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经常面临“鸡头”与“凤尾”的两难决策。
先说凤尾。
大家知道,对于进高校而言,选择比较牛的学校,什么待遇都没有,人事部门有点爱来不来的味道,因为来求职的人太多了,而博士毕业生在牛校无疑是最小的虾米(至于硕士生想都别想)。
1. 职称。谁说博士毕业生跟副教授一样待遇,3个月试用期 [有网友称什么长江大学试用一年明显违法] 完了定讲师,副教授等你有项目、有文章、有教学、有成果再说。我有几个同事来两年了,没项目,连报副高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评上评不上了。
当然,海龟也有例外的,不过也得看具体条件。我有个朋友在国外做了一年博士后,今年想进我们某牛学院未果,转投其他学院了。职称当然是讲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话副教授应该没问题。
2. 住房。我碰巧早出来还碰上有集资房。虽然有网友论证过集资房其实非常不合算,没产权还不比外面商品房便宜多少。但自己住也不管难么多了,又不投资。可是晚来半年的同事房子都没有了。800块每月自己租去,只管两年。
说到租房,我刚来的时候“享受”了4个月,买房后就取消了,尽管那时房子还是清水,只得自掏腰包多租几个月等装修好。刚来时意气风发,尽管口袋里没什么银子(刚毕业么,其实现在亦然),还是毫不犹豫地住进了学校宾馆(3星级)。因为人生地不熟,还得慢慢找房子呀。想当然地以为暂时没找到房子住宾馆总得给我报销吧。结果,刚住进去下午课题组打电话过来“住宾馆是不能报销的哈”,我那个心寒呀。还好,人事部门把机票报了,课题组把托运费给报了。
3. 安家费、科研启动费有不多的一点,聊胜于无。不同学校可能差不太多。
4. 爱人工作。本科免谈,硕士的话,人事部门会展开3寸不烂之舌,说你在原单位工作挺好的,最好别过来。事实上确实学校很难安排。博士可以考虑来,教学为主。
4. 机会。牛学校之所以牛是因为有牛人。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能拿项目。所以,如果能进牛人的课题组,或者你的能力能让牛人看上的话,机会就来了。这是很多一般学校甚至许多重点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项目申请,除了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小项目比较公平外(概率小于20%,不同领域略有差别),其他973、863、军口等等什么的不是一般新鲜人能拿到的。所以,在大牛手下发挥才能是不错的。前提是有才能、有牛人罩着。
当然,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很多人即使在一所牛的学校也很难有机会,那就惨了,很可能不如在一般学校教个书。没有牛人罩也没关系,自己去跑,纵向不行跑横向,帮企业解决些小问题拿点小课题,自己一个人过得也挺滋润。
再说鸡头。
博士或副教授到三流学校那是如获至宝。可能校长都会亲自出马来请。职称、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爱人工作一样都不会少。当然据说也有空口许诺的。
我们一同事到校好几年,爱人问题一直没解决,开始说等博士毕业了解决,未果。又说等评上副高,结果副教授评上了仍不解决。最气愤的是人事部门最后居然说那时前任的许诺,现在不认了。我同时愤然离职,去了一所中专升大专的学校。作学术带头人,给20多万建实验室,工资也比现在高。老婆安排搞教务,工资都比我们博士讲师高哟。当时感觉爽得不得了。天天晚上带老婆孩子散步[以前和我一样天天晚上正常上班]。后来学校还帮他弄了个省级骨干教师。
不过渐渐压力也来了,那就是没有项目。学校底子薄,一没设备、二没好的团队、三没关系、四没资源。。。。。。拿项目太难。这对有事业心,想做出点东西来的人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性。
当然,这并非说不好,关键看自己的定位。比如你就满足于教教书,上课来,下课走,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什么的,收入也不差(至少不一定比在好学校累死累活地干差多少),那就挺滋润过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并不很差,比如一些普通重点大学,但往往这些学校的实验条件、科研项目也很不好 [事实上说学校还有点太大,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课题组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我感觉但是比较尴尬。它的优点没有上述两种学校突出,科研所没有又有点,说有吧,又好像没有。并且往往伴随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比如我所了解的重大、西南大学等等很多学校都要求每年上满几百学时的课才能获得全额的岗位津贴,超出部分课时才有课时费。真不知应该定位为科研为主还是教学为主,创造了新词:“教学科研并重”,其实哪儿都重,哪儿都不重。
这种情况也许对那些相干科研而又信心不是很足的,可以一试。退一步讲,科研项目拿不到很多,还有教学保底呢,课总是很多的。在科研为主的地方教学很少(我一年只有一门,想多上课都上不了)。
小结
鸡头or凤尾,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弄清楚两件事:一、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二、是否有信心干好。对自己的定位最重要。鸡头凤尾各取所需吧。
我们很多人搞科研往往并不完全是为了高收入,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所以收入差不多甚至差点儿,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只不过看见那些整天没事干的人也拿差不多工资也会不平衡,甚至骂娘,但你要让他去干人家的事,往往不一定愿意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22142
Everything, Nothing ...
Contributor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Job.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Job.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uly 10, 2007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当教授,还是不当,这是个问题。
当教授,还是不当,这是个问题。
绿菜花
在攻读博士期间,相信许多学生都问过自己将来选择什么职业,去公司,还是当教授?最近网上对此有不少议论。实在憋不住,今天抽空进来聊两句。是不是选择教授这一行业,应该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平衡。我只能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聊一聊。 首先我要明确,这里只谈美国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如果是其他种类的大学,考虑这一问题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决定你是否选择教授这一行,主要有如下因素:兴趣,金钱,机会,家庭,和素质。下面就我的经验一一道来。
第一个因素是兴趣,你对科研有多大兴趣?如果你对科研没有太大兴趣,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教授不是你的最好选择。各大学名义上教学和科研并重,但是在Research University,如果没有科研,就算你把书教得跟花儿似的,也无法拿到Tenure,死路一条。书教得好并不会帮助你拿Tenure。但如果你教不好书,别人却可以此做为理由来杀你。当然,一旦你拿到Tenure,做不做科研都不会被炒鱿鱼(调戏女生或秘书的除外)。只是没有科研的话,晋升和涨工资会受到影响。
下面说说金钱。目前网上-谈到找工作,或回不回国,往往只谈钱多钱少。好像除了钱就没有其他可以考虑的因素了。这一点我很反对。就像我反对政府只谈GDP一样。与此同时,我也承认钱很重要,因为人人爱钱。问题的关键是你到底有多爱钱?如果你的理想是挣很多的钱,我是说非常多,比如大公司高级主管的工资股票加bonus,那你当然不要选择当教授。如果你对钱的野心没有那么大,那我们倒可以坐下来谈谈。大学教授的工资与专业很有关系。医学院,商学院工资是蛮不错的。如果你的专业是这两样,那么恭喜你“钱”景一片看好。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工学院教授也还可以。混好了比一般公司中低级主管不会差太多,甚至还可能高点儿(公司发的股票option不算在内)。这里边有一个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因为工学院的主要人才竞争对手就是工业界。所以二者待遇上注定不会相差太远。不过这里要声明,学校不同,工资会有很大出入。都是教授,不同的大学,有的是富农,个别学校甚至出地主,有的勉强混个中农。说到理学院,教授的平均工资比工学院要少,文学院就更低一点。理学院教授,如果只算九个月工资并且暑假没有科研项目,与待遇较高的公司相比,收入上会有一定差距。文学院的差距会更大一些。但多数学校也会出高价卖几个文理学院的招牌教授。但愿你将来,甚至马上,会是他们的一块招牌。但是如果你所在的院系是清水衙门工资不高,对于当不当教授这一问题,要用一点相对的眼光。也就是说,你对钱的渴望比起对科研教学的兴趣,哪一个大,大多少?如果觉得对科研和教学的兴趣更大,那你仍可以选择当教授。不过一旦选择了理学院或文学院的教授为职业,你应该有普通中产的思想准备。对金钱要有一种平常心。不要过多地在意别人挣多挣少。上面说了这么多的“钱”字,我要再强调一下,钱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要素。比如相对于公司里做事,教授对工作和时间的控制都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并且没有被公司老板完全掌握命运的感觉(拿到tenure 之后)。如果你科研经费拿得多,Dean 也会让你几分。而且为人打工的感觉, 教授这一行也会少一点,论文属自己的名字,科研经费自己说了算(不违法的条件下),而且工作稳定轻易不会被炒鱿鱼。当然,也不要期望绝对的自由。有了科研经费,你的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NSF等机构里管钱的人。而没有科研项目,你便会有一定的研究自由,但你有可能看不到Dean的好脸色。由利必有弊。你就好好斟酌吧。
“钱”说得太多了。下面聊聊另一个因素 -- 机会。教授不是想当就当的。要有机会。有人说,我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为什么我不能当教授?我承认论文非常重要。但如果专业方向不对头,你的机会就不大。各大学的系里招人,就像一个篮球队。前锋,中锋,后卫要有个搭配。也许你是个好中锋,但队里已经有姚明而只缺后卫。那你就没辙。每个系招人之前,一般都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不对口,机会是零,不管你发了多少论文。所以要论机会,首先看你的研究方向。热门的方向,会有很多的opening.你的机会就大得多。如果你的方向不热门,也不要太过责备自己。其实不是你的错。热门很像流行时尚,一年一个样。现在热门,等你毕业时要么已经凉了,要么满大街都是你的同行。在此憎多粥少之际,你的机会便会大减。如果你实再放不下你热爱的事业,postdoc 就是你的避难所,Hang on 就是你的口诀。九一年我出道时,找到Postdoc 就算不错了,做Volunteer 的都大有人在。坚持下去,以待时机。这是考验你耐力的时候。当你觉得这种考验已经是不可承受之牺牲,就该考虑放弃了。在此我绝不指责你的放弃,执著自然需要勇气,而有时放弃也是一种勇气。如果毕业时你的专业刚好大热门,经费多,opening 多,那也不要高兴得太早。现如今Ph.D. 越招越多。超市卖鱼的我都见过有Ph.D. 竞争永远激烈。你要想一想你有多少本钱。本钱越多,机会越大。高水平或高数量的论文是重要本钱, 甚至是最重要的本钱。这一点不用我多说。另一个本钱就是你的出身。名校,名系,名导师,三样如果一样都不沾,这事儿就有点儿难办。不能说大学势利眼。你刚出道,除了少数一鸣惊人的,没有谁知道你是天才还是稀松平常。主要看推荐。如果你的推荐都是江湖上成名立腕儿的人物,信誉和可信性相对较高。而且大腕儿的关系网络也广,影响大,且有不少的人会莫名其妙的崇拜。有这样的推荐,就是蒙都兴许让你蒙上个教授。当然,能做好学问,尽量不要去蒙。我是做老师的,还是要劝人向上。
再下面一个因素就是家庭。如果你还是单身,可以略过此节直接晋级下一段。但如果你有家小,特别是你的另一半也是专业人士,这就是所谓的“two body problem”. 要是你的另一半和你一样想当教授,难度就更大了。大学不是超市,并非到处都有。偌大的一个州,也就很少几所Research University. 除非你是特别的大牛,不可能指哪儿打哪儿。学校地点没有多少选择。基本上要具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决心。事先一定要和你的spouse沟通好。做好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走的思想准备(憋着养小蜜的不算)。必要时,二人之一只好有所放弃。家庭因素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孩子。目前有些专业,不练上七八年的postdoc是不可能找到教授职位的。而这些专业的postdoc工资又特别低。低收入便无法入住好学区,或让孩子读私立。出门旅行也会减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幸福和教育。这一点你要想清楚。我个人觉得,就算你愿意牺牲自己而为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或对科研的热爱,但你有没有权力让你的家人也和你一起牺牲呢?当教授和做科研,只是一种职业,毕竟不是宗教。
最后聊一聊素质。教授有科研教书的素质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 对于教授这一行,是需要很多不同的素质的。当教授犹如开公司,也要有市场研究,产品立项开发,然后是产品销售。如果再招上三五个研究生postdoc,就又多了人员管理这一环。要想做个好教授并有所创新,这些个环节,几乎缺一不可。教授的市场研究是要看哪些科研题目有前途. 求名的,要找影响大的题目。求利的,要找科研经费多的题目。比较超然的可以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题目。如果你是上帝的宠儿,那就是名利兴趣样样占全。在选题这方面,教授的性格里要有一点公司CEO的感觉和远见。一旦题目选定,就要立项开发,也就是技术上的科研。这时教授就是百分之百的学者。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授已经不再亲身做科研了,而是用项目的钱来雇学生和postdoc作科研。这时的教授就更象包工头了(没有贬义)。对这种教授而言,人员的管理就很重要。要会看人,决定用什么人做什么题目最合适。科研之后,下面一步就是产品推销。这里说的产品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你要到会议上去推销,争取更多的人在他们的科研里运用你的结果。你要到funding agency 那里去推销,争取他们给你经费和科研项目。这时你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所以当好一个教授,你不光要有科研教书的能力,你同样要有眼光, 要会同他人合作并管理自己的团队,要有表达能力,推销自己时脸皮最好不要太薄。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爱因斯坦般的大牛,你就争取做个完人吧。
聊到这儿吧,太晚了,洗洗睡了。
也说几句当教授,还是不当
外乡人
一般来说,学校是赚得少一些。但学校主要的优点是自由,学术观点自由,时间自由。 除了上课的限制,你想你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你想去那里旅游就去那里旅游。当然这些自由是由钱换来的,比如会比同行工业界人士少那么万八块。不过工业界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稳定, 像IT,高峰时工业界可能比学术界不止高万八块,有时两三倍也不奇怪,但泡沫一破你就变成零了。所以平均起来也差不多。
行业差别还是很大的,商学院赚得多,但华尔街更多。为了补平差距,很多学校给商学院,计算机,工程有另外的补贴,市场补贴(market supplement)。但你真是牛人,你也可办公司,咨询,那也是一笔不可忽略的收入。当然文学院拿得就少了,不过你在公司也拿不了几个钱。
所以要比较,必须横向纵向都比,你的专业好,在学术工业界都赚钱多。你要是牛人,在学术界你是大家都抢得教授,在工业界你是猎头公司的对象,拿钱能少吗?
说起机会,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是你真有机会选择吗?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之常情,有时做点啊Q还是好的。在哪里就应该觉得哪里好。真的要比较哪里好,先拿到聘书再说。学术和工业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想跳槽不是那么容易的。别光看别人怎么样,关键是换了你如何。Gates没毕业还能当富翁呢,总不能说不上学的都能成大款吧?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在哪里都有问题。当教授也有人际关系,也要有管理技能。添上面的,哄下面的,拉拢中间的,一样需要。不是光有想法就行的,只是比工业界好点。同样,在工业界也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
还有一个技术就是交流问题,在那里也少不了。如果你教的课,做的报告别人听不懂,那你在那里也混不好。注意是交流技术不是语言水平,君不见加国刚上任的反对党头目的口音有多重。那可是未来总理的苗子啊!咱老中比他英文好的有的是,谁能当总理啊?
总结起来,记住以下的名句不会有错: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光看着贼吃肉,没见着贼挨打。
绿菜花
在攻读博士期间,相信许多学生都问过自己将来选择什么职业,去公司,还是当教授?最近网上对此有不少议论。实在憋不住,今天抽空进来聊两句。是不是选择教授这一行业,应该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平衡。我只能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聊一聊。 首先我要明确,这里只谈美国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如果是其他种类的大学,考虑这一问题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决定你是否选择教授这一行,主要有如下因素:兴趣,金钱,机会,家庭,和素质。下面就我的经验一一道来。
第一个因素是兴趣,你对科研有多大兴趣?如果你对科研没有太大兴趣,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教授不是你的最好选择。各大学名义上教学和科研并重,但是在Research University,如果没有科研,就算你把书教得跟花儿似的,也无法拿到Tenure,死路一条。书教得好并不会帮助你拿Tenure。但如果你教不好书,别人却可以此做为理由来杀你。当然,一旦你拿到Tenure,做不做科研都不会被炒鱿鱼(调戏女生或秘书的除外)。只是没有科研的话,晋升和涨工资会受到影响。
下面说说金钱。目前网上-谈到找工作,或回不回国,往往只谈钱多钱少。好像除了钱就没有其他可以考虑的因素了。这一点我很反对。就像我反对政府只谈GDP一样。与此同时,我也承认钱很重要,因为人人爱钱。问题的关键是你到底有多爱钱?如果你的理想是挣很多的钱,我是说非常多,比如大公司高级主管的工资股票加bonus,那你当然不要选择当教授。如果你对钱的野心没有那么大,那我们倒可以坐下来谈谈。大学教授的工资与专业很有关系。医学院,商学院工资是蛮不错的。如果你的专业是这两样,那么恭喜你“钱”景一片看好。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工学院教授也还可以。混好了比一般公司中低级主管不会差太多,甚至还可能高点儿(公司发的股票option不算在内)。这里边有一个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因为工学院的主要人才竞争对手就是工业界。所以二者待遇上注定不会相差太远。不过这里要声明,学校不同,工资会有很大出入。都是教授,不同的大学,有的是富农,个别学校甚至出地主,有的勉强混个中农。说到理学院,教授的平均工资比工学院要少,文学院就更低一点。理学院教授,如果只算九个月工资并且暑假没有科研项目,与待遇较高的公司相比,收入上会有一定差距。文学院的差距会更大一些。但多数学校也会出高价卖几个文理学院的招牌教授。但愿你将来,甚至马上,会是他们的一块招牌。但是如果你所在的院系是清水衙门工资不高,对于当不当教授这一问题,要用一点相对的眼光。也就是说,你对钱的渴望比起对科研教学的兴趣,哪一个大,大多少?如果觉得对科研和教学的兴趣更大,那你仍可以选择当教授。不过一旦选择了理学院或文学院的教授为职业,你应该有普通中产的思想准备。对金钱要有一种平常心。不要过多地在意别人挣多挣少。上面说了这么多的“钱”字,我要再强调一下,钱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要素。比如相对于公司里做事,教授对工作和时间的控制都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并且没有被公司老板完全掌握命运的感觉(拿到tenure 之后)。如果你科研经费拿得多,Dean 也会让你几分。而且为人打工的感觉, 教授这一行也会少一点,论文属自己的名字,科研经费自己说了算(不违法的条件下),而且工作稳定轻易不会被炒鱿鱼。当然,也不要期望绝对的自由。有了科研经费,你的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NSF等机构里管钱的人。而没有科研项目,你便会有一定的研究自由,但你有可能看不到Dean的好脸色。由利必有弊。你就好好斟酌吧。
“钱”说得太多了。下面聊聊另一个因素 -- 机会。教授不是想当就当的。要有机会。有人说,我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为什么我不能当教授?我承认论文非常重要。但如果专业方向不对头,你的机会就不大。各大学的系里招人,就像一个篮球队。前锋,中锋,后卫要有个搭配。也许你是个好中锋,但队里已经有姚明而只缺后卫。那你就没辙。每个系招人之前,一般都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不对口,机会是零,不管你发了多少论文。所以要论机会,首先看你的研究方向。热门的方向,会有很多的opening.你的机会就大得多。如果你的方向不热门,也不要太过责备自己。其实不是你的错。热门很像流行时尚,一年一个样。现在热门,等你毕业时要么已经凉了,要么满大街都是你的同行。在此憎多粥少之际,你的机会便会大减。如果你实再放不下你热爱的事业,postdoc 就是你的避难所,Hang on 就是你的口诀。九一年我出道时,找到Postdoc 就算不错了,做Volunteer 的都大有人在。坚持下去,以待时机。这是考验你耐力的时候。当你觉得这种考验已经是不可承受之牺牲,就该考虑放弃了。在此我绝不指责你的放弃,执著自然需要勇气,而有时放弃也是一种勇气。如果毕业时你的专业刚好大热门,经费多,opening 多,那也不要高兴得太早。现如今Ph.D. 越招越多。超市卖鱼的我都见过有Ph.D. 竞争永远激烈。你要想一想你有多少本钱。本钱越多,机会越大。高水平或高数量的论文是重要本钱, 甚至是最重要的本钱。这一点不用我多说。另一个本钱就是你的出身。名校,名系,名导师,三样如果一样都不沾,这事儿就有点儿难办。不能说大学势利眼。你刚出道,除了少数一鸣惊人的,没有谁知道你是天才还是稀松平常。主要看推荐。如果你的推荐都是江湖上成名立腕儿的人物,信誉和可信性相对较高。而且大腕儿的关系网络也广,影响大,且有不少的人会莫名其妙的崇拜。有这样的推荐,就是蒙都兴许让你蒙上个教授。当然,能做好学问,尽量不要去蒙。我是做老师的,还是要劝人向上。
再下面一个因素就是家庭。如果你还是单身,可以略过此节直接晋级下一段。但如果你有家小,特别是你的另一半也是专业人士,这就是所谓的“two body problem”. 要是你的另一半和你一样想当教授,难度就更大了。大学不是超市,并非到处都有。偌大的一个州,也就很少几所Research University. 除非你是特别的大牛,不可能指哪儿打哪儿。学校地点没有多少选择。基本上要具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决心。事先一定要和你的spouse沟通好。做好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走的思想准备(憋着养小蜜的不算)。必要时,二人之一只好有所放弃。家庭因素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孩子。目前有些专业,不练上七八年的postdoc是不可能找到教授职位的。而这些专业的postdoc工资又特别低。低收入便无法入住好学区,或让孩子读私立。出门旅行也会减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幸福和教育。这一点你要想清楚。我个人觉得,就算你愿意牺牲自己而为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或对科研的热爱,但你有没有权力让你的家人也和你一起牺牲呢?当教授和做科研,只是一种职业,毕竟不是宗教。
最后聊一聊素质。教授有科研教书的素质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 对于教授这一行,是需要很多不同的素质的。当教授犹如开公司,也要有市场研究,产品立项开发,然后是产品销售。如果再招上三五个研究生postdoc,就又多了人员管理这一环。要想做个好教授并有所创新,这些个环节,几乎缺一不可。教授的市场研究是要看哪些科研题目有前途. 求名的,要找影响大的题目。求利的,要找科研经费多的题目。比较超然的可以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题目。如果你是上帝的宠儿,那就是名利兴趣样样占全。在选题这方面,教授的性格里要有一点公司CEO的感觉和远见。一旦题目选定,就要立项开发,也就是技术上的科研。这时教授就是百分之百的学者。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授已经不再亲身做科研了,而是用项目的钱来雇学生和postdoc作科研。这时的教授就更象包工头了(没有贬义)。对这种教授而言,人员的管理就很重要。要会看人,决定用什么人做什么题目最合适。科研之后,下面一步就是产品推销。这里说的产品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你要到会议上去推销,争取更多的人在他们的科研里运用你的结果。你要到funding agency 那里去推销,争取他们给你经费和科研项目。这时你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所以当好一个教授,你不光要有科研教书的能力,你同样要有眼光, 要会同他人合作并管理自己的团队,要有表达能力,推销自己时脸皮最好不要太薄。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爱因斯坦般的大牛,你就争取做个完人吧。
聊到这儿吧,太晚了,洗洗睡了。
也说几句当教授,还是不当
外乡人
一般来说,学校是赚得少一些。但学校主要的优点是自由,学术观点自由,时间自由。 除了上课的限制,你想你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你想去那里旅游就去那里旅游。当然这些自由是由钱换来的,比如会比同行工业界人士少那么万八块。不过工业界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稳定, 像IT,高峰时工业界可能比学术界不止高万八块,有时两三倍也不奇怪,但泡沫一破你就变成零了。所以平均起来也差不多。
行业差别还是很大的,商学院赚得多,但华尔街更多。为了补平差距,很多学校给商学院,计算机,工程有另外的补贴,市场补贴(market supplement)。但你真是牛人,你也可办公司,咨询,那也是一笔不可忽略的收入。当然文学院拿得就少了,不过你在公司也拿不了几个钱。
所以要比较,必须横向纵向都比,你的专业好,在学术工业界都赚钱多。你要是牛人,在学术界你是大家都抢得教授,在工业界你是猎头公司的对象,拿钱能少吗?
说起机会,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是你真有机会选择吗?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之常情,有时做点啊Q还是好的。在哪里就应该觉得哪里好。真的要比较哪里好,先拿到聘书再说。学术和工业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想跳槽不是那么容易的。别光看别人怎么样,关键是换了你如何。Gates没毕业还能当富翁呢,总不能说不上学的都能成大款吧?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在哪里都有问题。当教授也有人际关系,也要有管理技能。添上面的,哄下面的,拉拢中间的,一样需要。不是光有想法就行的,只是比工业界好点。同样,在工业界也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
还有一个技术就是交流问题,在那里也少不了。如果你教的课,做的报告别人听不懂,那你在那里也混不好。注意是交流技术不是语言水平,君不见加国刚上任的反对党头目的口音有多重。那可是未来总理的苗子啊!咱老中比他英文好的有的是,谁能当总理啊?
总结起来,记住以下的名句不会有错: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光看着贼吃肉,没见着贼挨打。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http://jobs.llnl.gov/prod_index.html
Oper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s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Very good website
Oper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s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Very good website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Selected Sources on Job Hunting
http://library.ust.hk/guides/jobs/search.htm#cover
http://library.ust.hk/guides/jobs/jobs.html
http://career.ust.hk/www2/cctr/main.htm
http://library.ust.hk/guides/jobs/jobs.html
http://career.ust.hk/www2/cctr/main.htm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Blog Archive
-
▼
2008
(50)
-
▼
July
(19)
- Windows Server 2008 Partner Activation Guide
- windows server 2008 激活 安装 设置 (精简语言包/必备程序下载)
- how to activate 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
- forum: windows activation
- 激活了的server 2008 该如何备份
- 架设基于Linux的服务器集群
- RedHat MPI SSH科学集群安装指南
-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 非常全面的NFS文档
- MPICH常用网站
- Redhat Linux修改机器名和Ip方法
- MS4.0在安腾IA64位服务器上的安装总结
- Materials-Studio 论坛问答全集
- 应该养成的十个习惯
- 如何阅读文献
- Materials Studio在cluster上的安装指南
- 组建linux集群(P4+SU)及编译并行VASP(libgoto+Lam-mpi)
- 寓言启示录_做人要懂得知足
- 老师的搞笑情书
-
▼
July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