆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实逼近了理想,科学不再遥远。在整日与所谓的科学家为伍的同时,自己也踏上了科学门槛的边缘。科学家不是无所不知的智者,而是凡人如斯;科学不是神秘莫测的奥妙,而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和数据;科研不尽是为人类贡献,而不过是科学家的饭碗。若再回首扪问理想何在?答案成了一片茫然……
世界就是如此残酷,梦幻中的东西总是白璧无瑕、美仑美奂,一旦化为现实,就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那个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终于走到了通往科学的道路上,他才蓦然发觉,原来神圣的科学也是存在黑暗和无奈,原来娱乐界的“潜规则”在科学界同样盛行。也许终究成不了科学家的他却认为,与其做科学的囚徒,不如坦然揭开这难看的遮羞布.或许年少轻狂,或许稚嫩眼拙,或许幼小无知。列位看官,就此当作茶余饭后笑话,看看即可,笑笑也罢,切不可深信,谨记!


科研潜规则之一:培植亲信,近亲繁殖。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名师门下,实际上意味着更多的机遇,而且名师的交往面广、接触的是更强的人,所以在名师门下,起点本身就高了。科学界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如果你是名师弟子,自然就更受到重视和尊重,“不看僧面看佛面”嘛!作为优秀的名科学家,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弟子使劲往外push,给他们创造任何深造的机会,这样这些弟子学满出去之后对其充满了感激,回报和感恩也就随之而来了。这些弟子们,深入到各个科研院所,与其导师相互呼应,遂而造成了某个领域有人靠满园桃李成了“带头大哥”。如果你愿意追根溯源去查一下就知道,比如如今几大IT产业跨国公司的研发头目都是某某大牛的学生,又如当年IBM开发部的几位老科学家,弟子已经遍布天下。这些例子比比皆是,凡是所谓大牛,肯定有一大班子亲信推崇他。在某某科研机构,要想当上领导,一般都要培植自己的势力,那就是不断提拔年轻的学者,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同时造成的一个局面是:这个机构将充斥他培植起来的人,他的地位就难以动摇了。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学霸”。


科研潜规则之二:学霸横行,一统天下。

学霸,顾名思义,就是学术霸主,学术上的事,他说了算。正如前文所言,这些学霸都是“带头大哥”式的人物,拥有一大帮喽喽替他说话,“威望”都非常高。另外,学霸们往往是“上面有人”,拥有一个强大的背景,同时意味着拥有强大的权力。学术科研,绝大部分靠的是向国家申请经费,用纳税人的钱来为祖国做贡献,这些学霸们就是“把握国家科研方向”的人。一个课题经费的申请,无论是几万还是几千万经费,如果有了这些大哥的一句话,那就成了铁板钉钉,如果这些大哥看不惯你损你一句,那就黄了。评定职称和称号,也和这些有关。比如选院士,就是由老院士投票选举新院士,可实际上老院士们对新兴的科研前沿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更多的是靠他们对你的熟悉程度或者靠某些说话“靠谱”的人发言。曾经有某位院士说他对那个教授研究的东西弄不懂,于是那位教授评了许多年还是没有上,最后他的学生都不好意思了,说老师都没上院士,我评上了不是太笑话人家了么?于是主动退出评选,让给了老师一个院士。真叫人啼笑皆非!

如此还算好,若学霸们对你有意见,那就彻底郁闷了,或许你一辈子都只能是副教授,无法转正。若学霸们对一个课题不感兴趣,那只能下马,因为你将连一分钱都申请不到。这就是学霸的威力!因此所有人都要托着学霸们,学霸们也怡然自得。如此看,科学和民主,实在难以兼容!


科研潜规则之三:第一作者,风光尽揽。

科学界发表论文有个怪现象,许多人一起完成的一个研究,需要署名时候总是要计较一番,那就是究竟谁排在前谁排在后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个工作谁做的贡献重要是很难评价的,因为缺失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或者根本不能成文。可大家喜欢较真,为何?这就科研界一般默认排在第一的作者是主要作者,他的贡献应当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第一单位的问题,也是类同。在某些科研单位,甚至明确规定,只有且仅有第一单位第一作者的文章才算是属于你的文章,其他的都不算数。于是,第一作者成了抢手货,一篇文章里总是要讲究谁排在前谁排在后。有时大家比较谦让,就干脆按照姓名字母来排序,即使这样,也有比较恶性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姓改成A开头,于是,每次都成了第一作者……

关于第一作者的问题,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矛盾,许多优秀的科学家甚至因此决裂,给科学的进步带来巨大的蒙难。远的不说,Lee和Yang的决裂起因就是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而用实验验证他们理论的Wu则是因为擅自把自己列为第一作者得罪了“学霸们”,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遗憾终身。所谓“吊死在第一作者的树上”,看来不只是个别的例子。第一作者这个事情,害人不浅。比如许多只是做样品或者技术的科研人员,他们的排名从来都不大可能是第一作者,尽管他们也拥有许多第N作者的文章,可他们只能被认为是“做了不大重要的工作”,从而受到冷遇。在研究所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做技术或者做样品的人,待遇都要比所谓做科学的人低一等,许多科学会议,他们都难以受到邀请。可实际上,科学若失去了材料和技术的支撑,就像人失去了双手和双腿,又何以能成为完整的科学?


科研潜规则之四:精挑细选,修饰数据。

科学是严谨的,是用事实说话的,要用数据来说服别人。可对一个实验科学家而言,完美的实验数据是如何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一句话说:“做实验的科学家是千万百计骗别人,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数据;做理论的科学家是想方设法骗自己,让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捣腾出的理论是正确的有意义的。”这话或许说的有一点过头了,不过事实也差不到那里去。实际上,实验科学家更多的是从一大堆实验数据里面挑选一些认为“较好”的数据来发表,许多糟糕的数据是不会被别人看到的。在你看到一条很“完美”的曲线时,千万别以为那就真的“完美”了,其实那不过是几百条曲线中挑出的一条而已!科学结果当然是从大量数据里面磷选出来的,可谁又能保证,选择的过程中,是否会遗漏掉更加真实的信息?像密立根那样能从一堆杂乱的数据里面挑出几个“好”数据并且得到“正确的结果”还要拿一个Nobel的家伙,如今实在是罕见了。

另外的一个是修饰数据,这个曲线不大好看,就光滑一下,去掉几个坏点,修饰的好看一些。这个图不大清楚,就photoshop搞几下变得更加漂亮些。或者一大片图只有一部分还可以,就单独剪切这一小块来说明问题。诸如此类的伎俩实在是数不胜数。一个实验工作者最为高超的本领不是做实验的技巧和对仪器的熟悉程度,而是“分析”数据的能力。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样做都是正大光明的,没有必要有一点羞愧,因为实验科学本身就是带有不确定性的。

不得不承认,这些总比伪造数据的人要好很多。像那个把金刚石扔进炉子说搞出了人造金刚石还因此得了Nobel的家伙,还有骗过无数科学家用一套数据就发表几篇Science的家伙,至于靠伪造数据混些小文章来保饭碗的家伙就更多了。伪造数据的家伙实在是令人唾弃,可若我们磷选数据并做修饰,是不是也有些令人不齿呢?


科研潜规则之五:知己知彼,速战速决。

科学讲究的就是时效,所谓credit是也。一个工作若你比别人先一天发表文章,那就是属于你的东西。所以牛顿和莱布尼茨才会争吵不休,为微积分到底是谁的发明而面红耳赤。属于你的东西越多,说明你原创性工作越多,你就越牛了。因此,争取最快发表结果就成了科研的必须。

可实际上能进入科研界的都不是傻子,个个都拥有发达的大脑和无比的智慧。而且如今实验条件都提高了很多,许多地方的设备条件都不相上下。那么,差别在于哪里,那就是idea。一个好的idea,肯定能孵出好的工作,这就是真理。这样,抢到idea就非常重要了。你一定要想法设法了解到别人在鼓捣啥,而后回来偷偷照着做或者换一个类似的方式方法取做,只要赶在他之前发表结果,成果就是你的。这样的事情,在我短短几年的科研生涯里,已经目睹数回,听说的就不知道多少实例了。最郁闷的是被偷idea的家伙,一年或者半年的辛苦成果就这么被别人抢了,到头来连发一篇文章的机会都没有,简直是痛不欲生!可这又能如何呢?擦干眼泪,明天继续罢!


科学潜规则之六:审时度势,顺应潮流。

做科研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要看对形势,赶上大潮。看到一个事物发展起来,从有苗头开始就要赶上,趁着别人还没来的及转过来,自己已经牢牢把credit抢到手了。这样,你就能多发文章,发好文章,也就随之牛气起来了。

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当年High-Tc的发现,那些年月里几乎所有做物理的人都做过High-Tc,而且无数人因此发家致富成了如今的“带头大哥”。据说当年APS开会,三天三夜没人休息,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议题,可谓空前绝后!如今high-Tc已经炒成了夹生饭,多少英雄豪杰栽倒在里头,再也没有人胆敢妄言解决High-Tc问题了。而当初一窝蜂而上的人群,各做各的,好汉不提当年勇。

还有很多事例,比如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克里克,他在拿nobel后就已经转行去搞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个课题了,大谈特谈“灵魂的科学探索”。又如这两年热闹起来的SHE,趁着连定义是啥都没人知道的情况下猛搞,于是一堆热闹的文章和牛人就此诞生。还有Superstring也是差不多,当年发出要解决量子力学更基础的问题的豪言壮语,如今遇到了一个最为痛苦的问题:“what is superstring?”而这些科研方向渐渐变为残羹冷炙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选择择木而栖、看潮头办事——换个“好做”的方向,要不,生活何以继续?


科学潜规则之七:夸夸其辞,灼灼其金。

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别人信服你的结果,要让广大群众接受你的理论。要做到这一点,把你的东西如何表达的更好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当你有了一个结果,首先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说漂亮?于是,在文章内容或者报告内容里面,许多夸张的词汇难免冒出来,为的是让别人相信你。这里也同时包括前文所谓的“修饰”在内。

在申请课题经费的时候,这点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你将要面对的是一群根本不懂你研究内容的领导们,既要把你想研究的东西说明白,还要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有必要去研究。曾经见识过说服小Bush政府的ppt,真的是深入浅出,诱惑力非常强,听完汇报给你的感觉是:“这东西是非做不可了!”对好大喜功的中国而言就更好办了,你只要吹嘘这个仪器设备是世界首创、世界第一台、世界前五名之类,或者说这个科研方向是最前沿、这个项目研究涉及国家安全保障、这个研究内容是为国家服务等等,这些明目一一摆出来,让领导们觉得,这些东东也代表着他们的业绩,他们当然就很乐意批准了。如果这些研究真的利国利民,那倒是好事,但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经费挪作他用,成了科研工作者捞钱的渠道,那就是科研的悲哀了。


科学潜规则之八:含糊摸棱,八面玲珑。

与第七条相互呼应,在夸夸其谈的同时,也要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无论是在发表文章、做学术报告还是申请课题经费都是如此。

科研是带风险的,没有人能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做出满意的结果来,也没有人敢说自己做的结果和解释肯定是对的。这就必然导致发表文章的时候不能说的太绝,一些含糊的词汇就派上用场了。某些文章甚至让你读完之后都觉得作者在支支吾吾说些啥,可追问真的是啥,又说不清楚是啥,只有读懂这个啥的人才明白那啥。就是如此!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当然要如此了,某些能模糊化定性化的指标尽量模糊一点,不能说的太绝。佛语有云:“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凡事大尽,缘分势必早尽。”


科学潜规则之九:济济一堂,惺惺相惜。

科学界最常见的就是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了,类似workshop之类的东东多如牛毛,尤其在暑期假期和圣诞假期的日子里,许多科学家利用假期的时间到处奔走,一是捞点外快,二是打探消息,三是结交朋友。这就是科学家们的“走穴”。

“走穴”有许多好处,上面所说的一二三只是部分,不去“走穴”定然要吃大亏。所以很多科学家都热衷于各种会议,利用会议机会出去游玩是假,而获取其他重要信息才是真。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结交科研界的朋友,认识更多人,结交更多的牛人,好朋友之间再增进些友谊。求同存异、走向共荣。


科学潜规则之十:携手互助,走向共荣。

科学家相互结识之后,许多人就相信朋友了。朋友推荐来的学生,认为肯定是优秀的;朋友做出的工作,认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主持的会议,是需要去捧场的。不知不觉之间,科研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

“圈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尤其是一堆牛人或者学霸统领的圈子。外人想要打入这个圈子,往往要费很大的劲,很多时候都是徒劳。比如你要发表一篇文章,如果编辑认出你不属于他们的圈子,而且意见相左。那么就把你往枪口上送,保准毙命,让你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法。某些杂志例如Science、Nature、PRL等等其实都是有不少圈子在里面的,许多工作虽然做的很优秀,只是因为不符合他们的口味而被枪毙,这很常见。当然,不能评价说这样就一定是学术打压。因为这些好杂志受到的狂轰滥炸实在太多了,没有一些人来挡驾,又何能保住这些杂志的质量?

有意思的是,一些普通科学家开始意识到“组圈”的重要性,开始利用会议的机会组成自己的“圈子”。圈内人可共享许多便利也相互之间提携,圈外人就受到冷遇和排斥,保障整个圈子向前顺利发展。

“圈子”的存在,使得一些科研意见和观点不能及时发表,而一些“学霸”们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来把握科研的发展方向,淹没了许多也许能有突破的方向。严重的,能导致科研畸形发展,等若干年回头一看,原来那个曾经被排斥在圈子外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不得不说是科学的悲哀!



行文至此,仅列举十点,略揭冰山一角,还望诸位补充指正。沦落为科研人,就难免为这些潜规则所束缚,而至成为科学的囚徒。只是但愿,未来的年月里,大家能早日从这囚徒的囹圄之中破笼而出。

Friday, July 06, 2007

Encyclopedia

http://lib.org.by/_djvu/E_Engineering/EGe_Encyclopaediae/

Chemical Search Engine

http://www.chemindustry.com/

人体多余器官大曝光 90多种“零件”无足轻重?

人体多余器官大曝光 90多种“零件”无足轻重? 北京科技报

  人体经过漫长的进化历史,已经成为了一部结构精密的机器,各个零部件都尽职尽责,而且相互之间分工合作,维系着人体的内部平衡,和对抗外界干扰的强大能力。然而,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人体机器”上有些“零部件”是多余的———这些“零部件”曾经扮演了重要的生理角色,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它们的功能已经无足轻重,正在逐步退化。已经证实,人身上这种退化尚不完全的多余器官,数量竟达90个之多!

  阑尾:外科医生的“招财细管”

  提起人体多余器官,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阑尾。阑尾是一根5-7厘米长的细管,位于腹部右下方,一端和盲肠相通,另一端闭锁,有人形象地描述阑尾就像条突出在肠子外面的蚯蚓。

  在那些吃草吃树叶的动物身上,阑尾直接参与消化,但对于越吃越精细的人类而言,阑尾对食物消化没有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食物残渣和粪石等容易掉入阑尾腔内,堵塞管腔,引发炎症。阑尾炎给人类带来的痛苦,让医生和患者都对阑尾这个赘余产生了“除之而后快”念头,难怪某古生物学家曾玩笑:“阑尾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给外科医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意!”

  乳头:男人是从女人变来的吗?

  乳腺是两性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让女性妩媚不已,并且赋予女性哺育后代的神圣使命,而它在男性身上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会让好奇的孩子产生疑问:男人是从女人变来的吗?

  男性的乳头发育不完全,对于性刺激的敏感度也并不显著。而且,乳腺有潜在的感染危险,医学记录上男性乳腺癌也屡见不鲜,这对于不太需要乳腺的男性来说,无疑是增添了麻烦。

  那么为什么男性还保留着乳腺呢?其实,乳腺出现在胎儿发育早期,那个时候,胎儿尚没有性别特征,乳头无一例外地出现到了两个性别的胎儿身上。到了胎儿发育晚期,睾丸激素等性激素才会让男性和女性的性征逐渐明显,而这个时候,已经存在的乳腺当然不会自动从男性身上消失了。

  智齿:一口好牙造成的“尴尬替补”

  由于人类一般在16-24岁间长出口腔最里面的几颗磨牙,这几颗牙齿,也因为伴随人类身心成熟的到来,而荣幸获得了“智齿”的美名。但是,长出智齿的人们往往没有心思去欢迎它带来的智慧和成熟,而更多地承受疼痛,并且为了拔掉智齿而付出巨大的时间、钱财、甚至身心代价。越来越多的人为“智齿”的名字增添新的内涵:它教会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无法避免的。

  其实,智齿并不是生来就没有意义的。数千年前,一个18岁的人很可能已经掉了好几颗牙齿,甚至满口牙齿已经所剩无几,这个时候冒出来几颗智齿无异于“及时雨”,使得人类可以继续磨碎坚硬的食物,咀嚼大量的草根树叶,以获取足够的热量来维持生命。

  不过今天的人们,每天坚持刷牙,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这使牙齿的寿命大大延长,很多都保持了“终身不坏”的纪录。于是,智齿还一如既往地想要挤进人们的口腔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不光如此,现代人的下颚比古代祖先的小了许多,牙齿在口腔内的空间已经不多,智齿的出现更会挤压别的牙齿,造成疼痛。而且,在智齿生长之初,食物残渣嵌入牙齿和牙龈的缝隙中间,感染频发,使人痛苦不堪。这种痛苦催化了大多数人迅速作出拔除智齿的决定。

  毛发:已被取代的“保温设备”

  毛发是人类最原始的保暖设备,也靠浓密的毛发来调节体温,保护皮肤。在现代人身上,头发还在保护着中枢神经系统所在的大脑,眉毛在避免杂物进入眼睛上还有功劳,胡须、腋毛、阴毛都是重要的第二性征,在社交、美观、触觉上都行使着一定功能。而身体的别的部位,因为保暖设施的健全而不再需要浓密的毛发。

  不过,关于人体毛发退化的争论很多。有的观点认为,皮肤在脱去厚毛之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感受器,可以更好地从外界接受到冷、热、痒、痛、触、压等大量信息,这是促进大脑充分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脱毛”是人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人的又一个生物学条件。

  外附耳肌:终被废弃的驱蚊工具

  由3块一组的肌肉构成的外附耳肌,使我们的祖先具有保持头不动而只动耳朵的能力,是人们早期用来探听声源的“雷达”,就像警觉的兔子和狗一样晃耳视听,还能驱赶蚊子和苍蝇。

  至今我们仍保留了这组肌肉,这就是有些人能学会摆耳朵的原因,但其“视听”功能丧失了。不过,位于每只耳朵上方的皮肤小褶皱点能在某些现代人身上找到。人类祖先耳朵上方具有较大的聚音结构,有助于汇聚远处声音,现在的小褶皱点是其残留物。

  ◆另类观点◆

  无用器官真没用吗?

  如前所述,这些器官已经明显地失去了功能,但还是顽固地长在人体上,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些器官的作用可能人类还没有认识到。可能人身上没有一个没用的器官。比如,研究表明阑尾本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它能分泌免疫物质,可以杀死会引起腹腔疾病的细菌,更能增强人体对癌症的抵抗力。

  头发具有的弹力与韧性,就像脑壳的一层护垫,还具有美化形象的大作用,能散热,天冷时还能挡风保暖。在19世纪,人身上的退化器官被认为有180个左右。其中有眼睛的半月褶、甲状腺、腺状增殖体、松果体、扁桃体、膝盖弯月板、阑尾、尾骨和其他许多不知其功能的器官。然而在今天仍被认可的只有90多种,一些曾经被认为无用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被发现了其他用途。因此,如果退化器官没有出现异常,我们都应该以一种自然的态度处之。

  这些也是“废物点心”

  鸡皮疙瘩:曾经,人类受到惊吓会竖起毛发,让自己看起来体格更大,恐吓捕食者,竖起毛发也可以形成隔热层保温,今天在惊吓时的鸡皮疙瘩就是退化反射的痕迹了。

  小脚趾:只有少数猿猴使用它们的全部脚趾来紧紧抓住树枝。而当人类直立行走时,主要是靠大脚趾来维持身体平衡,第5脚趾成为多余物。

  同类项:第13对肋骨、尾骨。

  男性子宫:子宫是女性具有的生殖器官。男性子宫是发育不全的女性生殖器官的残留物,其位置紧靠男性的前列腺。女性在对应于男性长出输精管的部位长出的是卵巢冠。它是一束毫无用处盲孔细管,位置靠近卵巢。

  同类项:扁桃体、第三眼睑、位于眼睛内角的半月褶。

  掌肌:掌肌是一条从肘延伸至腕的窄长肌肉。11%的现代人群已失去了掌肌。它对于我们的祖先进行攀登和挂树动作十分重要。但自从人们不再吊在树枝上以来就没啥作用了。可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掌肌却功能强大,因为他们常用掌肌做肌肉重建手术。

  同类项:锁骨肌、竖肌、蹠肌、锥状肌。

  分子结构也有退化痕迹:一个编码维生素C催化酶的基因在很多动物中都还有正常功能,但是在人身上已经不再编码蛋白了,退化原因可能是早期突变后丧失功能。

Thursday, July 05, 2007

如何阅读文献

http://usa.chem8.org/thread-623-1-1.html

如何阅读文献(吐血推荐)
以下是作者在论坛上收集的一些有关如何阅读文献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一

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
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
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
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
: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
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
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
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
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
细阅读新作.
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scinote.com/support/cgi-bin/download_chs.cgi

技术支持地址:
http://www.scinote.com/supportcn/cgi-bin/forum_show.cgi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
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
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
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
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
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
许多内容也读不懂。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后来随着阅读量
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
质变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
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
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之三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曰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
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
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
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
JI)之类的

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

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
的领域

之四
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的: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研究生时代开始
,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
惯,几十年如一曰,雷打不动。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
,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曰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掌握文献、对
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
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
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古人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追踪当前发展
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
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
人得到成功的。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
严重。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
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
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
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
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
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
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
取得突破。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
,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
破性成果。

之五:
MIT人工智能(AI)实验室的教授和学生总结的如何读论文,还不错!
阅读论文是需要练习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阅读所有的论文。
阅读论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看论文中是否有感兴趣的东西。AI论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内容的介绍,
但是也有可能没有或者总结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读,这看一点那看一点,了解作者究
竟做了些什么。内容目录(the table of contents)、结论部分(conclusion)和简
介(introduction)是三个重点。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顺序快速浏览了。一旦
搞清楚了论文的大概和创新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阶段了。

在第二阶段,要找出论文真正具有内容的部分。很多15页的论文可以重写为一页左右的
篇幅;因此需要你寻找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这经常隐藏于某个地方。论文作者从
其工作中所发现的感兴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反之亦然。
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返回去通篇精读。 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
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
。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
,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
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
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

之六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
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
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
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
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
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
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
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
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
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在这里介绍一款文献管理软件,具有笔记功能,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对于正在阅读文献的
思考,并且可以与当前文献联系起来:

:call:转自http://bbs.ok6ok.com/read.php?tid=14012 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 化学化工讨论区 (laome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