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第一章 书 信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产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第一节 书信简述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以及近年出现的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都具有这种含义。
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二、书信的构成
书信由笺文积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
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俱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封好付寄的。
三、书信的写法
书信虽然是一种个人性很强的运用文,写法上也比较灵活,但书信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为以下二点:
(—)必须合乎规范
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
(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
第二节 书信笺文的写作
一、信笺的款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竖式信笺的选用有日渐减少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中,已很少使用,但是在年长者的书信往来中还常常使用,在港、台等地区及海外侨胞的中文书信中,竖式信笺仍使用很普遍。
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
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成亲爱的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就总体来讲,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笺
文
结
构
首
部
称谓
提称语
启事敬语
开头寒暄语
中
部
五、正文
尾
部
六、结尾应酬和敬语
七、问候祝颂
八、自称、署名、礼告敬辞、时间(也可加写信地点)
九、附候与补述
(—)称谓
称谓,是寄信人对受信人的称呼,它表示双方的关系,在信笺第一行起首的位置书写。我国习俗素来重视人伦、名分,所以,在交际活动中应该特别重视称谓妥当,写信时尤其如此。笺文中的称谓包括名字(或号)、公职位、私关系(包括血统关系及亲戚关系)、尊词等等。上述四者,在有的信中单独使用,如“主席”、“妈妈”、“大哥”、“爷爷”等;在有的信中则两项联合使用,如“希哲老师”、“母亲大人”、“王涛先生”、“春生儿”等等。在实际使用中,四者如何结合,值得注意。
1.关于名、字、号的选用
受信人是晚辈,信可以称名。除此以外,凡有字号的,都要称“字”或“号”;也可以从受信人的字号中选一个字,下面加一个“公”或“翁”、“老”等。
依照习俗,对名、字、号的选用有下列原则:
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
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大人”。
对尊长以称字号为敬,字号下加书职位、称呼或尊词。
2.关于公职位称谓的选用
公职位,即在社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等)中的职务、职称、地位。如主席、总理、部长、局长、校长、主任、经理、董事、会长、秘书长、理事等等。如果受信人有过两种以上的职务(或职衔),甚至同时身兼数职,这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称呼。选择的原则是视书信内容与受信人的哪个职位关系密切。如受信人从前是寄信人的老师,现在当了局长,而寄信人的书信重点叙师生情意,那么这封信的称谓就应以表示师生关系为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十分重视师生、同学、同乡等早年的情谊,民间习俗无论对方职位、境遇有何变迁均以早年交情为重点,如上例中的受信人虽然是局长,但因为曾经有过师生关系,写信人哪怕是公事,选用“老师”作为公职称谓的习俗依然十分流行。
3.关于私关系称谓的选用
所谓私关系的称谓,即表示发信人与受信人之间在家族、亲戚、世交领域内相互关系的称呼。如祖父母、曾祖父母、父母亲、叔、伯、兄、弟、姐、妹、姑、舅、姨、岳父母、内兄、内弟、外祖父母、世伯、世侄等。对上述这些称呼选用的原则有二:一是确切表示受信人与发信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合于习俗,令受信人感到自然、亲切。
Sxfw002家族关系称谓表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
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
家族中人
父
父亲的
母
父
祖
母
儿
孙
女
父
令祖
母
父
家祖
母
父
父亲的伯(叔)
母
父
伯(叔)祖
母
儿
侄孙
女
父
令伯(叔)祖
母
父
家伯(叔)祖
母
父
生养
母
父
亲
母
男(或儿)
女儿
尊
令
堂
父(严、尊)
家
母(慈)
兄
父亲的
嫂
父
伯
母
儿
侄
女
父
令伯
母
父
家伯
母
弟
父亲的
媳
叔父
婶母
儿
侄
女
叔父
令
婶母
叔父
家
婶母
兄(哥)
兄妻
兄 哥
(或某)
嫂 嫂
弟
妹
兄
令
嫂
兄
家
嫂
弟
弟妻
弟 弟
(或某)
弟妹 妹
兄
姊、姐
弟
令
弟妹
弟
舍
弟妹
姊(姐)
妹
姊(姐) 姐
(或某)
妹 妹
弟
妹
姊
令
妹
家姊
舍妹
丈夫
夫子(或夫君)
某某(单称名
或字)
妻
某某(单称名
或字)
某先生
(或尊夫君)
外子
妻子
吾妻(或贤妻)
某某(单称名
或字)
夫
某某(单称名
或字)
尊
夫人
嫂
内子(人)
子
女
儿 儿
吾 (或某某)
女 女
父
母
郎(或公子)
令
媛(或爱)
儿
小
女
子
兄(弟)
女
侄(或侄儿)
侄女
伯(叔)父
姑 母
侄
令
侄女
侄
舍
侄女
子
儿子的
女
儿 孙
儿孙(或某某)
女 孙女
父
祖
母
孙
令
孙女
孙
小
孙女
子
侄儿的
女
孙
贤侄
孙女
祖
伯(叔)
祖母
孙
令侄
孙女
侄
舍侄
孙女
儿
侄 媳
孙
某某
贤媳(或 )
某某儿
父
伯(叔)祖
母
儿
令侄 媳
媳
儿
小侄 媳
孙
父
丈夫的 亲
母
公 父
(或 亲)
婆 母
媳(或儿)
公
令
婆
公爹
家
婆母
父
丈夫的伯(叔)
母
父(翁)
伯(叔)
母(或婶母)
侄媳
父(翁)
令伯(叔)
母(姑)
父(翁)
家伯(叔)
母(姑)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
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Sxfw003亲戚关系称谓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
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
家族中人
姐(妹)
父亲的
姐(妹丈)
母
姑
丈
侄(或内侄)
侄女(内侄子)
母
令姑
丈
母
家姑
丈
父
母亲的
母
父
外祖
母
孙
外
孙女
父
令外祖
母
父
家外祖
母
兄(弟)
母亲的
嫂(弟媳)
父
舅
母
甥
外
甥女
父
令舅
母
舅
家
舅母
姐(妹)
母亲的
姐(妹丈)
母
姨
丈
甥
姨
甥女
父
令姨
母
父
家姨
母
伯(叔)
父亲的表
嫂(弟媳)
父
表伯(叔)
母
侄
表
侄女
伯(叔)
令表
伯(叔母)
伯叔
家表
伯(叔)母
兄
母亲的表
嫂(弟媳)
父
表舅
母
甥
表
甥女
舅
令表
舅母
舅
家表
舅母
父
妻子的 亲
母
父
岳
母
子婿(或婿)
岳
令
岳母
岳
家
岳母
父
妻子的伯(叔)
母
父
伯(叔)岳
母
侄婿
岳
令伯(叔)
岳母
岳
家伯(叔)
岳母
父
兄(弟)的岳
母
公爹
姐(妹)的
婆母
父
姻伯(叔)
母
侄
姻
侄女
令亲
舍亲
父
儿子的岳
母
公
女儿的
婆
翁
亲家
母
弟
姻愚
妹
翁
令亲家
母
翁
敝亲家
母
姊
的丈夫
妹
姊(姐)
丈
妹
弟
内
兄
妹
姨
姊
令姊(妹)丈
家姊丈
舍妹丈
姑 兄
家的
姨 嫂
兄
表
嫂
弟
表
妹
兄
令表
嫂
兄
家表
嫂
兄
妻子的
弟
兄 兄
内 (或)
弟 弟
妹
婿
姊
兄
令内
弟
兄
敝内
弟
姊
妻子的 丈
妹
兄
襟
弟
兄
襟
弟
令僚婿
敝连襟
侄
妻子娘家
侄女
侄
贤内
侄女
姑丈
侄
令内
侄女
侄
舍内
侄女
儿
女儿的
女
孙
贤外
孙女
父
外祖
母
孙
令外
孙女
孙
舍外
孙女
儿
姐妹的
女
甥
贤
甥女
舅
愚
舅母
甥
令
外甥
甥
舍
甥女
女儿的丈夫
贤婿
岳
愚
岳母
令婿
小婿
儿
表兄弟的
女
侄
贤表
侄女
伯(叔)
愚表
伯母(叔母)
侄
令表
侄女
侄
舍表
侄女
侄
姻亲家的
侄女
侄
贤姻
侄女
愚
令亲
舍亲
注:亲戚中的姻伯、姻叔、姻兄、姻侄等,均指联姻的亲戚中无一定称呼者,如弟兄的岳
父母、内兄内弟、姐妹的公婆、姐妹丈夫的兄弟,乃至妻子的表兄弟等。
Sxfw004师友世交关系称谓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
师友世交
对他人称自己
师友世交
父
老师的
母
公
太师
母
门下晚生
老师(男老师)
老师的妻子
老师(或吾师)
师母
生(或学生、
受业)
业师
令
师母
业师
敝
师母
老师(女老师)
老师的丈夫
老师(或吾师)
师丈(或某
先生)
生(或学生)
业师
令
师丈
业师
敝
师丈
父
世交的叔(伯)
母
父
世叔(伯)
母
侄
世
侄女
兄
世交的
姊
兄 兄
世(或吾)
姊 姊
弟 弟
世(或吾)
妹 妹
令友
敝友
比自己年长
的同学
兄
学长(或学)
姊
弟 弟
学 (或)
妹 妹
贵同学
敝同学
比自己年幼
的同学
弟
学
妹
学兄 兄
(或)
学姊 姊
贵同学
敝同学
自己的学生
弟
仁棣(或学 )
妹
小兄
(或友生)
愚姊
令高足
门人
敝
学生
注:
世交中的平辈人,如果交情比较深,则称吾兄(或某某兄)、吾姊(或某某姊)、某弟、某姊更为亲近;
世交中的叔伯之分,视双方父母年龄大小而定。
4.关于尊词的选用
尊词是表示发信人对受信人的尊敬之情而附加的称谓词语,它在表示发信人与受信人的关系方面不表示很实在的内容,主要表示对受信人尊敬的感情和态度。以前贯用的尊词如“大人”等,国内现在很少用了,一般直呼表示关系的称谓即可。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台、港、澳和海外华人中,传统用法依然流行。
现在常用的尊词有“同志”、“先生”、“女士”、“吾兄”、“仁兄”等等。尤其是“先生”,用得极为普遍,弹性极大,对没有适当称呼的受信人,用“先生”称呼他,一般不会错。“吾兄”、“仁兄”普遍用于对平辈的尊称。
关于称谓的知识与选用的学问,不仅在书信中需要,在其他礼仪性的应用写作中都需要。对于重人伦、讲名分的中国人来讲,称谓之说是一个不小的文化系统,上表家族关系称谓表、亲戚关系称谓、师友世交关系称谓可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人伦间各种关系的称人和自称。
(二)提称语
提称语是用来提高称谓的语词。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Sxfw005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敬 语
尊长
尊鉴、赐鉴、钧鉴、崇鉴
师长
尊鉴、台鉴
平辈
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
青鉴、青览、收览
政界
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
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
夫妇
俪鉴
宗教
道鉴
Sxfw006常用礼告敬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敬 语
直系尊亲
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上辈
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
平辈
敬启、拜启、谨白、上
晚辈
手书、手谕、字、示
Sxfw007传统称谓敬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敬 语
祖父母、父母
膝下、膝前
长辈
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
老师
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兄弟、姐妹
手足
平辈
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
平辈年幼者
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同学
研右、砚席、文几
小辈
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长辈女性
懿鉴、懿座
平辈女性
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
史席、著席、撰席
新进
英鉴、伟鉴、台席
(三)启事敬辞
启事敬辞,即表示开始叙说事理的敬辞。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Sxfw008传统启事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祖父母、父母及上级
叩禀者 叩肃者 谨禀者 谨肃者 敬禀者 敬肃者
尊长
谨启者 敬启者 兹肃者
通常使用
启者 兹启者 迳启者
请求时使用
敬恳者 敬托者 兹恳者
丧家讣告时使用
哀启者
(四)开头应酬语
开头应酬语是在述说正事之前,写几句问候、寒暄之类的话,以导引正事。开头应酬语属客套话,现在大多用“您好”,然后连接正文。
现代礼仪简捷明快,但却过于单调,传统礼仪虽然繁杂,但自有一番人伦亲情,详见下表,相信达者在二者之间可以找到一种文化的延续。
Sxfw009传统寒暄用语
分 类
常 用 语
人事叙别
用于父母
自违慈训,倏忽经旬。 叩别尊颜,已逾数月
用于尊长
揖别尊颜,瞬经匝月。 不瞻光霁,数月于兹。
疏逖德辉,忽经一捻。 睽违道范,荏苒数年。
用于师长
不坐春风,倏经旬日。 奉违提训,屈指月余。
不亲讲席,瞬已经年。 疏奉教言,寒喧几易。
用于平辈
不奉清谈,忽将一月。 揖别丰标,瞻圆几度。
不亲乏宇,裘葛已更。 睽违丰采,数易春秋。
用于女性
不亲懿表,瞬已浃旬。 奉违闺范,倏尔逾时。
自隔壶仪,年华如驶。 忆别芳颜,星霜几换。
用于文官
不瞻福曜,又复经旬。 睽违钧宇,萱荚屡新。
拜逖钧颜,倏将一载。
用于军官
自违幕府,蟾月几圆。 不瞻旌节,忽已经年。
自共事而别
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
自同学而别
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
自送行而别
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
自迎接而别
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
承送行而别
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
承赐物而别
忆某地握手,畅叙情怀,别时依依不舍,荷以厚仪相贶,至令篆腑,感何可言。
承赐饯而别
昔日把晤,盛意频叨,临赋骊歌,复承赐宴,离人未散,早已心镌。
节令叙别
自春别及夏
东风握别,倏届朱明。 忆风雨别离,正绿野人耕
之候,乃光阴迅转,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
自春别至秋
知已阔别,春复徂秋。 赋别离于昔日,杨柳依依,
数景物于今晨,蒹葭采采。
自春别至冬
春初话别,倏忽岁寒。 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
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
自夏别至秋
麦天一别,容易秋风。 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
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自夏别至冬
不通闻问,经夏涉冬。 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
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
自秋别至冬
自经判袂,秋去冬来。 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
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
地点叙别
自京中分别
忆京华把袂,饫聆麈谈,明月清风,至今在目。
自省会分别
忆于某省会聚首,快我私衷,自赋河梁,又经久别。
自县城分别
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
自乡中分别
奔走四方,久离乡井,从此远隔,顿觉阔疏。
自他乡分别
忆自某乡把晤,同馨情怀,分别以来,徒深饥渴。
自旅馆中
分 别
昔日旅邸聚谈,叠荷殷殷关注,嗣认睽违两地,顿觉
岁序推移。
自火车上
分 别
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接领教言,别后却山河远隔,
不觉数年。
自船上分别
自同舟某地,借挹兰芳,别后相违,寒暄数易。
自近处分别
不亲淑度,倏忽迩时,咫尺相违,如遥百里。
自远处分别
关河修阻,跋涉维艰,忆隔光仪,递更节序。
(五)正文
正文是笺文内容的主体,也即书信所要说的事,所要论的理,所要叙的情。
正文的写作,除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之外,还须注意措辞得体。书信叙事论理与一般文章不一样,只要事真理直即可,须根据受信人的特点及发信人与受信人的特殊关系来进行措辞,这方面的要求无定格定式,都凭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等全部交际经验去处理。
(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等。
结尾应酬语的写作原则与开头应酬语同,须从正文内容引出,要简捷自然,不落俗套。一般来讲,从书信中心内容自然引出的结尾应酬语就比较活泼和谐。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我国传统的信函书札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很多,并且人们还在根据书信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
Sxfw010传统结尾应酬用语
应用对象
应用环境
常 用 语
长
辈
亲
友
临书
谨肃寸禀,不尽下怀。
肃此奉陈,不尽欲言。
请教
乞赐 指示,俾便遵循。
幸赐 清诲,不胜铭感。
请收
伏祈 莞存。 伏望 哂纳。
候复
乞赐 钧复。 恳赐 钧复。
申悃
肃此、敬此、肃此奉禀、肃此敬禀。
保重
寒流来袭,伏请 珍卫。
寒暖不一,千祈 珍重。
平
辈
亲
友
临书
临纸神驰,不尽欲言。 专此奉达,不尽所怀。
请教
乞赐 教言,以匡不逮。 如蒙不弃,乞赐 兰言。
请托
如承 俯诺,实济燃眉。 倘荷 通融,感激不尽。
请收
敬希 鉴纳。 至祈 台收。
候复
幸赐好音,不胜感激。
申悃
特此奉闻。 草此。
申复
专此敬复。
申贺
敬申贺忱。 用申贺悃。
申谢
肃此敬谢。 用申谢忱。
辞谢
敬抒辞意。 敬达辞忱。
感谢
感荷 隆情,永志不忘。 私衷铭感,何可直言。
请鉴
伏乞 鉴察。 伏祈 垂鉴。
敬祈 明察。 并祈垂照。
馈赠
土产数包,聊申敬意。 附呈薄仪,聊申下悃。
谨具芹献,借祝 鹤龄。 薄具菲仪,用申贺敬。
保重
秋风多厉,珍重为佳。 暑气逼人,诸祈自卫。
吊唁
恭陈唁意。 借申哀悃。
居丧人
节哀保重
伏祈 节哀顺变。 还乞 稍节哀思。
(七)问候祝颂语
书信中说完正事之后,向对方表示问候与祝颂,皆属礼貌之举。常见的问候祝颂语有很多,现代的如“向您全家问好”、“祝身体健康”、“祝你进步”、“祝你成功”等等。传统的如给长辈写信用“敬请×安”或“敬颂崇棋”;如果给平辈写信,一般则用“即请大安”、“顺颂时棋”,假如给晚辈写信,只用“即颂”、“顺问”即可。
Sxfw011传统请安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祖父母、父母
敬叩金安 敬请福安
尊长
恭请福安 敬请康安 顺请福履 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 虔请崇安 恭请福绥
老师
敬请讲安 虔请诲安 肃请麈安 祗叩教安
上级
恭请德安 敬请勋安 祗请钧安
平辈
祝你安好 此颂曼福 即请道安 敬颂台安 敬颂大安
顺颂时绥 即颂时祺 此颂时祉 敬候佳祉 即颂佳胜
即颂近祺 此祝康吉 即候日祉 顺候起居 并祝安健
小辈
顺询近祉 此询近佳 即问近好 即问日佳
文化人
敬候撰安 敬祝著安 即颂著祺 敬请文安 即颂文祺
祗请著安 祗颂道安 顺颂撰安 即颂文址
女性长辈
敬颂壶安 敬候坤祺
女性小辈
此询壶佳 即询闰好
商人
即请财安 顺颂筹安 顺颂商祺
旅途者
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顺颂旅祺 顺候旅祉
贺喜信
敬请俪安 恭贺燕喜 顺贺大喜
贺年信
敬贺年禧 敬贺年禧 顺贺新祺 顺贺新禧
季节
敬请春安 即颂春祺 并颂春禧 顺候夏址
此颂暑安 即候夏安 即请秋安 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 敬颂冬绥 此请炉安 即请冬安
(八)自称、署名、礼告敬辞及时间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 “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Sxfw012传统礼告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直系尊亲
谨禀 敬禀 叩禀 叩上
长辈
谨上 敬上 拜上 敬启 谨启 谨上 谨肃 肃上
平辈
敬启 拜启 谨白
晚辈
手书 手谕 字 示
(九)附候语及补述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及之情。所以,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
1.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
例如:
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
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
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
例如:
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
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
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补述语不宜过长。
Sxfw013传统信札附带问候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请受信人代
为问候长辈
令尊(堂)大人前,乞请叱名请安。
某伯(叔)处,烦叱名问候。
请受信人代
为问候平辈
某兄处,祈代致候。
某友处,祈代致候。
附带问候
受信人的晚辈
顺候 令媛近佳。
顺问 令孙康壮。
代长辈附带问候
家严(慈)嘱笔问候。
某伯处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带问候
某兄(弟姊妹)嘱笔问候。
某兄附笔道候。
代晚辈附带问候
小儿(女)侍叩。
小孙随叩。
三、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俗话套话
态度端正,立意诚恳,述实在之事,多肺腑之言,少虚饰,勿卖弄。
(二)措辞得体
准确把握双方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称谓及各种礼貌语言,语气要合乎身分,语言风格要适应对象特点。
(三)注意书写形式
抬头是在行文中对言及的人、事、物表示尊敬的一种书写形式。常用的抬头形式有两种,即平抬与挪抬。
平抬,即在行文过程中,遇有须表示尊敬的词语抬至与各行开头齐平的位置另行接写。但行文中平抬过多,往往造成笺文形式上的零乱感,所以人们又创造了挪抬的形式。
挪抬,即将要表示尊敬的词语,在原行中与上文空一格写。
在行文中,对抬头的处理应酌情而定,其使用原则有二:一是看有无必要,二是照顾笺文的整齐美观。一般说来抬头不宜过多,要避免一行中有两次以上的挪抬;平抬更应尽力减少,平抬过多,没有几行写到底,笺文显得头重脚轻,令人觉得虚浮。
侧书,是用来表示谦逊的一种书写形式,在书信行文中,凡写到自称或与自称有关的事物时,想表示提及这些内容时的谦逊态度,则将有关这些内容的词语做侧书处理。侧书即不正书,以表不敢居正之意,竖行的侧书写在行中右侧,字略小于上下文字;横行的侧书写在行间的上侧,字略小于前后文字。
侧书的几点注意事项:
(1)首侧余不侧。
(2)生侧死不侧。我国有“亡者为大”的礼俗,按身分地位位应该侧书的人,如果已经死亡,则不再侧书;
(3)人名不分落两行。
现代书信已经不大注重这些,诸君自斟。
第三节 书信封文的写作
所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
封文的项目如下:
(1)受信人的地址(包括住址或服务机关、学校、厂、店等及其邮政编码)。
(2)受信人的姓名。
(3)发信人的地址、姓名。
如果托人带信,还要在信封上书写托带语和拜托词。
一、信封款式的选用及写作
我国目前通用的信封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竖式(又称“中式”),另一种是横式(又称“西式”)。
竖式信封封文内容分为左、中、右三路,右路写受信人地址,中路写受信人姓名,左路写发信人的地址、姓名。
竖式信封的使用日渐减少,这一方面是邮局普遍采用计算机分检,另一方面也因为同国外习惯不同,因此如果要选用竖式信封,需考虑投寄及受信人的文化背景,不必泥古。
横式信封封文内容分上中下三路横书,上路写受信人的地址,中路写受信人的姓名,下路写发信人的地址、姓名。贴邮票的位置,一般在右上角。
寄往国外的书信封文写作除须用寄往国家的文字书写(有的也可用英文书写)外,还有格式的明显区别,国外一般的规则是:封文左上方依次写发信人的姓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国名(这三项内容也可写在背面封口上)右下方依次写受信人的姓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国名;右上角贴邮票。
二、封文写作中的礼貌语言
封文写作中还有一些文饰成分,这就是礼貌语言。
一般来讲,封文中的礼貌语言在邮寄书信和托人带交的书信之间有明显不同。
(—)邮寄书信封文中的礼貌语词
邮寄书信是将笺文封好投寄邮局进行传递的,因此,封文中的礼貌语言还涉及邮递员与受信人的关系。邮寄书信封文中的礼貌语词有三部分:一是对受信人的称呼,二是启封辞,三是缄封辞。下面分别谈谈三者的写作注意事项。
对受信人的称呼
许多人习惯在受信人的名字之后加上私人关系称谓,如“某某某 父亲收”、“某某某 爱妻收”,这是错误的用法。
封文中受信人姓名下的称呼不同于笺文中的称谓,它不是发信人对受信人的称呼,而是邮递员(送信人)对受信人的称呼。称呼的选用依受信人的社会职位而定,一般来讲,对无职衔的高龄尊长称“老先生”、“女士”,对有职衔者,可称职衔,也可称“老先生”或“先生”,对女性则称“女士”;对普通长辈及平辈,有职衔者可称职衔,也可称“同志”、“先生”、“女士”;对晚辈一般不称职衔,而称“先生”、“女士”。
2.启封辞
启封辞是请受信人拆封的礼貌语词,它表示发信人对受信人的感情和态度,所以,在郑重严肃的书信中,应该精心选择运用。一般说来,对高龄尊长用“安启”、“福启”;对普通长辈用“钧启”、“赐启”、“道启”等;对平辈,则可依照受信人职业、性别等等不同,在“启”字之前加适当的修饰词,如对军人用“勋启”,对教师用“文启”,对女士用“芳启”等等;对晚辈一般用“启”或“收启”就可以了;对居丧者则须用“礼启”。
启封辞在比较简单、随便的书信中可省略,也可以简化为“启”,只不过简化、省略后就显得毫无感情色彩了。
3.缄封辞
缄,也即封闭之意。缄封辞表现发信人封信时的感情和态度,给长辈写信宜用“谨缄”;对平辈用“缄”即可;对晚辈一般用“手缄”。
在一般不需要感情色彩的书信中,只用一个“缄”字即可。
对不封口的书信(如明信片、信简、贺年片、柬帖以及托人带交的便信便条等),封文中不写“启”、“缄”,因为不存在拆封和封闭的问题。
(二)托人带交的书信封文中的礼貌语言
托人带交受信人的书信,其封文的内容与结构形式同邮寄书信有些不同。托人带交书信有两种情况:一是带信人知道受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二是带信人不知道受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两种情况下的封文写作大不相同。
第一种情况,带信人是熟人,知道受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封文中就没有必要再写受信人的地址了,至于受信人的姓名,则可视带信人与受信人的熟悉程度而决定姓名全写,还是只写名字与称呼。发信人的地址、姓名,也没必要写在封文中,因为托熟人带信一般是考虑比邮寄方便、稳妥、迅速而为,不用防备信送不到受信人手中再退还发信人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书信封文的内容有下列几项就可以了:附件语、托带语、受信人姓名和称呼,收件辞、发信人署名及拜托辞、发信时间。
1.附件语
附件,是指托人带交书信的附件,也就是说,除托人带交的书信之外,附带有其他物品。如有,须附以简明的语言说明随信托带物品的名称及数量,以便受信人如数查收,如果没有随信托带物品,自然也就无附件语了。
2.托带语
托带语是发信人对带信人表示拜托之意的语言。托带语中反映的人际关系有三层:一层是发信人与带信人的关系,另一层是受信人与带信人的关系,再一层是发信人与受信人的关系。托带语的写作应依上述三者的关系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词语。
托带语一般分为两段,前段是发信人向带信人表示拜托之意如“敬请”、“敬烦”,这两个词语中都有“敬”字,反映着带信人是发信人的长辈,或者是需客气的平辈,如果对晚辈,就不能用“敬”字了。托带语的后段是发信人嘱托带信人对受信人要做的举动,它反映着带信人与受信人的关系,如“面呈”、“吉便带交”。这两个词语中的核心成分是“呈”和“交”,其他词语是核心的修饰成分。一般用法,受信人是带信人的长辈时用“呈”,平辈则用“交”;如果带信人是受信人的长辈,则用“饬送”、“掷交”。至于“呈”和“交”的前面用何种修饰,根据需要而定,如“面呈”、“面交”、“掷交”等。
受信人姓名的写作,与邮寄书信的封文有些不同;称呼则不同于邮寄书信。如果带信人是熟人,受信人的姓名不必写姓,甚至姓名都不写,直写称呼,如“家父大人”、“家兄收”、“舍妹收”、“小女收”等等。当然,如果带信人不是熟人,就应在写托带语的同时,将受信人的地址、姓名写详细。
这里重申一遍,托人带交的书信封文中受信人姓名下的称呼,是发信人对带信人说的,不是直对受信人的称呼,近似第二节称谓表中的“对他人自称”。因此,选用称呼时,要特别注意发信人与带信人的关系。
4.收件辞
收件辞与邮寄书信封文中的启封辞书写位置相同,意义相似。如“台收”,“检收”。收件辞的核心成分是“收”,所以用“收”而不用“启”,是因为托人带交的书信一般不封口,对封口的信则应选用启封辞。
收件辞的书写规则是:如果托带信之外有附件,收件辞应写“检收”、“查收”;如果没有附件,则在“收”字前适当运用礼貌语加以修饰,对长辈用“赐收”,对平辈用“台收”等,对晚辈用“收”即可。
5.发信人自署与拜托辞
发信人的自署与拜托辞是发信人对带信人说的,须依二者的具体关系加以选用。一般来说,姓名全署显得比较疏远、比较客气;仅署名字显得比较亲密。拜托辞主要依尊卑长幼关系变化,如果带信人为长辈,用“敬托”为宜;如果是平辈,则宜用“拜托”,如果是晚辈,则用“托”即可。
7.发信时间
托人带交的书信不通过邮局,所以无邮戳表明传递的起止日开始传递的时间。发信时间一股字体略小于自署与拜托辞的字,写月日即可。
三、书信类个人公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这一类信件同传统信件中的私信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亲友之间的通信,与受信人很可能不认识,通信的目的不是告之性而是事务性的;它同事务性公函也不同,公函是机构之间的通信(详见行政类),个人公文的发信人与公函主体不一样。同时,在某一类公函中,有时也不以公函名誉发信,而往往以私人名誉进行联系和勾通,待取得一致之后,才进入公文运行程序。如某公司有可能同另一公司进行某种合作,但两家公司在此之前从未打过交道,彼此也互不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与公司名誉进行联系,往往会显得唐突和冒昧,在没有更好的联系办法的情况之下,先以公司经理的名誉向对方经理进行联系,再决定下一步的取舍,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就个人而言,假如他的专业知识对某公司的某种产品可以拿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升级方案,这也存在一个如何取得联系、如何进行勾通接洽的过程,这时候所运用的,就是事务性的信件。
个人公文的写作与传统信件和公函的写作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其结构与书信结构一样:
笺
文
结
构
首
部
一、称谓
二、提称语
三、启事敬语
四、开头寒暄语
中
部
五、正文
尾
部
六、结尾应酬和敬语
七、问候祝颂
八、自称、署名、礼告敬辞、时间(也可加写信地点)
九、附候与补述
称谓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同受信人素不相识,也不知道对方的文化背景,这时称呼应该是姓名之后加先生(或女士);另一种情况,虽然不认识对方,但通过报刊等传媒已经了解到了对方的文化背景,如一些知名人士,这时称呼便可以有所变化,如某某老师、教授、经理、部长等。
提称语
因为是第一次联系,这一部份建议采用现代书信的简捷格式,不必过多劳神。当然也可以斟情使用。
启事敬语
直截了当用“您好”即可。
开头应酬语
这一部份很重要,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也容易形成呆板的模式,因此应该力求简捷,不必拖泥带水,一般自我介绍一下(不必详细,如果需要,可将自我介绍作为附件),并表达冒然打扰的歉意,如“素不相识,冒然打扰,请见谅”之类,再简单得体地说一说仰慕原由,然后立刻转入正文。
正文
因为是首次联系,在此应对此次联系的目的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总介,最好是一两句话概括说明一下,切忌绕山绕水,让人生厌。然后才可以比较系统地谈一下自己的初步设想,但不必在此把整个方案罗例出来,具体方案应作为附件另附,因为对方有可能将你的方案交由有关部们研究,如果不另附,就只好连同你的信件一起供众人传阅,这可能会很不方便。
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
如同普通书信一样,应说上一两句客气话,然后用“敬候 回音”之类收束。
问候祝颂语
在次可用一些笼而统之的祝颂语,如“顺颂商祺”、“顺致教安”等类。
自称、署名、礼告敬辞及时间
自称在次可以省略,直接署上姓名时间及可。
补述语
此处与书信不同,不必加附候语,而补述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在左侧顶行写清楚自已的通讯志址、住址、工作单位、邮编、电话及可。也可以在此注明附件件数和名称。
Sxfw014个人公文
×××先生:
您好!
我是昆明飞熊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飞熊,素未生平,冒然打扰,唐突了,请见谅。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编辑的《中国办公室》已经进入尾声,此次联系,为的是想向您请教一下,同时看能否有机会同贵公司的《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进行某种您认为适当的合作。 先生和《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被视为中华民族软件产业的旗帜,一直深受国人的敬重。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十多来年的文稿生活,一直以《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为伴,现在回想起那些寂静的夜晚,《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优美的界面透过冷冰冰的计算机,让我感觉到了许多独处时光的惬意。
目前《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正受到来自WORD和盗版的极大压力,此事颇令国人关注,相信在强烈对抗中的《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能够有惊人之举,早日摆脱不利局面,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状态。
我的公司年成立一年多点,规模很小,主要定位在电子出版上,也作了一些初步尝试,深感创业艰辛,盗版可怕。我曾在《计算机报》看到刊载您的观点:对中国软件而言,最大的支持就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人使用正版软件。
当时《中国办公室》的编辑工作已进行到尾声,就有了同先生联系并请教的想法。
WORD和《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等软件都提供了一些办公室文档模块,但存在着很大的专业化问题(详情请参阅附件),首先是政府公文不符合规定,其次是类别相差甚远,再次是使用不方便。当初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起因还是由于传统出版,在图书出版中,一本不起眼的应用文往往卖得不错,联系起公司的背景,心想如果搞一个专业化的党政、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和管理、个人应用文方面的光盘,我想结局不会太差,因此就动手了。编辑工作可在9月份全部结束,表格、模板有四百种左右,文字二百万。
在编辑上,将根据分类标准建立一个全面、丰富、实用的办公室资料库,以供查询和学习。这是一次对中国古今公文的大整理,想必会有很大的实用性。
同先生的观点一样,我们也认为国家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国人应该是正版软件的重要使用市场,既然如此,开发直接针对这些部门的软件当是首要之事。我一直认为财务软件在选题方面很成功,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方面冒使用盗版的风险——大部份人对盗版软件还是心存疑虑,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真正使用盗版甚至以此牟利的,恰恰就是懂技术的人员,他们能不加思索地告诉你什么版本的盗版软件最可靠。
沿着财务软件的思路,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税务软件的开发,这方面看来国税软件有可能统一,地税软件恐怕只能是诸候割据了。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咱们国家汗牛充栋的古代公文(诏、令、旨、奏、章、表等等),直到今天的现代公文(报告、请示、命令、指令、批示、批复、公报、公告、布告、决定、决议、通知、通报、函、简报、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调查报告、计划、措施、制度、议案、会议纪录、会议纪要、总结等等),从唐宋以降,直到今天,下情上达、上情下达,都是以此为枢纽的。
更为有利的是,目前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普遍实现办公自动化,许多重要部门如办公厅已经一人一部电脑,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中国办公室》软件在选题论证之初我心里就一直有着盗版的阴影,同清华大学的几个朋友仔细商量过多次,所能想到的招数就是采取低价位并同硬件捆绑销售。但我不甘如此。
我曾经对WORD和《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中的办公模块进行过很仔细的研究,我一直试图了解程式员在设计之初的思路,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太随意了。
请原谅我的坦率,我既然写这封信,那是下决心寻求合作了,冒昧之处,请多多包涵。
《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曾经一度独霸天下,成为文稿处理的首选,直到今天都还拥有非常可观的机关占有率,而《中国办室》的首选对象就是党政部门,就我而言,合作是上策。这已经不是“稳妥”,而是借船出海了。同时我也认为这是《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重新占领主要市场的方法之一。
我学文而涉足一个高科技行业,家人都很为我担心。但我却另有看法:大多数软件,包括WORD和《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都是为一般人服务的,这些人90%都不是技术人员。只要能够设身处地,我想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
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软件开发确实应该延伸一步,为用户(一般用户和特定用户)设身处地想一下了。从实用角度而言,售后服务很容易不着边际,并不是每个人随时都需要售后服务,与客户接触最多的不应该是销售和维护人员,事实上也不是,而是企业风度,策划的主导思想。
还记得改革开放不久,中国产品在海外屡屡惨败的事,那并非质量问题——质量很好,而是包装问题。此后终于引发了一个崭新的边缘性行业的兴起:装璜。
我现在想说的“包装”并非仅仅指的是外表,甚至不是外表。
微软到今天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真是技术超人一等吗?相信业内人士另有独见。但我认为,它的“包装”工夫绝对一流。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拱猪、接龙、挖地雷。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对电脑依旧陌生,但当他们发现如此高技术的东西竟然可以用来玩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始而惊喜,继而亲切,然后乐此不疲。
微软的噱头确实不少。
当软件高手在面对挖地雷游戏嘿嘿嘿傻笑的时候,很少有谁想到过,这才是微软的真功夫:它亲切、友善、随和,当然技术也过得去。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的便携机安装了WIN98,当他将界面打开,把他配置好的狮子界面指给我看,并在一连串叽哩呱啦的背景声音之后哈哈大笑:“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他满脸是一副好玩、惊羡甚至得意的样子。这朋友是一位软件好手,曾参加过我省几个大的软件工程,后来在一家公司打工,成绩斐然。我看着他纯真而惊奇万分的面孔,我知道比尔·盖茨为什么成功了。
功夫在诗外。
一分轻松、一丝喜悦、一缕会心的微笑,偶尔少女般的幻想或者顽童般的恶作剧,美国式风度,再加上过得去的技术支持,这就是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
这几年出现了许多使人心念一动的事情。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轿车美容厅”时,不禁大为愕然,继而一笑:洗车店变成美容厅,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但当我知道它的服务远不止洗洗车打打蜡而是有更丰富的内容时,我倒确实琢磨了一下。也许取名“轿车美容厅”太过哗众取宠了一些,没有比尔·盖茨那么友善和得体。当轿车还是中国人一个遥远的梦时,为轿车进行“美容”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也许我们也从没有考虑过为软件,具体说为《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美容”?
微软的成功真是技术的成功?我是外行,但我就明显感觉到《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的文件存起速度远远高于WORD。其实从使用者角度而言,《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和WORD都各有优势与不足,鹿死谁手,大可一搏。
“ 包装”也好,“美容”也罢,这都有些词不达意,也许用“软件的文化背景”能更为接近一些。微软除了在美国一贯的天马行空之外,在中国也一直进行着“本地化”,我想所谓的“本地化”应该不仅仅只是英译汉,恐怕还应该有一些“本地”的习惯、习俗、文化。国产软件是国人自己开发的,但能否说国产软件天生就具有“本地化”特征?
技术是中性的,看它附着在什么东西上,或者说,看它能让什么东西附着上来。这就如同电视机是中性的,电视台却千差万别,电视节目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软件就是计算机的“电视节目”,软件是技术,但如果只是技术,那就有所局限了。正如同电视节目不是电视机,更不是摄影机,如果非要将电视节目弄成电视机或摄影机,那大家只好微软了。
这是其一。其二,“软件节目”毕竟不是电视节目,但只要承认它是“节目”,剩下的问题就好办。
作为纯技术的计算机已经涉及各行各业,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势必要接触人类文化,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个体,也无可迥避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就如同电视机的普及首先是因为技术的突破,其次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日愈丰富,技术同文化的日渐结合为这两个不同的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发展,并因此改变了人类娱乐和休息的方式。今天的计算机技术正在迅速走向这条发展之路,并且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前景几乎是不可穷尽的,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说到“接触”,正巧前几天我装修房子,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用草酸清洗地板,他说:“草酸稀释溶液均匀撒在地板上,不要忙着清洗,让它们彻底接触透。”
当时一听我笑了。现在不禁想到,技术如何同文化“接触透”?或者说,文化如何同技术“接触透”?不接触恐怕不行,关键是怎么“透”。
×(姓)先生,以上零零散散的想法是我的一些体会,请您指正。如果您对我的提议有兴趣,具体合作方式,请直言不讳。敬请回复,谢谢。
顺颂商祺!
飞熊 启上
1998年10月9日于昆明
通讯地址:×××××××××
家庭住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附件:
自我介绍
选题策划
附件1:
自我介绍:
姓名、性别、年龄、简历等情况。
附件2:
《中国办公室》选题规划
中国公文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因为时代以及受众的不同,使得中国运用文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显得比较零散。同时,国门打开之后,由于中国公文自成体系,同国际贯例有巨大的差距,也给交流带来一定障碍。
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 WORD和《中国计算机操作平台》等软件都提供了一些办公室文档模块,但存在着很大的专业化问题,首先是政府公文不符合规定,其次是类别相差甚远,再次是使用不方便。
此次编辑以整理并形成计算机分类方式的文件为主,兼顾资料性和参考性。这将是一次对中国古今公文的大整理,必将取到有益的作用。
由于中国运用文一方面异常重要,另一方面也非常庞杂繁复,既要考虑到历史文献的价值及翻译工作,更要考虑到今天的实用性,给编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下一步计划在1999年底,在现有编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运用文理论和体例,真正成为中国办公室的资料库、参谋者。
一、编辑原则
(一)文稿编辑分类:
正文类:
1、政府公文类;
2、企事业公文类;
3、个人信函类。
附录类:
根据分类标准建立一个全面、丰富、实用的办公室资料库,以供查询和学习。
(二)方式:按计算机分类方式准备材料
按概论、分论、范文、表格、模块准备,便于系统集成。
二、内容规划
(一)行政及企事业公文
(1)公文类:
报告
请示 命令 指令 批示 批复 公报 公告 布告 决定
决议
通知
通报
函
简报
章程
条例
规定
办法
细则
调查报告
计划
措施
制度
议案
会议记录
会议记要
总结
(2)经济类公文:
(3)法律类公文:
(4)书信类公文:
(5)科技类公文:
(6)知识产权文书:
(7)档案管理:
(8)个人日常应用文:
(9)演讲稿与解说词:
(10)契约文书:
(11)告启类应用文:
(12)礼仪类:
(13)附录:
(二)附录
相关公文的资料库:
(1)历代优秀公文
(2)当代公文范文、表格
(3)国家有关公文写作要求的文件
(4)企业败战启示录
(5)梅兰竹菊诗词各一百首
(6)名人名言
(7)童谣集粹
(8)遗嘱大观
三、技术方案
(1)中文简、繁体版(繁体版主要考虑海外对中国行政模式的了解);
(2)采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文声像等手段展示各部份内容;
(3)提供查询、编辑、修改、打印等处理手段;
四、同类选题比较
无同类电子出版物,有关软件虽然涉及到,只是作为点缀,未进行专业开发。
Sxfw015求职信
求职信
昆明飞熊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飞总经理:
您好!
我是原云南信息资息集成中心的网络部经理,我姓武,名心。我于1989年12月到该机构任职,参予网络部的组建及运营工作,后因经营思路分歧较大,于二个月前辞职。前天在晚报上看到贵公司招聘常务总经理的启事,便冒昧写信,一方面毛遂自荐,一方面也想将自己对网络及信息资源运作的一些想法求教于飞总经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获得了飞速发展,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日益丰富,价格迅速下跌,光盘和网络已不再仅被运用于专业领域,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已形成电子出版新兴产业,出版了诸如百科全书、小说集锦、旅游指南、字典词典、游戏等,使得光盘,特别是只读光盘(CD-ROM)日益具备了书的属性,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则更加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目前与之相联的网络大约有8000-12000个,主机900万台,用户130 000 000,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换网络,并以每年30%的高速度增长着。目前这个网络上集中了全球主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业等机构,并且吸引着全球绝大部份的专家及各学科专业人员。
使用光盘来传播信息,除体积小、容量大、价格低、查询方便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能以统一的形式将文字、声音、图像及视频信息存贮在盘片上并表现出来,从功能的角度看,数字光盘已涵盖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及书籍等媒介的功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人们称CD-ROM为下世纪的图书。
电子出版物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大中城市陆续出现了以多媒体光盘开发为主的专业机构,在探索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应用产业,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迅猛发展,一个崭新的行业正在崛起之中,并且日愈加速地改变着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娱乐的方式。
作为纯技术的计算机已经涉及各行各业,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势必要接触人类文化,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个体,也无可迥避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就如同电视机的普及首先是因为技术的突破,其次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日愈丰富,技术同文化的日渐结合为这两个不同的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发展,并因此改变了人类娱乐和休息的方式。今天的计算机技术正在迅速走向这条发展之路,并且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前景几乎是不可穷尽的,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回顾电子出版在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因其高科技特性,偿试电子出版的单位和机构大多是技术机构,并且没有处理好行业协作关系,前一阶段的电子出版明显带有选题质量粗糙的问题;其次,电子出版归口到新闻出版署之后,又因为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有着巨大的差距,技术力量明显薄弱,造成了光盘技术值量低下的问题;再次,电子出版尽管前景巨大,但因为是一个新兴产业,各方面尚持观望态度,虽有投入,大多属偿试,这就使得中国电子出版在技术上和选题质量上存在巨大差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存贮技术也在突飞猛进,CD-ROM尚未在中国普及,DVD又引起了举世关注,目前DVD的标准已经建立,估计在三至五年之内将可投入中国民用市场,届时,存贮量巨大、画质更为优异的DVD必将带来出版史上的重大革命,人类拥有个人图书馆的愿望将成为很容易实现的要求。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已有数家企业开始对DVD的市场导入作准备,如清华大学国家光盘研究中心等。我认为,是开始准备的时候了。
基于国际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随着电子支付系统的逐渐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人类信息交换的最主要的途径。
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我注意飞熊公司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探索,继圆满完成省委委托的《走向辉煌——党的十四大以来云南五年建设成就概览》计算机多媒体光盘之后,又完成了对《高原野生花卉》及《中国古典侠义小说精品大系》的开发工作,更值得骄人的是《中国办公室》计算机运用软件得以顺利地进入市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中国办公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功不可没,我内心深感敬佩。
我因为长期从事网络工作,对电子出版的了解相对少一些,之所以应聘贵公司,主要是对信息社会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并相信能胜任贵公司常务总经理的工作。
我如果荣幸被骋用,我将以图书、光盘、网络三位一体作为飞熊企业运作的原则。
正在作为新兴产业兴起的电子出版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书背盘”形式的“电子图书”。“书”指的是传统图书出版,主要收集重要文字资料,“盘”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光盘(CD-ROM),主要收集图片、影像、音乐等不便在图书上表达的重要材料。“书”是“盘”的精华,“盘”是书的基础。当然,“书背盘”这种形式其实也是适合国情的一种过渡,受计算机硬件的限制,书作为一种直观的读物还有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但计算机多媒体光盘更是发展的主流,基于此,我们建议选择书背盘方案,既照顾到现实,也充分考虑到发展,特别是对外宣传方面,光盘更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新型传播媒介,可以方便地在国际互联网络上进行发送。
图书和光盘(主要是计算机只读光盘CD-ROM)的运作模式大家比较熟悉,在此就不敷述了,下面着重谈谈网络运作的基本思路。
(1)时间上的急迫性:
国际互联网络最后的普及程度以及它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取决于电子商务的运用,近十年来,国外大型公司甚至于美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令全世界关注,电子商务在美国已经正式运营,并迅速波及全球。以图书为例:目前网上最大的虚拟书店是美国的Amazon,该书店创办于1995年7月,1996年6月营业额达到220万美元,当年年底达到840万美元;1997年达到1.48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88亿,1999年达到3.25亿而且实现盈利。今年华尔街继续看好Internet企业全球性及全天候的商业潜力,Amazon股票一路飚升,从去年年初的每股15.75美元直升到124美元,4月份拆股后,7月6日又达到了每股139.5美元。虽然如同其他的Internet企业一样,Amazon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盈利,但创办人Jeffrey Bezos已经是具有10亿美元的富翁了。
中国政府继组建信息产业部之后,于近日开通了中国商品网络交易中心,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国的电子商务最迟可在1999年年底形成规模。此其一。
其二,国际互联网络域名资源有限,尽快注册更是当务之急。
其三,站点建设有一定的周期,立刻着手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2)站点建设的专业化问题:
国内ISP(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和ICP(信息提供企业)目前经营普遍不景气,这首先是电子商务的配套工程建设尚不完善,如电子支付系统;其次是站点经营上大而全的经营思路,使得企业无力为继,站点陡有其表而无实在的内容(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也是企业抢占电子商务市场的一种手段,先占住茅坑再说);再次,站点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严重损坏了站点的形象。就资方而言,尽快收回投资是无庸置疑的,但时间表的确定,收回资金的方式都应该统筹考虑。那种工业时代下对具体产品投资、生产、流通、资金回笼的模式,在信息时代是行不通的。
国际互联网络给人的感觉首先是信息的包罗万象,但这种包罗万象是无数的机构在不同的地方所提供的,绝对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所能够做到的。明确这一点,对站点的经营十分重要。
数据库的价值,唯一的标准就是它的专业化程度。下面是我对建设“中国武侠”这个站点的策划,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
中国武侠:http:/www.chinakinght.com
(A)基础数据库:
建库宗旨:全面展现中国侠文化的风彩(选题论证详见“关于《中国古典侠义精品大系》选题论证”)。选编中国上至《史记》,下至当代的公案、侠义、武侠小说、诗词歌赋、传统绘画、音乐。
延伸数据库:全面展现人类侠义传统。选编西方骑士、日本武士文化及其文学艺术作品。
(B)数据库版本:
中文简体、繁体;
英文目录;
英文原版骑士小说;
日本原版武士小说;
(C)经营方式:
a:建立网上武侠小说作者、出版机构、协会数据库;
b:建立网上武侠小说书籍征订及文稿交易系统;
c:建立网上武侠小说书籍订购、读者俱乐部系统;
d:建立网上武侠小说发布系统;
其它:与武、侠有关的影视作品、工艺品的信息、广告、交易等。
(3)站点的赢利点:
目前大部份ICP采取出卖信息方式,即访问者如果对数据有兴趣,支付一定的费用之后即可获得授权,然后下载。不难看出,这种方式的赢利是很小的。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的赚钱方式应是靠上文提及的可延伸的部份。
在此就不难看出,作为网络运营的企业,如果目光仅仅盯着网络本身,亏损乃至倒闭就只是时间问题。
电子商务的赢利靠的是可延伸部份,而这些可延伸的部份又必须俱有一个起码的基础:拥有足够数量的忠实的访问者。现在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靠出卖数据库信息是一种竭泽而鱼的做法,短期利益的追求势必使企业最终陷入窘况。
中国的ISP和ICP所面临的问题,根本的还不在于资金问题,而在于他们只是信息社会中的一环,尽管这一环可能相当重要。他们第一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一环,更没有强大到可以独力完成信息社会资本流通的一个周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大绝不仅仅只是资金的问题。
(4)三位一体:
一个数据库的开发,动聊几十万、上百万,而这个数据库如果仅仅在网络上使用的话,不难看出,这恐怕是任何企业都难以承受的。我们提出图书、光盘和网络三位一体的设想,首先是从资金的充分利用上考虑,其次,这三个不同范畴之内的企业行为又可以互相促进。以《中国古典侠义精品大系》而言,总字数在二千万左右,传统书籍的出版费在三百万左右,总码洋将达到一千万,是一个不小的图书出版工程。如果此时再投资二十万元左右,就可以制作一个全文检索的多文本(中文简繁体、原版及改编版)计算机光盘。我们可以初步估算一下,如果光盘的这些内容都要用传统图书来出的话,那就是八千万字左右,出版费将达到一千二百万元左右。
我们怎样看待投入在光盘上的这二十万?这张光盘可以作为书籍的一个补充(版本及检索方式),从使用者方便的角度而言,这确实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就算光盘的销售为零,在如此大的图书出版工程中,就当是花二十万做广告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光盘还有它的销售前景。
现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数据放入数据库中而无需更大的投资,我们也就拥有了一个侠文化的数据库。如果我们眼光放远一点,免费让访问者访问这些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值根于中国本土的武侠小说是可以吸引相当一部份人的。当然,“中国武侠:http:/www.chinakinght.com”站点上的醒目位置肯定是我们的《中国古典侠义精品大系》图书及光盘的广告、订单、帐号。
如果“中国武侠”的尝试成功了,接下来就是“中国言情”,中国除了“豪放派”之外,还有同样令人缠绵的“婉约派”,及其它。
我们还能走多远?
“中国网络图书订货”或者叫它“中国图书在线”或者“中国图书热线”。
就国内外的经验而言,网络图书订货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选题检验和方便的网络购书,但这有二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访问者,二是站点建设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归根到底,成功的基础是站点数据库的资源配问题。
飞总经理,以上是我近几年的一些想法,就我自己而言,自然想有一试的机会,这是从云南信息资息集成中心辞职的根本原因,也是这次求职的主要原因。当然,我的想法也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挂一漏万,乃至偏颇之外一定在所难免,您在这个行业中正在创造着成功的经历,很希望得到您的指教。武心谨书,敬候回音。
顺至商祺!
武心 敬启
1998年10月11日
通讯地址:
电 话:
邮 编:
附:《个人简历表》(略)一份
Everything, Nothing ...
Contributors
Friday, August 31, 2007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
第一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一、 化学试剂的取用规则
1. 固体试剂的取用规则
(1)要用干净的药勺取用。用过的药勺必须洗净和擦干后才能再使用,以免沾污试剂。
(2)取用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
(3)称量固体试剂时,必须注意不要取多,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4)一般的固体试剂可以放在干净的纸或表面皿上称量。具有腐蚀性、强氧化性或易潮解的固体试剂不能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
(5)有毒的药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
2. 液体试剂的取用规则
(1)从滴瓶中取液体试剂时,要用滴瓶中的滴管,滴管绝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沾污药品。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液体试剂时,则需要专用滴管。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置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滴入滴管的胶皮帽中。
(2)从细口瓶中取出液体试剂时,用倾注法。先将瓶塞取下,反放在桌面上,手握住试剂瓶上贴标签的一面,逐渐倾斜瓶子,让试剂沿着洁净的试管壁流入试管或沿着洁净的玻璃棒注入烧杯中。取出所需量后,将试剂瓶扣在容器上靠一下,再逐渐竖起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滴流到瓶的外壁。
(3)在试管里进行某些不需要准确体积的实验时,可以估计取出液体的量。例如用滴管取用液体时,1cm相当于多少滴,5cm液体占一个试管容器的几分之几等。倒入试管里的溶液的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1/3。
(4)定量取用液体时,用量筒或移液管取。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量度的量筒.
二、 各种试纸如:pH试纸、Pb(Ac)2试纸 碘—淀粉试纸等的使用
三、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1. 洗涤要求
干净:除了H2O分子以外无其它任何杂物;在玻璃仪器壁上留有均匀的一层水膜,而不挂水珠。
2. 洗涤方法
(1)用毛刷洗:用毛刷刷洗仪器,可以去掉仪器上附着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落的不溶性杂质。
(2)用去污粉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纱等混合而成的。将要洗的容器先用水湿润(必需用少量水),然后,撒入少量去污粉,再用毛刷擦洗,它是利用碳酸钠的碱性具有强的去污能力,细纱的磨擦作用,白土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对仪器的清洗效果。仪器内外壁经擦洗后,先用自来水洗去去污粉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洗三次,去掉自来水中带来的钙、镁、铁、氯离子等。每次蒸馏水的用量要少些,注意节约(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3)用铬酸洗液洗:这种洗液是由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制而成的(通常将25gk2Cr2O7置于烧杯中,加50cm3水溶解,然后在不 断搅拌下,慢慢加入450cm3浓硫酸),呈深褐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对有机物、油污等的去污能力特别强。在进行精确定量实验时,对口小、管细难以用刷子机械地刷洗仪器,可用洗夜来洗。洗涤时装入少量洗液,将仪器倾斜转动,使管壁全部被洗液湿润。转动一会儿后倒回原洗液瓶中,再用自来水把残留在仪器中的洗液洗去,最后用少量的蒸馏水洗三次。如果用洗液浸泡仪器或把洗液加热,其效果会更好。
使用洗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尽量把仪器内的水倒掉,以免把洗液冲稀。
② 洗液用完后应倒回原瓶内,可反复使用。
③ 洗液具有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破坏衣物,如不慎把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桌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④ 已变成绿色的洗液(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的颜色),无氧化性,不能继续使用。
⑤ 铬(Ⅵ)有毒,清洗残留在仪器上的洗液时,第一、二遍的洗涤水不要倒入下水道,应回收处理。
用以上各种方法洗涤后的仪器,经自来水冲洗后,往往还残留有Ca2+,Mg2+、SO42-等离子,如果实验中不允许这些杂质存在,则应该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把它们洗去。洗涤时,应按“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以三次为宜。已洗干净的仪器应该清洁透明的,当把仪器倒置时,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器壁不挂水珠。
凡是已经洗净的仪器,决不能用布或纸擦干,否则,布或纸上的纤维将会附着在仪器上。
(4)根据所沾污物的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试剂洗
如:MnO2选用HCl洗涤; Ag选用HNO3洗涤
四、 仪器的干燥方法
1. 烘干:
洗净的仪器可以放在电热干燥箱(烘箱)内烘干,但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净。放置仪器时,应注意使仪器的口朝下(倒置后不稳的仪器则应平放)。可以在电热干燥箱的最下层放一个搪瓷盘,以接受从仪器上滴下的水珠,不使水滴到电炉丝上,以免损坏电炉丝。
2. 烤干:
烧杯或蒸发皿可以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烤干。试管可以直接用小火烤干,操作时,试管要略为倾斜,管口向下,并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把水珠赶掉。
3. 晾干:
洗净的仪器可倒置在干净的实验柜内仪器架上(倒置后不稳定的仪器如量筒等,则应平放),让其自然干燥。
4. 吹干:
用压缩空气或吹风机把仪器吹干。
5. 用有机溶剂干燥:
一些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方法干燥,否则,会影响仪器的精密度。我们可以用一些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酒精或酒精与丙酮的混合液)加到洗净的仪器中(量要少),把仪器倾斜,转动仪器,使器壁上的水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倾出,少量残留在仪器内的混合液,很快挥发使仪器干燥。
五、 加热、灼烧
1. 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2. 电炉的使用
六、 溶解、结晶、固液分离
1. 固体的溶解
溶解固体时,常用加热、搅拌等方法加快溶解速度。当固体物质溶解于溶剂时,如固体颗粒太大,可在研钵中研细。对一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物质来说,加热对溶解过程有利。搅拌可加速溶质的扩散,从而加快溶解速度。搅拌时注意手持玻棒,轻轻转动,使玻棒不要触及容器底部及器壁。在试管中溶解固体时,可用振荡试管的方法加速溶解,振荡时不能上下,也不能用手指堵住管口来回振荡。
2. 结晶
(1)蒸发(浓缩)
当溶液很稀而所制备的物质的溶解度又较大时,为了能从中析出该物质的晶体,必须通过加热,使水分不断蒸发,溶液不断浓缩。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冷却,就可析出晶体。当物质的溶解度较大时,必须蒸发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才停止。当物质的溶解度较小或高温时溶解度较大而室温时溶解度较小,此时不必蒸发到液面出现晶膜就可冷却。蒸发是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快速浓缩。若无机物对热是稳定的,可以接加热(应先预热),否则用水浴间接加热。
(2)结晶与重结晶
大多数物质的溶液蒸发到一定浓度下冷却,就会析出溶质的晶体。析出晶体的颗粒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果溶液的浓度较高,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小时,冷却得越快,那么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否则就得到较大颗粒的结晶。搅拌溶液和静止溶液,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前者有利于细小晶体的生成;后者有利于大晶体的生成。
如溶液容易发生过饱和现象,可以用搅拌、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核)等办法,使其形成结晶中心,过量的溶质便会全部析出。
如果第一次结晶所得物质的纯度不合要求,可进行重结晶。其方法是在加热情况下使纯化的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使滤液冷却,被纯化物质即结晶析出,而杂质则留在母液中,过滤便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若一次重结晶达不到要求,可再次结晶。重结晶是提纯固体物质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有显著变化的化合物,对于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的化合物则不适用。
3. 固-液分离及沉淀洗涤
溶液与沉淀的分离方法有三种:倾析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
(1) 倾析法
当沉淀的比重或重结晶的颗粒较大,静止后能很快沉降至容器的底部时,常用倾析法进行分离和洗涤。将沉淀上部的溶液倾入另一容器中而使沉淀与溶液分离。如需洗涤沉淀时,只要向盛沉淀的容器内加入少量洗涤液,将沉淀和洗涤液充分搅拌均匀,待沉淀沉降到容器的底部后,再用倾析法倾去溶液。如此反复操作两三次,即能将沉淀洗净。为了把沉淀转移到滤纸上,先用洗涤液将沉淀搅起,将悬浮液立即按上述方法转移到滤纸上,这样大部分沉淀就可从烧杯中移走,然后用洗瓶中的水冲下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沉淀,再行转移。
(2) 过滤法
过滤法是固-液分离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器(如滤纸)时,沉淀留在滤纸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所得到的溶液叫滤液。溶液的粘度、温度、过滤时的压力及沉淀物的性质、状态、过滤器孔径大小都会影响过滤速度。热溶液比冷溶液容易过滤。溶液的粘度越大,过滤越慢。减压过滤比常压过滤快。如果沉淀呈胶体状态,不易穿过一般过滤器(滤纸),应先设法将胶体破坏(如用加热法)。总之,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过滤方法。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热过滤三种。
① 常压过滤
先把一圆形或方形滤纸对折两次成扇形,展开后呈锥形,恰能与60o角的漏斗相密合。如果漏斗的角度大于或小于60o,应适当改变滤纸折成的角度使之与漏斗相密合。然后在三层滤纸的那边将外两层撕去一小角,用食指把滤纸按在漏斗内壁上,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再用玻璃棒轻压滤纸四周,赶去滤纸与漏斗壁间的气泡,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漏斗要放在漏斗架上,要调整漏斗架的高度,以使漏斗管的末端紧靠接受器内壁。先倾倒溶液,后转移沉淀,转移时应使用搅棒。倾倒溶液时,应使搅棒接触三层滤纸处,漏斗中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边缘。如果沉淀需要洗涤,应待溶液转移完毕,将上方清液倒入漏斗。如此重复洗涤两三遍,最后把沉淀转移到滤纸上。
② 减压过滤(简称“抽滤”)
减压过滤可缩短过滤时间,并可把沉淀抽得比较干燥,但它不适,用于胶状沉淀和颗粒太细的沉淀的过滤。利用水泵中急速的水流不断将空气带走,从而使吸滤瓶内的压力减小,在布氏漏斗内的液面与吸滤瓶之间造成一个压力差,提高了过滤的速度。在连接水泵的橡皮管和吸滤瓶之间按装一个安全瓶,用以防止因关闭水阀或水泵后流速的改变引起自来水倒吸,进入吸滤瓶将滤液沾污并冲稀。
七、 称量操作(电子天平)
1. 电子天平的基本构造
2.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称量方法(示范差减法和直接称量法)
八、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1. 移液管
(1)移液管的分类
(2)移液管洗涤
(3)移液管使用
2. 酸式滴定管
(1)酸式滴定管的洗涤
(2)酸式滴定管活塞涂凡士林
(3)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排气泡及滴定操作
2. 碱式滴定管
(1)碱式滴定管的洗涤
(2)碱式滴定管的读数、排气泡及滴定操作
4.容量瓶
(1)检查容量瓶的瓶口是否漏水
(2)容量瓶的洗涤
(3)容量瓶的使用
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用液体物质配制溶液。
重铬酸钾硫酸洗液
通常称为洗洁液或洗液,其成分主要为重铬酸钾与硫酸,是强氧化剂。
K2Cr2O7+4H2SO4 K2SO4+Cr2(SO4)3+3[O]+
因其有很强的氧化力,一般有机物如血、尿、油脂等类污遗迹可被氧化而除净。事先将溶液稍微加热,则效力更强。新鲜铬酸洗液为棕红色,若使用的次数过多,重铬酸钾就被还原为绿色的铬酸盐,效力减小,此时可加热浓缩或补加重铬酸钾,仍可继续使用。
配方:稀洗液 重铬酸钾 10g
粗浓硫酸 200ml
水 100ml
浓洗液 重铬酸钾 20g
粗浓硫酸 350ml
水 40ml
配法:先取粗制重铬酸钾20g,放于大烧杯内,加普通水100ml使重铬酸钾溶解(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再将粗制浓硫酸(200ml)缓缓沿边缘加入上述重铬酸钾溶液中即成。加浓硫酸时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并注意防止液体外溢。若用瓷桶大量配制,注意瓷桶内面必须没有掉瓷,以免强酸烧坏瓷桶。配时切记,不能把水加于硫酸内(将因硫酸遇水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水沸腾,体积膨胀而发生爆溅)。
使用时先将玻皿用肥皂水洗刷1~2次,再用清水冲净倒干,然后放入洗液中浸泡约2小时,有时还需加热,提高清洁效率。经洗液浸泡的玻皿,可先用自来水冲洗多次,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1~2次即可。
附有蛋白质类或血液较多的玻皿,切勿用洗液,因易使其凝固,更不可对有如酒精、乙醚的容器用洗液洗涤。
洗液对皮肤、衣物等均有腐蚀作用,故应妥善保存。使用时带保护手套。为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洗液贮存时应加盖。
一、 化学试剂的取用规则
1. 固体试剂的取用规则
(1)要用干净的药勺取用。用过的药勺必须洗净和擦干后才能再使用,以免沾污试剂。
(2)取用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
(3)称量固体试剂时,必须注意不要取多,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4)一般的固体试剂可以放在干净的纸或表面皿上称量。具有腐蚀性、强氧化性或易潮解的固体试剂不能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
(5)有毒的药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
2. 液体试剂的取用规则
(1)从滴瓶中取液体试剂时,要用滴瓶中的滴管,滴管绝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沾污药品。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液体试剂时,则需要专用滴管。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置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滴入滴管的胶皮帽中。
(2)从细口瓶中取出液体试剂时,用倾注法。先将瓶塞取下,反放在桌面上,手握住试剂瓶上贴标签的一面,逐渐倾斜瓶子,让试剂沿着洁净的试管壁流入试管或沿着洁净的玻璃棒注入烧杯中。取出所需量后,将试剂瓶扣在容器上靠一下,再逐渐竖起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滴流到瓶的外壁。
(3)在试管里进行某些不需要准确体积的实验时,可以估计取出液体的量。例如用滴管取用液体时,1cm相当于多少滴,5cm液体占一个试管容器的几分之几等。倒入试管里的溶液的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1/3。
(4)定量取用液体时,用量筒或移液管取。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量度的量筒.
二、 各种试纸如:pH试纸、Pb(Ac)2试纸 碘—淀粉试纸等的使用
三、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1. 洗涤要求
干净:除了H2O分子以外无其它任何杂物;在玻璃仪器壁上留有均匀的一层水膜,而不挂水珠。
2. 洗涤方法
(1)用毛刷洗:用毛刷刷洗仪器,可以去掉仪器上附着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落的不溶性杂质。
(2)用去污粉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纱等混合而成的。将要洗的容器先用水湿润(必需用少量水),然后,撒入少量去污粉,再用毛刷擦洗,它是利用碳酸钠的碱性具有强的去污能力,细纱的磨擦作用,白土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对仪器的清洗效果。仪器内外壁经擦洗后,先用自来水洗去去污粉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洗三次,去掉自来水中带来的钙、镁、铁、氯离子等。每次蒸馏水的用量要少些,注意节约(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3)用铬酸洗液洗:这种洗液是由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制而成的(通常将25gk2Cr2O7置于烧杯中,加50cm3水溶解,然后在不 断搅拌下,慢慢加入450cm3浓硫酸),呈深褐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对有机物、油污等的去污能力特别强。在进行精确定量实验时,对口小、管细难以用刷子机械地刷洗仪器,可用洗夜来洗。洗涤时装入少量洗液,将仪器倾斜转动,使管壁全部被洗液湿润。转动一会儿后倒回原洗液瓶中,再用自来水把残留在仪器中的洗液洗去,最后用少量的蒸馏水洗三次。如果用洗液浸泡仪器或把洗液加热,其效果会更好。
使用洗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尽量把仪器内的水倒掉,以免把洗液冲稀。
② 洗液用完后应倒回原瓶内,可反复使用。
③ 洗液具有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破坏衣物,如不慎把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桌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④ 已变成绿色的洗液(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的颜色),无氧化性,不能继续使用。
⑤ 铬(Ⅵ)有毒,清洗残留在仪器上的洗液时,第一、二遍的洗涤水不要倒入下水道,应回收处理。
用以上各种方法洗涤后的仪器,经自来水冲洗后,往往还残留有Ca2+,Mg2+、SO42-等离子,如果实验中不允许这些杂质存在,则应该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把它们洗去。洗涤时,应按“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以三次为宜。已洗干净的仪器应该清洁透明的,当把仪器倒置时,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器壁不挂水珠。
凡是已经洗净的仪器,决不能用布或纸擦干,否则,布或纸上的纤维将会附着在仪器上。
(4)根据所沾污物的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试剂洗
如:MnO2选用HCl洗涤; Ag选用HNO3洗涤
四、 仪器的干燥方法
1. 烘干:
洗净的仪器可以放在电热干燥箱(烘箱)内烘干,但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净。放置仪器时,应注意使仪器的口朝下(倒置后不稳的仪器则应平放)。可以在电热干燥箱的最下层放一个搪瓷盘,以接受从仪器上滴下的水珠,不使水滴到电炉丝上,以免损坏电炉丝。
2. 烤干:
烧杯或蒸发皿可以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烤干。试管可以直接用小火烤干,操作时,试管要略为倾斜,管口向下,并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把水珠赶掉。
3. 晾干:
洗净的仪器可倒置在干净的实验柜内仪器架上(倒置后不稳定的仪器如量筒等,则应平放),让其自然干燥。
4. 吹干:
用压缩空气或吹风机把仪器吹干。
5. 用有机溶剂干燥:
一些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方法干燥,否则,会影响仪器的精密度。我们可以用一些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酒精或酒精与丙酮的混合液)加到洗净的仪器中(量要少),把仪器倾斜,转动仪器,使器壁上的水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倾出,少量残留在仪器内的混合液,很快挥发使仪器干燥。
五、 加热、灼烧
1. 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2. 电炉的使用
六、 溶解、结晶、固液分离
1. 固体的溶解
溶解固体时,常用加热、搅拌等方法加快溶解速度。当固体物质溶解于溶剂时,如固体颗粒太大,可在研钵中研细。对一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物质来说,加热对溶解过程有利。搅拌可加速溶质的扩散,从而加快溶解速度。搅拌时注意手持玻棒,轻轻转动,使玻棒不要触及容器底部及器壁。在试管中溶解固体时,可用振荡试管的方法加速溶解,振荡时不能上下,也不能用手指堵住管口来回振荡。
2. 结晶
(1)蒸发(浓缩)
当溶液很稀而所制备的物质的溶解度又较大时,为了能从中析出该物质的晶体,必须通过加热,使水分不断蒸发,溶液不断浓缩。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冷却,就可析出晶体。当物质的溶解度较大时,必须蒸发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才停止。当物质的溶解度较小或高温时溶解度较大而室温时溶解度较小,此时不必蒸发到液面出现晶膜就可冷却。蒸发是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快速浓缩。若无机物对热是稳定的,可以接加热(应先预热),否则用水浴间接加热。
(2)结晶与重结晶
大多数物质的溶液蒸发到一定浓度下冷却,就会析出溶质的晶体。析出晶体的颗粒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果溶液的浓度较高,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小时,冷却得越快,那么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否则就得到较大颗粒的结晶。搅拌溶液和静止溶液,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前者有利于细小晶体的生成;后者有利于大晶体的生成。
如溶液容易发生过饱和现象,可以用搅拌、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核)等办法,使其形成结晶中心,过量的溶质便会全部析出。
如果第一次结晶所得物质的纯度不合要求,可进行重结晶。其方法是在加热情况下使纯化的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使滤液冷却,被纯化物质即结晶析出,而杂质则留在母液中,过滤便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若一次重结晶达不到要求,可再次结晶。重结晶是提纯固体物质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有显著变化的化合物,对于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的化合物则不适用。
3. 固-液分离及沉淀洗涤
溶液与沉淀的分离方法有三种:倾析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
(1) 倾析法
当沉淀的比重或重结晶的颗粒较大,静止后能很快沉降至容器的底部时,常用倾析法进行分离和洗涤。将沉淀上部的溶液倾入另一容器中而使沉淀与溶液分离。如需洗涤沉淀时,只要向盛沉淀的容器内加入少量洗涤液,将沉淀和洗涤液充分搅拌均匀,待沉淀沉降到容器的底部后,再用倾析法倾去溶液。如此反复操作两三次,即能将沉淀洗净。为了把沉淀转移到滤纸上,先用洗涤液将沉淀搅起,将悬浮液立即按上述方法转移到滤纸上,这样大部分沉淀就可从烧杯中移走,然后用洗瓶中的水冲下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沉淀,再行转移。
(2) 过滤法
过滤法是固-液分离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器(如滤纸)时,沉淀留在滤纸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所得到的溶液叫滤液。溶液的粘度、温度、过滤时的压力及沉淀物的性质、状态、过滤器孔径大小都会影响过滤速度。热溶液比冷溶液容易过滤。溶液的粘度越大,过滤越慢。减压过滤比常压过滤快。如果沉淀呈胶体状态,不易穿过一般过滤器(滤纸),应先设法将胶体破坏(如用加热法)。总之,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过滤方法。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热过滤三种。
① 常压过滤
先把一圆形或方形滤纸对折两次成扇形,展开后呈锥形,恰能与60o角的漏斗相密合。如果漏斗的角度大于或小于60o,应适当改变滤纸折成的角度使之与漏斗相密合。然后在三层滤纸的那边将外两层撕去一小角,用食指把滤纸按在漏斗内壁上,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再用玻璃棒轻压滤纸四周,赶去滤纸与漏斗壁间的气泡,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漏斗要放在漏斗架上,要调整漏斗架的高度,以使漏斗管的末端紧靠接受器内壁。先倾倒溶液,后转移沉淀,转移时应使用搅棒。倾倒溶液时,应使搅棒接触三层滤纸处,漏斗中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边缘。如果沉淀需要洗涤,应待溶液转移完毕,将上方清液倒入漏斗。如此重复洗涤两三遍,最后把沉淀转移到滤纸上。
② 减压过滤(简称“抽滤”)
减压过滤可缩短过滤时间,并可把沉淀抽得比较干燥,但它不适,用于胶状沉淀和颗粒太细的沉淀的过滤。利用水泵中急速的水流不断将空气带走,从而使吸滤瓶内的压力减小,在布氏漏斗内的液面与吸滤瓶之间造成一个压力差,提高了过滤的速度。在连接水泵的橡皮管和吸滤瓶之间按装一个安全瓶,用以防止因关闭水阀或水泵后流速的改变引起自来水倒吸,进入吸滤瓶将滤液沾污并冲稀。
七、 称量操作(电子天平)
1. 电子天平的基本构造
2.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称量方法(示范差减法和直接称量法)
八、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1. 移液管
(1)移液管的分类
(2)移液管洗涤
(3)移液管使用
2. 酸式滴定管
(1)酸式滴定管的洗涤
(2)酸式滴定管活塞涂凡士林
(3)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排气泡及滴定操作
2. 碱式滴定管
(1)碱式滴定管的洗涤
(2)碱式滴定管的读数、排气泡及滴定操作
4.容量瓶
(1)检查容量瓶的瓶口是否漏水
(2)容量瓶的洗涤
(3)容量瓶的使用
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用液体物质配制溶液。
重铬酸钾硫酸洗液
通常称为洗洁液或洗液,其成分主要为重铬酸钾与硫酸,是强氧化剂。
K2Cr2O7+4H2SO4 K2SO4+Cr2(SO4)3+3[O]+
因其有很强的氧化力,一般有机物如血、尿、油脂等类污遗迹可被氧化而除净。事先将溶液稍微加热,则效力更强。新鲜铬酸洗液为棕红色,若使用的次数过多,重铬酸钾就被还原为绿色的铬酸盐,效力减小,此时可加热浓缩或补加重铬酸钾,仍可继续使用。
配方:稀洗液 重铬酸钾 10g
粗浓硫酸 200ml
水 100ml
浓洗液 重铬酸钾 20g
粗浓硫酸 350ml
水 40ml
配法:先取粗制重铬酸钾20g,放于大烧杯内,加普通水100ml使重铬酸钾溶解(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再将粗制浓硫酸(200ml)缓缓沿边缘加入上述重铬酸钾溶液中即成。加浓硫酸时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并注意防止液体外溢。若用瓷桶大量配制,注意瓷桶内面必须没有掉瓷,以免强酸烧坏瓷桶。配时切记,不能把水加于硫酸内(将因硫酸遇水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水沸腾,体积膨胀而发生爆溅)。
使用时先将玻皿用肥皂水洗刷1~2次,再用清水冲净倒干,然后放入洗液中浸泡约2小时,有时还需加热,提高清洁效率。经洗液浸泡的玻皿,可先用自来水冲洗多次,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1~2次即可。
附有蛋白质类或血液较多的玻皿,切勿用洗液,因易使其凝固,更不可对有如酒精、乙醚的容器用洗液洗涤。
洗液对皮肤、衣物等均有腐蚀作用,故应妥善保存。使用时带保护手套。为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洗液贮存时应加盖。
英语摘要的写法
Abstract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Abstract 基本类型: 报道性,指示性,报道-指示性和结构式文摘 注意摘要与前言的区别,有关背景资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放前言中 1 基本特性 独立短文:独立性 The first studies by Shuford et al. (Polym Eng Sci 1976,16,25) of the effect of draw ratio on the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s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orientation due to draw prior to film polarization was to increase greatly the piezoelectric response.
Compare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s (1), (2), (3), (4), defining inhibition type is competitive one. EI的文摘长度一般不超过150 words,或1500字母。 美国物理学会Style Manual, 不超过500个单词。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2 时态
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说法一:从理论上讲:
一般现在时 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一般过去时 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完成时 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
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说法二: EI 数据库建议: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说法三
论文是通过科学实验揭示客观真理。所取得的结果,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将耒都是如此。故常用现在时表达。
过去时“表达一件过去发生过的事,而且现在已经完结了。”如文中指出发生的日期和时间是写文章之前,必须用过去时,例:This was first known in 1930.
许多论文,虽然是作者过去做的工作和得到的结论,然而这些工作和结论并不是达到“完结了”的阶段,而是还会有人,也可能是作者本人,继续研究下去,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已做过的工作,以表达这种延续性。例:Man has not yet discovered an effective cure for the common cold.(人类至今尚未发现一种有效治疗感冒的方法。)句中隐含着估计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发现,但是将耒能否会有,尚有待事实来说明。(参见:周春晖编著. 科技英语写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举例
一般现在时及其被动语态
PET films uniaxially drawn in hot water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conventional DSC and modulated DSC (MDSC). …… Variations of Tg with the water content and with the drawing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se materials. The increments of ΔCp at Tg are also interpreted using a three phases model.
一般过去时及其被动语态
An analysis of the cure kinetics of several different formulations composed of bifunctional epoxy resins and aromatic diamines was performed. …… All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curing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reported. Dynamic and isothermal DSC yielded different results. An explanation was offer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curing mechanism which prevail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A mechanism scheme wa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various possible reactions during cure.
现在完成时及其被动语态
The partial molar enthalpies of mixing of NaHSO4 and KHSO4 have been measured at 528K by dropping samples of pure compounds into molten mixtures of NaHSO4 and KHSO4 in Calvet calorimeter. From these values the molar enthalpy of mixing has been deduced.
The phase diagram of this system has been confirmed by conductometric and thermal analysis methods. By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excess entropy of the liquid mixtures was also calculated.
应理解为上述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几种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
这只是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将其概念化,实际写作英文摘要时,这几种时态并非完全不可互易。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3 语态
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具多(见上例),这种语态“可以在主语部分集中较多的信息,起到信息前置,语义鲜明突出的效果。”【1】
主动语态也偶有出现,并有增长的趋势,认为“主动语态表达的语句文字清晰、简捷明快,表现力强,动作的执行者和动作的承受者一目了然,往往那给人一种干净利落、泾渭分明的感觉。”【1】
主动语态举例
We report rheological data on anionic polyelectrolyte solutions of variable chain length and concentration, ……
We have studied the dehydratio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or …… ,NiNa4(PO3)·6H2O ,between 25 and 700℃ by thermal analyses (TG, DTA), infrared spectro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 ……
……We find that one component (polyimide) controls the permeability values and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helium permeation in the blends. ……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on the aggregation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s, we observed light scattering of the suspension under an electric field, and found that the scattering pattern became anisotropic. ……
……We demonstrate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nature of theβ-PMMA and β-P(VDF-TrFE) relaxation, with activation energies of 29.3 and 13.5 kcal/mol, respectively. ……
……We refer to the lamellar thickening process as a type of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
概括起来:
·作者告诉读者论述怎样的主题,可用现在时
·用过去时及其被动语态叙述实验方法与过程,;表示实验前业已完成的动作(过去的过去),用过去完成时。例如:
The crystallized samples had been polished before they were etched in a 0.5% HF solu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25℃ for 2 s ,
·对实验结果可用现在时(表示客观真理)或现在完成时(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结构式文摘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60%的核心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但此种摘要不适合综述之类的文章。
结构式文摘是按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c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在Objective项,可直接用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式主动语态,如To provide, To explore, …; Methods和Results 项,可用一般过去时(有时也用现在完成时)及其被动语态;Conclusions 则用一般现在时(参见:韩仲琪,李炳汝,王庆法.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其写作问题. 编辑学报,2002,14(6):412)
Objective
动词不定式开头
To investigate …
To study …
To explore …
To examine …
To determine …
To report …
To review …
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 the author, the authors ,不用I。
如:In this paper we conclude …
Methods
用完整的句子,以被动句和过去时态为主。
Results
用一般过去时陈述实验结果。
Conclusions
集中表达作者的学术观点。
参见:刘雪立.医学论文英文结构式摘要的写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4):452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4 语法修辞
参见:吕萍,曹云立.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编写要求.编辑学报,2003,15(1):35
(1) 力求简捷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 → at 250 to 300℃
at a high pressure of 2 kPa → at 2 kPa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 increa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 the results show
(2) 能用名词作定语的不用动名词作定语,那用形容词作定语的不用名词作定语
measuring accuracy →measurement accuracy
experiment results →experimental results
(3)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
用of句型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 measurement accuracy
structure of crystal → crystal structure
(4) 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easured
(5) 一个名词不宜用多个前置形容词来修饰,可改用
复合词,兼用后置定语
thermal oxidatio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
apparent active energy of thermo-oxidation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5 一个典型示例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orient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orientation i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was produced by extruding it in solid phase. At extrusion ratio (ER ) greater four, two melting peaks were observed. With increasing ER, the lower temperature peak was found to shift to higher temp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shift in the higher temperature peak was much less. It is shown that these peaks originate in the melting of crystalline species hav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crystal disorder and stereo-block character.
此例回答了如下四个问题:
回答做了什么? (研究工作范围)
——用DSC 研究聚丙烯的熔融行为
回答怎样做的? (实验要点)
——固体拉伸取向
回答结果如何? (主要结论)
——两个熔融峰及其随拉伸比的变化
回答原因何在? (结果的解释,结论)
——存在不同晶体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6 化学常用句式
(1)研究范围
(to be)carried out
performed
made
conducted
(to be) studied
investigated
(to be) described
deal with
elucidated
given
presented
developed
employed
derived
prepared
synthesized
monitored
determined
measured
observed
recorded
examined
characterized
identified
tested
calculated
proposed
used to study
used to establish
evaluated
discussed
(2) 实验要点
(to b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 with …
synthesized via reacting
obtained via condensation
by means of
by using
by the use of
using … as …
over a wide range of …
over a broad composition range
over most of the range of …
over the entire … range
covered the ranges from … to …
in the range of …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 to …
with a variety of … contents
containing … percent or more …
in the presence of …
in the absence of …
(3)主要结论
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见上
例 )
用That 从句表示实验结果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
由It 引起的that 从句
It was shown that …
It can be seen that …
It was found that …
It was discovered that …
It was concluded that …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
It was clarified that …
It was revealed that …
It is considered that …
It was confirmed that …
It is suggested that …
It was supposed that …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
以… to be 后的表语成分表示测定、计算等
的结果
The rate constant of the catalytic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5.67x106 cm3 mol-1s-1.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was proved to be correct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表示具有某种影响,以及数量的依赖、增减关系
… 与 … 有关
… (to be)correlated with …
associated with …
related to …
dependent upon …
independent of …
in relation to …
in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
proportional to …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
… depends on …
The dependence of … on …
…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
…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
(不)相符的表示方法
…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 (to be) found to agree well with …
… (to be) consistent with …
… (to be) essentially identical with …
… (to be) found to coincide essentially with …
… (to be) closely analogous to …
… (to be) similar to …
Good agreement (to be) found between …
… (to be) contrary to …
… (to be) in contrast with …
(4)结果解释(结论)
… (to be) due to due to
… (to be) attributed to …
(may be)
… (to be) assigned to …
… (to be)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
… can be caused by …
… may be explained by …
… originate in …
… (to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Abstract 基本类型: 报道性,指示性,报道-指示性和结构式文摘 注意摘要与前言的区别,有关背景资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放前言中 1 基本特性 独立短文:独立性 The first studies by Shuford et al. (Polym Eng Sci 1976,16,25) of the effect of draw ratio on the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s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orientation due to draw prior to film polarization was to increase greatly the piezoelectric response.
Compare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s (1), (2), (3), (4), defining inhibition type is competitive one. EI的文摘长度一般不超过150 words,或1500字母。 美国物理学会Style Manual, 不超过500个单词。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2 时态
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说法一:从理论上讲:
一般现在时 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一般过去时 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完成时 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
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说法二: EI 数据库建议: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说法三
论文是通过科学实验揭示客观真理。所取得的结果,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将耒都是如此。故常用现在时表达。
过去时“表达一件过去发生过的事,而且现在已经完结了。”如文中指出发生的日期和时间是写文章之前,必须用过去时,例:This was first known in 1930.
许多论文,虽然是作者过去做的工作和得到的结论,然而这些工作和结论并不是达到“完结了”的阶段,而是还会有人,也可能是作者本人,继续研究下去,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已做过的工作,以表达这种延续性。例:Man has not yet discovered an effective cure for the common cold.(人类至今尚未发现一种有效治疗感冒的方法。)句中隐含着估计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发现,但是将耒能否会有,尚有待事实来说明。(参见:周春晖编著. 科技英语写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举例
一般现在时及其被动语态
PET films uniaxially drawn in hot water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conventional DSC and modulated DSC (MDSC). …… Variations of Tg with the water content and with the drawing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se materials. The increments of ΔCp at Tg are also interpreted using a three phases model.
一般过去时及其被动语态
An analysis of the cure kinetics of several different formulations composed of bifunctional epoxy resins and aromatic diamines was performed. …… All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curing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reported. Dynamic and isothermal DSC yielded different results. An explanation was offer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curing mechanism which prevail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A mechanism scheme wa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various possible reactions during cure.
现在完成时及其被动语态
The partial molar enthalpies of mixing of NaHSO4 and KHSO4 have been measured at 528K by dropping samples of pure compounds into molten mixtures of NaHSO4 and KHSO4 in Calvet calorimeter. From these values the molar enthalpy of mixing has been deduced.
The phase diagram of this system has been confirmed by conductometric and thermal analysis methods. By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excess entropy of the liquid mixtures was also calculated.
应理解为上述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几种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
这只是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将其概念化,实际写作英文摘要时,这几种时态并非完全不可互易。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3 语态
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具多(见上例),这种语态“可以在主语部分集中较多的信息,起到信息前置,语义鲜明突出的效果。”【1】
主动语态也偶有出现,并有增长的趋势,认为“主动语态表达的语句文字清晰、简捷明快,表现力强,动作的执行者和动作的承受者一目了然,往往那给人一种干净利落、泾渭分明的感觉。”【1】
主动语态举例
We report rheological data on anionic polyelectrolyte solutions of variable chain length and concentration, ……
We have studied the dehydratio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or …… ,NiNa4(PO3)·6H2O ,between 25 and 700℃ by thermal analyses (TG, DTA), infrared spectro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 ……
……We find that one component (polyimide) controls the permeability values and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helium permeation in the blends. ……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on the aggregation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s, we observed light scattering of the suspension under an electric field, and found that the scattering pattern became anisotropic. ……
……We demonstrate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nature of theβ-PMMA and β-P(VDF-TrFE) relaxation, with activation energies of 29.3 and 13.5 kcal/mol, respectively. ……
……We refer to the lamellar thickening process as a type of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
概括起来:
·作者告诉读者论述怎样的主题,可用现在时
·用过去时及其被动语态叙述实验方法与过程,;表示实验前业已完成的动作(过去的过去),用过去完成时。例如:
The crystallized samples had been polished before they were etched in a 0.5% HF solu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25℃ for 2 s ,
·对实验结果可用现在时(表示客观真理)或现在完成时(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结构式文摘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60%的核心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但此种摘要不适合综述之类的文章。
结构式文摘是按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c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在Objective项,可直接用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式主动语态,如To provide, To explore, …; Methods和Results 项,可用一般过去时(有时也用现在完成时)及其被动语态;Conclusions 则用一般现在时(参见:韩仲琪,李炳汝,王庆法.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其写作问题. 编辑学报,2002,14(6):412)
Objective
动词不定式开头
To investigate …
To study …
To explore …
To examine …
To determine …
To report …
To review …
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 the author, the authors ,不用I。
如:In this paper we conclude …
Methods
用完整的句子,以被动句和过去时态为主。
Results
用一般过去时陈述实验结果。
Conclusions
集中表达作者的学术观点。
参见:刘雪立.医学论文英文结构式摘要的写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4):452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4 语法修辞
参见:吕萍,曹云立.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编写要求.编辑学报,2003,15(1):35
(1) 力求简捷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 → at 250 to 300℃
at a high pressure of 2 kPa → at 2 kPa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 increa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 the results show
(2) 能用名词作定语的不用动名词作定语,那用形容词作定语的不用名词作定语
measuring accuracy →measurement accuracy
experiment results →experimental results
(3)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
用of句型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 measurement accuracy
structure of crystal → crystal structure
(4) 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easured
(5) 一个名词不宜用多个前置形容词来修饰,可改用
复合词,兼用后置定语
thermal oxidatio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
apparent active energy of thermo-oxidation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5 一个典型示例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orient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orientation i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was produced by extruding it in solid phase. At extrusion ratio (ER ) greater four, two melting peaks were observed. With increasing ER, the lower temperature peak was found to shift to higher temp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shift in the higher temperature peak was much less. It is shown that these peaks originate in the melting of crystalline species hav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crystal disorder and stereo-block character.
此例回答了如下四个问题:
回答做了什么? (研究工作范围)
——用DSC 研究聚丙烯的熔融行为
回答怎样做的? (实验要点)
——固体拉伸取向
回答结果如何? (主要结论)
——两个熔融峰及其随拉伸比的变化
回答原因何在? (结果的解释,结论)
——存在不同晶体
1 基本特性
2 时态
3 语态
4 语法修辞
5 一个典型示例
6 化学常用句式
6 化学常用句式
(1)研究范围
(to be)carried out
performed
made
conducted
(to be) studied
investigated
(to be) described
deal with
elucidated
given
presented
developed
employed
derived
prepared
synthesized
monitored
determined
measured
observed
recorded
examined
characterized
identified
tested
calculated
proposed
used to study
used to establish
evaluated
discussed
(2) 实验要点
(to b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 with …
synthesized via reacting
obtained via condensation
by means of
by using
by the use of
using … as …
over a wide range of …
over a broad composition range
over most of the range of …
over the entire … range
covered the ranges from … to …
in the range of …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 to …
with a variety of … contents
containing … percent or more …
in the presence of …
in the absence of …
(3)主要结论
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见上
例 )
用That 从句表示实验结果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
由It 引起的that 从句
It was shown that …
It can be seen that …
It was found that …
It was discovered that …
It was concluded that …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
It was clarified that …
It was revealed that …
It is considered that …
It was confirmed that …
It is suggested that …
It was supposed that …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
以… to be 后的表语成分表示测定、计算等
的结果
The rate constant of the catalytic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5.67x106 cm3 mol-1s-1.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was proved to be correct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表示具有某种影响,以及数量的依赖、增减关系
… 与 … 有关
… (to be)correlated with …
associated with …
related to …
dependent upon …
independent of …
in relation to …
in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
proportional to …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
… depends on …
The dependence of … on …
…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
…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
(不)相符的表示方法
…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 (to be) found to agree well with …
… (to be) consistent with …
… (to be) essentially identical with …
… (to be) found to coincide essentially with …
… (to be) closely analogous to …
… (to be) similar to …
Good agreement (to be) found between …
… (to be) contrary to …
… (to be) in contrast with …
(4)结果解释(结论)
… (to be) due to due to
… (to be) attributed to …
(may be)
… (to be) assigned to …
… (to be)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
… can be caused by …
… may be explained by …
… originate in …
… (to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
基础化学常用英语词汇380条
1. The Ideal-Gas Equation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Partial Pressures 分压
3. Real Gases: Deviation from Ideal Behavior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行为的偏离
4. The van der Waals Equation 范德华方程
5. System and Surroundings 系统与环境
6. State and State Functions 状态与状态函数
7. Process 过程
8. Phase 相
9.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
10. Heat and Work 热与功
11. Endothermic and Exothermic Processes 吸热与发热过程
12. Enthalpies of Reactions 反应热
13. Hess’s Law 盖斯定律
14.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生成焓
15. Reaction Rates 反应速率
16. Reaction Order 反应级数
17. Rate Constants 速率常数
18. Activation Energy 活化能
19. The Arrhenius Equation 阿累尼乌斯方程
20. Reaction Mechanisms 反应机理
21. Homogeneous Catalysis 均相催化剂
22.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非均相催化剂
23. Enzymes 酶
24.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平衡常数
25. the Direction of Reaction 反应方向
26.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列·沙特列原理
27. Effects of Volume, Pressur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Catalysts
i. 体积,压力,温度变化以及催化剂的影响
28. Spontaneous Processes 自发过程
29. Entropy (Standard Entropy) 熵(标准熵)
30.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Entropy Changes 熵变
32. Standard Free-Energy Changes 标准自由能变
33. Acid-Bases 酸碱
34. The Dissociation of Water 水离解
35. The Proton in Water 水合质子
36. The pH Scales pH值
37. Bronsted-Lowry Acids and Bases Bronsted-Lowry 酸和碱
38. Proton-Transfer Reactions 质子转移反应
39. Conjugate Acid-Base Pairs 共轭酸碱对
40. Relative Strength of Acids and Bases 酸碱的相对强度
41. Lewis Acids and Bases 路易斯酸碱
42. Hydrolysis of Metal Ions 金属离子的水解
43. Buffer Solutions 缓冲溶液
44. The Common-Ion Effects 同离子效应
45. Buffer Capacity 缓冲容量
46. Formation of Complex Ions 配离子的形成
47. Solubility 溶解度
48. The Solubility-Product Constant Ksp 溶度积常数
49. Precipitation and separation of Ions 离子的沉淀与分离
50.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of Ions 离子的选择沉淀
51.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氧化还原反应
52. Oxidation Number 氧化数
53. Balancing Oxidation-Reduction Equations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配平
54. Half-Reaction 半反应
55. Galvani Cell 原电池
56. Voltaic Cell 伏特电池
57. Cell EMF 电池电动势
58.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s 标准电极电势
59. Oxidizing and Reducing Agents 氧化剂和还原剂
60. The Nernst Equation 能斯特方程
61. Electrolysis 电解
62. The Wave Behavior of Electrons 电子的波动性
63. Bohr’s Model of The Hydrogen Atom 氢原子的波尔模型
64. Line Spectra 线光谱
65. Quantum Numbers 量子数
66. Electron Spin 电子自旋
67. Atomic Orbital 原子轨道
68. The s (p, d, f) Orbital s(p,d,f)轨道
69. Many-Electron Atoms 多电子原子
70. Energies of Orbital 轨道能量
71. The 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泡林不相容原理
72.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电子构型
73. The Periodic Table 周期表
74. Row 行
75. Group 族
76. Isotopes, Atomic Numbers, and Mass Numbers 同位素,原子数, 质量数
77. Periodic Properties of the Elements 元素的周期律
78. Radius of Atoms 原子半径
79. Ionization Energy 电离能
80. Electronegativity 电负性
81. Effective Nuclear Charge 有效核电荷
82. Electron Affinities 亲电性
83. Metals 金属
84. Nonmetals 非金属
85. 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
86. Covalence Bond 共价键
87. Orbital Overlap 轨道重叠
88. Multiple Bonds 重键
89. Hybrid Orbital 杂化轨道
90. The VSEPR Model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1. Molecular Geometries 分子空间构型
92. Molecular Orbital 分子轨道
93. Diatomic Molecules 双原子分子
94. Bond Length 键长
95. Bond Order 键级
96. Bond Angles 键角
97. Bond Enthalpies 键能
98. Bond Polarity 键矩
99. Dipole Moments 偶极矩
100. Polarity Molecules 极性分子
101. Polyatomic Molecules 多原子分子
102. Crystal Structure 晶体结构
103. Non-Crystal 非晶体
104. Close Packing of Spheres 球密堆积
105. Metallic Solids 金属晶体
106. Metallic Bond 金属键
107. Alloys 合金
108. Ionic Solids 离子晶体
109. Ion-Dipole Forces 离子偶极力
110. Molecular Forces 分子间力
111. Intermolecular Forces 分子间作用力
112. Hydrogen Bonding 氢键
113. Covalent-Network Solids 原子晶体
114. Compounds 化合物
115. The Nomenclatur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Complexes 配合物的命名,组成和结构
116. Charges, Coordination Numbers, and Geometries 电荷数、配位数、及几何构型
117. Chelates 螯合物
118. Isomerism 异构现象
119. Structural Isomerism 结构异构
120. Stereoisomerism 立体异构
121. Magnetism 磁性
122.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in Octahedral Complexes 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电子分布
123. Tetrahedral and Square-planar Complexes 四面体和平面四边形配合物
124.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共性
125. s-Block Elements s区元素
126. Alkali Metals 碱金属
127. Alkaline Earth Metals 碱土金属
128. Hydrides 氢化物
129. Oxides 氧化物
130. Peroxides and Superoxides 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131. Hydroxides 氢氧化物
132. Salts 盐
133. p-Block Elements p区元素
134. Boron Group (Boron, Aluminium,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硼族(硼,铝,镓,铟,铊)
135. Borane 硼烷
136. Carbon Group (Carbon, Silicon, Germanium, Tin, Lead) 碳族(碳,硅,锗,锡,铅)
137. Graphite,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石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38. Carbonic Acid, Carbonates and Carbides 碳酸,碳酸盐,碳化物
139. Occurrence and Preparation of Silicon 硅的存在和制备
140. Silicic Acid,Silicates 硅酸,硅酸盐
141. Nitrogen Group (Phosphorus,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氮族(磷,砷,锑,铋)
142. Ammonia, Nit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氨,硝酸,磷酸
143. Phosphorates, phosphorus Halides 磷酸盐,卤化磷
144. Oxygen Group (Oxygen, Sulfur, Selenium, and Tellurium) 氧族元素(氧,硫,硒,碲)
145. Ozone, Hydrogen Peroxide 臭氧,过氧化氢
146. Sulfides 硫化物
147. Halogens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卤素(氟,氯,溴,碘)
148. Halides, Chloride 卤化物,氯化物
149. The Noble Gases 稀有气体
150. Noble-Gas Compounds 稀有气体化合物
151. d-Block elements d区元素
152. Transition Metals 过渡金属
153. Potassium Dichromate 重铬酸钾
154.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155. Iron Copper Zinc Mercury 铁,铜,锌,汞
156. f-Block Elements f区元素
157. Lanthanides 镧系元素
158. Radioactivity 放射性
159. Nuclear Chemistry 核化学
160. Nuclear Fission 核裂变
161. Nuclear Fusion 核聚变
162.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163. qualitative analysis 定性分析
164. 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
165. chemical analysis 化学分析
166. instrumental analysis 仪器分析
167. titrimetry 滴定分析
168. gravimetric analysis 重量分析法
169. regent 试剂
170.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色谱分析
171. product 产物
172.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化学分析
173. on-line analysis 在线分析
174. macro analysis 常量分析
175. characteristic 表征
176. micro analysis 微量分析
177. deformation analysis 形态分析
178. semimicro analysis 半微量分析
179. systematical error 系统误差
180. routine analysis 常规分析
181. random error 偶然误差
182. arbitration analysis 仲裁分析
183. gross error 过失误差
184. normal distribution 正态分布
185. accuracy 准确度
186. deviation 偏差
187. precision 精密度
188.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相对标准偏差(RSD)
189. coefficient variation 变异系数(CV)
190. confidence level 置信水平
191. confidence interval 置信区间
192. significant test 显著性检验
193. significant figure 有效数字
194. standard solution 标准溶液
195. titration 滴定
196. stoichiometric point 化学计量点
197. end point 滴定终点
198. titration error 滴定误差
199. primary standard 基准物质
200. amount of substance 物质的量
201. standardization 标定
202. 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
203. concentration 浓度
204. chemical equilibrium 化学平衡
205. titer 滴定度
206. general equation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的通式
207. proton theory of acid-base 酸碱质子理论
208. acid-base titration 酸碱滴定法
209. dissociation constant 解离常数
210.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共轭酸碱对
211. acetic acid 乙酸
212. hydronium ion 水合氢离子
213. electrolyte 电解质
214. ion-product constant of water 水的离子积
215. ionization 电离
216. proton condition 质子平衡
217. zero level 零水准
218. buffer solution 缓冲溶液
219. methyl orange 甲基橙
220. acid-base indicator 酸碱指示剂
221. phenolphthalein 酚酞
222. coordination compound 配位化合物
223. center ion 中心离子
224. cumulative stability constant 累积稳定常数
225. alpha coefficient 酸效应系数
226. overall stability constant 总稳定常数
227. ligand 配位体
228.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229. side reaction coefficient 副反应系数
230. coordination atom 配位原子
231. coordination number 配位数
232. lone pair electron 孤对电子
233. chelate compound 螯合物
234. metal indicator 金属指示剂
235. chelating agent 螯合剂
236. masking 掩蔽
237. demasking 解蔽
238. electron 电子
239. catalysis 催化
240. oxidation 氧化
241. catalyst 催化剂
242. reduction 还原
243. catalytic reaction 催化反应
244. reaction rate 反应速率
245. electrode potential 电极电势
246. activation energy 反应的活化能
247. redox couple 氧化还原电对
248.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249. iodimetry 碘量法
250. potassium dichromate 重铬酸钾
251. cerimetry 铈量法
252. redox indicator 氧化还原指示
253. oxygen consuming 耗氧量(OC)
254. chemical oxygen demanded 化学需氧量(COD)
255. dissolved oxygen 溶解氧(DO)
256. precipitation 沉淀反应
257. argentimetry 银量法
258. heterogeneous equilibrium of ions 多相离子平衡
259. aging 陈化
260. postprecipitation 继沉淀
261. coprecipitation 共沉淀
262. ignition 灼烧
263. fitration 过滤
264. decantation 倾泻法
265. chemical factor 化学因数
266. spectrophotometry 分光光度法
267. colorimetry 比色分析
268. transmittance 透光率
269. absorptivity 吸光率
270. calibration curve 校正曲线
271. standard curve 标准曲线
272. monochromator 单色器
273. source 光源
274. wavelength dispersion 色散
275. absorption cell 吸收池
276. detector 检测系统
277. bathochromic shift 红移
278. Molar absorptivity 摩尔吸光系数
279. hypochromic shift 紫移
280. acetylene 乙炔
281. ethylene 乙烯
282. acetylating agent 乙酰化剂
283. acetic acid 乙酸
284. adiethyl ether 乙醚
285. ethyl alcohol 乙醇
286. acetaldehtde 乙醛
287. β-dicarbontl compound β–二羰基化合物
288. bimolecular elimination 双分子消除反应
289. b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290. open chain compound 开链族化合物
291.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分子轨道理论
292. chiral molecule 手性分子
293. tautomerism 互变异构现象
294. reaction mechanism 反应历程
295. chemical shift 化学位移
296. Walden inversio 瓦尔登反转n
297. Enantiomorph 对映体
298. addition rea ction 加成反应
299. dextro- 右旋
300. levo- 左旋
301. stereochemistry 立体化学
302. stereo isomer 立体异构体
303. Lucas reagent 卢卡斯试剂
304. covalent bond 共价键
305. conjugated diene 共轭二烯烃
306. conjugated double bond 共轭双键
307. conjugated system 共轭体系
308. conjugated effect 共轭效应
309. isomer 同分异构体
310. isomerism 同分异构现象
311.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312. hybridization 杂化
313. hybrid orbital 杂化轨道
314. heterocyclic compound 杂环化合物
315. peroxide effect 过氧化物效应t
316. 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
317. sequence rule 次序规则
318. electron-attracting grou p 吸电子基
319. Huckel rule 休克尔规则
320. Hinsberg test 兴斯堡试验
321. infrared spectrum 红外光谱
322. Michael reacton 麦克尔反应
323. halogenated hydrocarbon 卤代烃
324. haloform reaction 卤仿反应
325. systematic nomenclatur 系统命名法e
326. Newman projection 纽曼投影式
327. aromatic compound 芳香族化合物
328. aromatic character 芳香性r
329. Claisen condensation reaction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330. Claisen rearrangement 克莱森重排
331. Diels-Alder reation 狄尔斯-阿尔得反应
332. Clemmensen reduction 克莱门森还原
333. Cannizzaro reaction 坎尼扎罗反应
334. positional isomers 位置异构体
335.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reaction 单分子消除反应
336. un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337. benzene 苯
338. functional grou 官能团p
339. configuration 构型
340. conformation 构象
341. confomational isome 构象异构体
342. electrophilic addition 亲电加成
343. electrophilic reagent 亲电试剂
344. nucleophilic addition 亲核加成
345. nucleophilic reagent 亲核试剂
346.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亲核取代反应
347. active intermediate 活性中间体
348. Saytzeff rule 查依采夫规则
349. cis-trans isomerism 顺反异构
350. inductive effect 诱导效应 t
351. Fehling’s reagent 费林试剂
352.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相转移催化作用
353. aliphatic compound 脂肪族化合物
354. elimination reaction 消除反应
355. Grignard reagent 格利雅试剂
356.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
357. alkene 烯烃
358. allyl cation 烯丙基正离子
359. leaving group 离去基团
360. optical activity 旋光性
361. boat confomation 船型构象
362. silver mirror reaction 银镜反应
363. Fischer projection 菲舍尔投影式
364. Kekule structure 凯库勒结构式
365. Friedel-Crafts reaction 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
366. Ketone 酮
367. carboxylic acid 羧酸
368.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羧酸衍生物
369. hydroboration 硼氢化反应
370. bond oength 键长
371. bond energy 键能
372. bond angle 键角
373. 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
374. carbocation 碳正离子
375. carbanion 碳负离子
376. alcohol 醇
377. Gofmann rule 霍夫曼规则
378. Aldehyde 醛
379. Ether 醚
380. Polymer 聚合物
2. Partial Pressures 分压
3. Real Gases: Deviation from Ideal Behavior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行为的偏离
4. The van der Waals Equation 范德华方程
5. System and Surroundings 系统与环境
6. State and State Functions 状态与状态函数
7. Process 过程
8. Phase 相
9.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
10. Heat and Work 热与功
11. Endothermic and Exothermic Processes 吸热与发热过程
12. Enthalpies of Reactions 反应热
13. Hess’s Law 盖斯定律
14.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生成焓
15. Reaction Rates 反应速率
16. Reaction Order 反应级数
17. Rate Constants 速率常数
18. Activation Energy 活化能
19. The Arrhenius Equation 阿累尼乌斯方程
20. Reaction Mechanisms 反应机理
21. Homogeneous Catalysis 均相催化剂
22.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非均相催化剂
23. Enzymes 酶
24.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平衡常数
25. the Direction of Reaction 反应方向
26.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列·沙特列原理
27. Effects of Volume, Pressur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Catalysts
i. 体积,压力,温度变化以及催化剂的影响
28. Spontaneous Processes 自发过程
29. Entropy (Standard Entropy) 熵(标准熵)
30.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Entropy Changes 熵变
32. Standard Free-Energy Changes 标准自由能变
33. Acid-Bases 酸碱
34. The Dissociation of Water 水离解
35. The Proton in Water 水合质子
36. The pH Scales pH值
37. Bronsted-Lowry Acids and Bases Bronsted-Lowry 酸和碱
38. Proton-Transfer Reactions 质子转移反应
39. Conjugate Acid-Base Pairs 共轭酸碱对
40. Relative Strength of Acids and Bases 酸碱的相对强度
41. Lewis Acids and Bases 路易斯酸碱
42. Hydrolysis of Metal Ions 金属离子的水解
43. Buffer Solutions 缓冲溶液
44. The Common-Ion Effects 同离子效应
45. Buffer Capacity 缓冲容量
46. Formation of Complex Ions 配离子的形成
47. Solubility 溶解度
48. The Solubility-Product Constant Ksp 溶度积常数
49. Precipitation and separation of Ions 离子的沉淀与分离
50.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of Ions 离子的选择沉淀
51.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氧化还原反应
52. Oxidation Number 氧化数
53. Balancing Oxidation-Reduction Equations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配平
54. Half-Reaction 半反应
55. Galvani Cell 原电池
56. Voltaic Cell 伏特电池
57. Cell EMF 电池电动势
58.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s 标准电极电势
59. Oxidizing and Reducing Agents 氧化剂和还原剂
60. The Nernst Equation 能斯特方程
61. Electrolysis 电解
62. The Wave Behavior of Electrons 电子的波动性
63. Bohr’s Model of The Hydrogen Atom 氢原子的波尔模型
64. Line Spectra 线光谱
65. Quantum Numbers 量子数
66. Electron Spin 电子自旋
67. Atomic Orbital 原子轨道
68. The s (p, d, f) Orbital s(p,d,f)轨道
69. Many-Electron Atoms 多电子原子
70. Energies of Orbital 轨道能量
71. The 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泡林不相容原理
72.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电子构型
73. The Periodic Table 周期表
74. Row 行
75. Group 族
76. Isotopes, Atomic Numbers, and Mass Numbers 同位素,原子数, 质量数
77. Periodic Properties of the Elements 元素的周期律
78. Radius of Atoms 原子半径
79. Ionization Energy 电离能
80. Electronegativity 电负性
81. Effective Nuclear Charge 有效核电荷
82. Electron Affinities 亲电性
83. Metals 金属
84. Nonmetals 非金属
85. 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
86. Covalence Bond 共价键
87. Orbital Overlap 轨道重叠
88. Multiple Bonds 重键
89. Hybrid Orbital 杂化轨道
90. The VSEPR Model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1. Molecular Geometries 分子空间构型
92. Molecular Orbital 分子轨道
93. Diatomic Molecules 双原子分子
94. Bond Length 键长
95. Bond Order 键级
96. Bond Angles 键角
97. Bond Enthalpies 键能
98. Bond Polarity 键矩
99. Dipole Moments 偶极矩
100. Polarity Molecules 极性分子
101. Polyatomic Molecules 多原子分子
102. Crystal Structure 晶体结构
103. Non-Crystal 非晶体
104. Close Packing of Spheres 球密堆积
105. Metallic Solids 金属晶体
106. Metallic Bond 金属键
107. Alloys 合金
108. Ionic Solids 离子晶体
109. Ion-Dipole Forces 离子偶极力
110. Molecular Forces 分子间力
111. Intermolecular Forces 分子间作用力
112. Hydrogen Bonding 氢键
113. Covalent-Network Solids 原子晶体
114. Compounds 化合物
115. The Nomenclatur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Complexes 配合物的命名,组成和结构
116. Charges, Coordination Numbers, and Geometries 电荷数、配位数、及几何构型
117. Chelates 螯合物
118. Isomerism 异构现象
119. Structural Isomerism 结构异构
120. Stereoisomerism 立体异构
121. Magnetism 磁性
122.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in Octahedral Complexes 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电子分布
123. Tetrahedral and Square-planar Complexes 四面体和平面四边形配合物
124.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共性
125. s-Block Elements s区元素
126. Alkali Metals 碱金属
127. Alkaline Earth Metals 碱土金属
128. Hydrides 氢化物
129. Oxides 氧化物
130. Peroxides and Superoxides 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131. Hydroxides 氢氧化物
132. Salts 盐
133. p-Block Elements p区元素
134. Boron Group (Boron, Aluminium,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硼族(硼,铝,镓,铟,铊)
135. Borane 硼烷
136. Carbon Group (Carbon, Silicon, Germanium, Tin, Lead) 碳族(碳,硅,锗,锡,铅)
137. Graphite,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石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38. Carbonic Acid, Carbonates and Carbides 碳酸,碳酸盐,碳化物
139. Occurrence and Preparation of Silicon 硅的存在和制备
140. Silicic Acid,Silicates 硅酸,硅酸盐
141. Nitrogen Group (Phosphorus,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氮族(磷,砷,锑,铋)
142. Ammonia, Nit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氨,硝酸,磷酸
143. Phosphorates, phosphorus Halides 磷酸盐,卤化磷
144. Oxygen Group (Oxygen, Sulfur, Selenium, and Tellurium) 氧族元素(氧,硫,硒,碲)
145. Ozone, Hydrogen Peroxide 臭氧,过氧化氢
146. Sulfides 硫化物
147. Halogens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卤素(氟,氯,溴,碘)
148. Halides, Chloride 卤化物,氯化物
149. The Noble Gases 稀有气体
150. Noble-Gas Compounds 稀有气体化合物
151. d-Block elements d区元素
152. Transition Metals 过渡金属
153. Potassium Dichromate 重铬酸钾
154.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155. Iron Copper Zinc Mercury 铁,铜,锌,汞
156. f-Block Elements f区元素
157. Lanthanides 镧系元素
158. Radioactivity 放射性
159. Nuclear Chemistry 核化学
160. Nuclear Fission 核裂变
161. Nuclear Fusion 核聚变
162.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163. qualitative analysis 定性分析
164. 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
165. chemical analysis 化学分析
166. instrumental analysis 仪器分析
167. titrimetry 滴定分析
168. gravimetric analysis 重量分析法
169. regent 试剂
170.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色谱分析
171. product 产物
172.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化学分析
173. on-line analysis 在线分析
174. macro analysis 常量分析
175. characteristic 表征
176. micro analysis 微量分析
177. deformation analysis 形态分析
178. semimicro analysis 半微量分析
179. systematical error 系统误差
180. routine analysis 常规分析
181. random error 偶然误差
182. arbitration analysis 仲裁分析
183. gross error 过失误差
184. normal distribution 正态分布
185. accuracy 准确度
186. deviation 偏差
187. precision 精密度
188.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相对标准偏差(RSD)
189. coefficient variation 变异系数(CV)
190. confidence level 置信水平
191. confidence interval 置信区间
192. significant test 显著性检验
193. significant figure 有效数字
194. standard solution 标准溶液
195. titration 滴定
196. stoichiometric point 化学计量点
197. end point 滴定终点
198. titration error 滴定误差
199. primary standard 基准物质
200. amount of substance 物质的量
201. standardization 标定
202. 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
203. concentration 浓度
204. chemical equilibrium 化学平衡
205. titer 滴定度
206. general equation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的通式
207. proton theory of acid-base 酸碱质子理论
208. acid-base titration 酸碱滴定法
209. dissociation constant 解离常数
210.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共轭酸碱对
211. acetic acid 乙酸
212. hydronium ion 水合氢离子
213. electrolyte 电解质
214. ion-product constant of water 水的离子积
215. ionization 电离
216. proton condition 质子平衡
217. zero level 零水准
218. buffer solution 缓冲溶液
219. methyl orange 甲基橙
220. acid-base indicator 酸碱指示剂
221. phenolphthalein 酚酞
222. coordination compound 配位化合物
223. center ion 中心离子
224. cumulative stability constant 累积稳定常数
225. alpha coefficient 酸效应系数
226. overall stability constant 总稳定常数
227. ligand 配位体
228.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229. side reaction coefficient 副反应系数
230. coordination atom 配位原子
231. coordination number 配位数
232. lone pair electron 孤对电子
233. chelate compound 螯合物
234. metal indicator 金属指示剂
235. chelating agent 螯合剂
236. masking 掩蔽
237. demasking 解蔽
238. electron 电子
239. catalysis 催化
240. oxidation 氧化
241. catalyst 催化剂
242. reduction 还原
243. catalytic reaction 催化反应
244. reaction rate 反应速率
245. electrode potential 电极电势
246. activation energy 反应的活化能
247. redox couple 氧化还原电对
248.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249. iodimetry 碘量法
250. potassium dichromate 重铬酸钾
251. cerimetry 铈量法
252. redox indicator 氧化还原指示
253. oxygen consuming 耗氧量(OC)
254. chemical oxygen demanded 化学需氧量(COD)
255. dissolved oxygen 溶解氧(DO)
256. precipitation 沉淀反应
257. argentimetry 银量法
258. heterogeneous equilibrium of ions 多相离子平衡
259. aging 陈化
260. postprecipitation 继沉淀
261. coprecipitation 共沉淀
262. ignition 灼烧
263. fitration 过滤
264. decantation 倾泻法
265. chemical factor 化学因数
266. spectrophotometry 分光光度法
267. colorimetry 比色分析
268. transmittance 透光率
269. absorptivity 吸光率
270. calibration curve 校正曲线
271. standard curve 标准曲线
272. monochromator 单色器
273. source 光源
274. wavelength dispersion 色散
275. absorption cell 吸收池
276. detector 检测系统
277. bathochromic shift 红移
278. Molar absorptivity 摩尔吸光系数
279. hypochromic shift 紫移
280. acetylene 乙炔
281. ethylene 乙烯
282. acetylating agent 乙酰化剂
283. acetic acid 乙酸
284. adiethyl ether 乙醚
285. ethyl alcohol 乙醇
286. acetaldehtde 乙醛
287. β-dicarbontl compound β–二羰基化合物
288. bimolecular elimination 双分子消除反应
289. b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290. open chain compound 开链族化合物
291.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分子轨道理论
292. chiral molecule 手性分子
293. tautomerism 互变异构现象
294. reaction mechanism 反应历程
295. chemical shift 化学位移
296. Walden inversio 瓦尔登反转n
297. Enantiomorph 对映体
298. addition rea ction 加成反应
299. dextro- 右旋
300. levo- 左旋
301. stereochemistry 立体化学
302. stereo isomer 立体异构体
303. Lucas reagent 卢卡斯试剂
304. covalent bond 共价键
305. conjugated diene 共轭二烯烃
306. conjugated double bond 共轭双键
307. conjugated system 共轭体系
308. conjugated effect 共轭效应
309. isomer 同分异构体
310. isomerism 同分异构现象
311.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312. hybridization 杂化
313. hybrid orbital 杂化轨道
314. heterocyclic compound 杂环化合物
315. peroxide effect 过氧化物效应t
316. 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
317. sequence rule 次序规则
318. electron-attracting grou p 吸电子基
319. Huckel rule 休克尔规则
320. Hinsberg test 兴斯堡试验
321. infrared spectrum 红外光谱
322. Michael reacton 麦克尔反应
323. halogenated hydrocarbon 卤代烃
324. haloform reaction 卤仿反应
325. systematic nomenclatur 系统命名法e
326. Newman projection 纽曼投影式
327. aromatic compound 芳香族化合物
328. aromatic character 芳香性r
329. Claisen condensation reaction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330. Claisen rearrangement 克莱森重排
331. Diels-Alder reation 狄尔斯-阿尔得反应
332. Clemmensen reduction 克莱门森还原
333. Cannizzaro reaction 坎尼扎罗反应
334. positional isomers 位置异构体
335.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reaction 单分子消除反应
336. un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337. benzene 苯
338. functional grou 官能团p
339. configuration 构型
340. conformation 构象
341. confomational isome 构象异构体
342. electrophilic addition 亲电加成
343. electrophilic reagent 亲电试剂
344. nucleophilic addition 亲核加成
345. nucleophilic reagent 亲核试剂
346.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亲核取代反应
347. active intermediate 活性中间体
348. Saytzeff rule 查依采夫规则
349. cis-trans isomerism 顺反异构
350. inductive effect 诱导效应 t
351. Fehling’s reagent 费林试剂
352.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相转移催化作用
353. aliphatic compound 脂肪族化合物
354. elimination reaction 消除反应
355. Grignard reagent 格利雅试剂
356.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
357. alkene 烯烃
358. allyl cation 烯丙基正离子
359. leaving group 离去基团
360. optical activity 旋光性
361. boat confomation 船型构象
362. silver mirror reaction 银镜反应
363. Fischer projection 菲舍尔投影式
364. Kekule structure 凯库勒结构式
365. Friedel-Crafts reaction 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
366. Ketone 酮
367. carboxylic acid 羧酸
368.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羧酸衍生物
369. hydroboration 硼氢化反应
370. bond oength 键长
371. bond energy 键能
372. bond angle 键角
373. 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
374. carbocation 碳正离子
375. carbanion 碳负离子
376. alcohol 醇
377. Gofmann rule 霍夫曼规则
378. Aldehyde 醛
379. Ether 醚
380. Polymer 聚合物
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职称
今年评职称的经验教训——与准备评职称的同行共勉
★ ★
忽必烈(金币+2):写的不错。谢谢分享。
本人参加了07年的正高级职称申报,结果大败而归。经多方打探,再三反省,得出了两条关键结论,献出来与准备评高级职称的同行们共勉。
寒假期间,与同事闲聊起今年申报高级职称一事,本不打算仓促上阵,但本人耳根较软,加上本校今年教学评估高级职称缺编,于是心存侥幸,决定碰碰运气。
接着便是准备各种申报材料,忙活了俩月也弄出一摞子材料,结果惨遭滑铁卢,连校门都每出就被PK掉了(555)。本人花了数月走访高人,虚心讨教,总结出如下重中之重的关键点:
1 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突出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一定要上档次,级别越高越好,最低不低于省级;数量不一定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本人当时没考虑这些,连校级项目都上去了,不分主次,不分第几完成人,评委看得心烦,觉得你象是到处在拉关系,啥玩儿都掺和。
2 高水平的论文。同样,论文也应少而精,一定要突出重点,要有代表性。论文应成体系,围绕着一个点向周围进行辐射。本人所有任职以来的文章,也甭管是第几作者,一股脑全上去了,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能,连什么会议论文啦本校的内刊啦也逮住机会露脸了,一派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后请教一高评委的老师,才知道在此又犯了大忌,因为专家评委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繁荣的假象,对于正高职称只要4-5篇精华便足够了,副高则2篇就行了,千万不能把那些低档次的东西搞上去,那会害了一锅汤,会让人觉得你这人也不上档次。趁早毙了你!
以上是本人今年申报职称的经验教训,觉得有用请顶一下,毕竟键盘敲的手发软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43615
★ ★
忽必烈(金币+2):写的不错。谢谢分享。
本人参加了07年的正高级职称申报,结果大败而归。经多方打探,再三反省,得出了两条关键结论,献出来与准备评高级职称的同行们共勉。
寒假期间,与同事闲聊起今年申报高级职称一事,本不打算仓促上阵,但本人耳根较软,加上本校今年教学评估高级职称缺编,于是心存侥幸,决定碰碰运气。
接着便是准备各种申报材料,忙活了俩月也弄出一摞子材料,结果惨遭滑铁卢,连校门都每出就被PK掉了(555)。本人花了数月走访高人,虚心讨教,总结出如下重中之重的关键点:
1 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突出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一定要上档次,级别越高越好,最低不低于省级;数量不一定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本人当时没考虑这些,连校级项目都上去了,不分主次,不分第几完成人,评委看得心烦,觉得你象是到处在拉关系,啥玩儿都掺和。
2 高水平的论文。同样,论文也应少而精,一定要突出重点,要有代表性。论文应成体系,围绕着一个点向周围进行辐射。本人所有任职以来的文章,也甭管是第几作者,一股脑全上去了,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能,连什么会议论文啦本校的内刊啦也逮住机会露脸了,一派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后请教一高评委的老师,才知道在此又犯了大忌,因为专家评委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繁荣的假象,对于正高职称只要4-5篇精华便足够了,副高则2篇就行了,千万不能把那些低档次的东西搞上去,那会害了一锅汤,会让人觉得你这人也不上档次。趁早毙了你!
以上是本人今年申报职称的经验教训,觉得有用请顶一下,毕竟键盘敲的手发软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43615
Friday, July 27, 2007
哪里去找想法
http://mitbbs.com/article_t/Macromolecules/23257424.html
发信人: DigitalPig (North! | 想做Polymer Physics),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哪里去找想法[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4 23:08:07 2007), 转信
http://gezhi.org/node/673
经济学家 Hal R. Varian,有个小散文叫:How to Build an Economic Model in Your
Spare Time(via: Kzeng),[link: http://www.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how.pdf]对别的学科的人也会有启发吧。摘录几段:
The first step is to get an idea. This is not all that hard to do. The
tricky part is to get a good idea. The way you do this is to come up with
lots and lots of ideas and throw out all the ones that aren’t good.
But where to get ideas, that’s the question. Most graduate student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way you get ideas is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But in my
experience journals really aren’t a very good source of original ideas.
You can get lots of things from journal articles---technique, insight, even
truth. But most of the time you will only get someone else’s ideas. True,
they may leave a few loose ends lying around that you can pick up on, but
the reason they are loose is probably that the author thought about them a
while and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to do with them or decided they were too
tedious to bother with---which means that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find
yourself in the same situation.
My suggestion is rather different: I think that you should look for your
ideas outside the academic journals---in newspapers, in magazines, in
conversations, and in TV and radio programs...
--
Scienc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hysics and stamp-collecting.
-- Lord Ernest Rutherford
发信人: DigitalPig (North! | 想做Polymer Physics),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哪里去找想法[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4 23:08:07 2007), 转信
http://gezhi.org/node/673
经济学家 Hal R. Varian,有个小散文叫:How to Build an Economic Model in Your
Spare Time(via: Kzeng),[link: http://www.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how.pdf]对别的学科的人也会有启发吧。摘录几段:
The first step is to get an idea. This is not all that hard to do. The
tricky part is to get a good idea. The way you do this is to come up with
lots and lots of ideas and throw out all the ones that aren’t good.
But where to get ideas, that’s the question. Most graduate student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way you get ideas is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But in my
experience journals really aren’t a very good source of original ideas.
You can get lots of things from journal articles---technique, insight, even
truth. But most of the time you will only get someone else’s ideas. True,
they may leave a few loose ends lying around that you can pick up on, but
the reason they are loose is probably that the author thought about them a
while and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to do with them or decided they were too
tedious to bother with---which means that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find
yourself in the same situation.
My suggestion is rather different: I think that you should look for your
ideas outside the academic journals---in newspapers, in magazines, in
conversations, and in TV and radio programs...
--
Scienc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hysics and stamp-collecting.
-- Lord Ernest Rutherford
高校38个最难就业专业曝光
高校38个最难就业专业曝光
信源:东方早报
上海市教委昨天发布相关通知,要求2007年度上海普通高校增设本科新专业需严格规范
,新设专业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市教委要求,新设专业既要具备办学条件,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又要结合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按照要求,各高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含在授权的自主学科范围内备案
增设专业),新建高校(指最近3年新设立的本科层次的高校)每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
不超过5个。反对因人设事,不搞平衡照顾,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严格控制增设新的目录外专业,鼓励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
专业方向,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申请增设目录外
专业,须按规定召开专家论证会。
市教委昨天还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3-2006年度本市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科类一览表”,共有水产类、中医学类、地质学类、天文学等38个专业上榜。
2003--2006年度本市38个就业率较低专业
1.水产类
2.材料科学类
3.动物生产类
4.体育学类
5.植物生产类
6.畜牧学
7.力学类
8.动物医学类
9.生物科学类
10.中医学类
11.地质学类
12.天文学
13.农业经济管理
14.艺术类
15.电子信息科学类
16.仪器仪表类
17.数学类
18.公共管理类
19.能源动力学
20.统计学类
21.历史学类
22.化学类
23.基础医学
24.口腔医学类
25.哲学类
26.法医学类
27.地理科学类
28.环境科学类
29.心理学类
30.水利类
31.水利工程
32.法学类
33.食品科学与工程
34.海洋工程类
35.环境生态类
36.基础医学类
37.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38.地矿类
信源:东方早报
上海市教委昨天发布相关通知,要求2007年度上海普通高校增设本科新专业需严格规范
,新设专业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市教委要求,新设专业既要具备办学条件,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又要结合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按照要求,各高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含在授权的自主学科范围内备案
增设专业),新建高校(指最近3年新设立的本科层次的高校)每校年度净增专业数量
不超过5个。反对因人设事,不搞平衡照顾,对连续4年未招生、或目前没有在校生的专
业,应予撤销并报市教委备案。
严格控制增设新的目录外专业,鼓励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
专业方向,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申请增设目录外
专业,须按规定召开专家论证会。
市教委昨天还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3-2006年度本市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科类一览表”,共有水产类、中医学类、地质学类、天文学等38个专业上榜。
2003--2006年度本市38个就业率较低专业
1.水产类
2.材料科学类
3.动物生产类
4.体育学类
5.植物生产类
6.畜牧学
7.力学类
8.动物医学类
9.生物科学类
10.中医学类
11.地质学类
12.天文学
13.农业经济管理
14.艺术类
15.电子信息科学类
16.仪器仪表类
17.数学类
18.公共管理类
19.能源动力学
20.统计学类
21.历史学类
22.化学类
23.基础医学
24.口腔医学类
25.哲学类
26.法医学类
27.地理科学类
28.环境科学类
29.心理学类
30.水利类
31.水利工程
32.法学类
33.食品科学与工程
34.海洋工程类
35.环境生态类
36.基础医学类
37.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38.地矿类
自组装纳米结构性能超越骨骼
http://mitbbs.com/article_t/Macromolecules/23633045.html
发信人: singye (do you understan--d?!),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自组装纳米结构性能超越骨骼(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1:07:39 2007)
生物谷:我们知道,鸟类的骨骼和树木的树干结构都经过了长期的自然进化,才达到强
度和密度的完美平衡。但是在最新一期Nature Materials上,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
、新墨西哥大学(UNM)和华盛顿天主教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表文章,声
称按人为控制的模式自组装的纳米材料能够超过大自然的杰作。
在更加多孔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降低强度。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以及普林
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项目负责人 Jeffrey Brinker表示,:“微电子学和膜技术领域
往往需要既多孔又坚固的材料,通过自组装我们能够在比自然界中更精细的尺度构建硅
土材料。在非常小的尺度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机械性能,才有可能制作出微电子学和膜技
术所需要的高硬度、多孔的材料。而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所谓自组装,一般是指原子、分子或纳米材料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在衬底上自发地
排列成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稳定有序的空间结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拉曼分光
研究发现,人工方法使硅薄膜结构更加多孔的同时也会使孔壁厚度变得更薄(不到2纳
米),重新排列后的硅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和坚固。
此前有研究证实,自然界最优化的骨骼的强度会按照密度平方的比例发生变化,而
最新的研究表明,自组装纳米材料孔性的增加对劲度模量(stiffness modulus)的影
响更小。尤其当纳米材料的孔是立方体结构时,劲度模量会随着自身密度的平方根变化
。
Brinker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纳米材料孔的结构和大小都会对它的劲度模量
产生影响。其中,立方体结构比六边形结构坚固,而六边形结构又比圆柱状结构坚固。
对同一种结构而言,孔性增加会导致劲度模量减小,但是减小程度要优于自然进化材料
。”
这项研究表明模仿骨头气泡结构的硅土材料纳米结构在气泡体积增加时可能会带来
更佳的性能。这将导致许多应用,比如膜栅栏、分子识别传感器、低介电常数绝缘体等
下一代微电子设备需要的技术。
FOR IMMEDIATE RELEASE
July 9, 2007
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s function better than bone as porosity
increases
Improved possibilities for microelectronics, membranes
On the left is a TEM micrograph of a porous, cube-like nanostructure. On
the right is a blow-up of the silica framework (the dark <2-nm thick regions
on the left side figure) based on modeling. The highlighted structures
represent the small rings referred to in the news release.
Download 300dpi JPEG image, “selfassemnano_nr.jpg,” 1.9MB (Media are
welcome to download/publish this image with related news stories.)
ALBUQUERQUE, N.M. —Naturally occurring structures like birds’ bones or
tree trunks are thought to have evolved over eons to reach the best possible
balance between stiffness and density.
But in a June paper in Nature Materials, researchers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M), in conjunction with
researcher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and Princeton Universities, show that
nanoscale materials self-assembled in artificially determined patterns can
improve upon nature’s designs.
“Using self-assembly we can construct silica materials at a finer scale
than those found in nature,” sa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Jeff Brinker. “
Because, at very small dimensions,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change, facile fabrication of stiff, porous materials
needed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membrane applications may be possible.”
Sandia is a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laborato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s Roger Assink (ret.) and Dave Tallant, along with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performed by Dan Lack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howed that, as the ordered porous films became more porous, the
silica pore walls thinned below 2 nm, re-arranging the silica framework to
become denser and stiffer.
Whereas the stiffness of evolved optimized bone decline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its density, mechanical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
Thomas Buchheit working with UNM student Christopher Hartshorn showed that
the stiffness/modulus of self-assembled materials was much less sensitive to
increasing porosity: For a material synthesized with a cubic arrangement of
pores, the modulus declined only as the square root of its density.
The silica nanostructures — basically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bone-like
cellular structures, replicated at the nanoscale using silica compounds —
thus may improve performance where increased pore volume is important. These
include modern thin-film applications such as membrane barriers, molecular
recognition sensors, and low-dielectric-constant insulators nee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Bone, closely examined, is a structured cellular material,” says Brinker,
a Sandia Fellow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UNM. “Because, using
self-assembly, we had demonstrated the fabrication of a variety of ordered
cellular materials at the nanoscale with worm-like (curving cylinders),
hexagonal (soda straw packing) and cubic sphere arrangements of pores, we
wondered whether the modulus-density scaling relationships of these
nanoscale materials would be similar to the optimized evolved materials [
like bone]. We found that both material structure and pore sizes matter. At
all densities we observed that the cubic arrangement was stiffer than the
hexagonal arrangement, which was stiffer than the worm-like. For each of
these structures, increasing porosity caused a reduction in modulus, but the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for theoretically optimized or naturally evolved
materials due to the attendant stiffening of the thinning nanoscale silica
walls result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small stiff silica rings.
“This change in ring structure only happens at the nanoscale,” says
Brinker.
Sandia researcher Hongyou Fan created cubic, cylindrical, and worm-like (or
disordered) pores to evaluate differences in stiffness resulting from these
differently shaped internal spaces.
发信人: singye (do you understan--d?!),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自组装纳米结构性能超越骨骼(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1:07:39 2007)
生物谷:我们知道,鸟类的骨骼和树木的树干结构都经过了长期的自然进化,才达到强
度和密度的完美平衡。但是在最新一期Nature Materials上,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
、新墨西哥大学(UNM)和华盛顿天主教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表文章,声
称按人为控制的模式自组装的纳米材料能够超过大自然的杰作。
在更加多孔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降低强度。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以及普林
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项目负责人 Jeffrey Brinker表示,:“微电子学和膜技术领域
往往需要既多孔又坚固的材料,通过自组装我们能够在比自然界中更精细的尺度构建硅
土材料。在非常小的尺度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机械性能,才有可能制作出微电子学和膜技
术所需要的高硬度、多孔的材料。而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所谓自组装,一般是指原子、分子或纳米材料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在衬底上自发地
排列成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稳定有序的空间结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拉曼分光
研究发现,人工方法使硅薄膜结构更加多孔的同时也会使孔壁厚度变得更薄(不到2纳
米),重新排列后的硅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和坚固。
此前有研究证实,自然界最优化的骨骼的强度会按照密度平方的比例发生变化,而
最新的研究表明,自组装纳米材料孔性的增加对劲度模量(stiffness modulus)的影
响更小。尤其当纳米材料的孔是立方体结构时,劲度模量会随着自身密度的平方根变化
。
Brinker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纳米材料孔的结构和大小都会对它的劲度模量
产生影响。其中,立方体结构比六边形结构坚固,而六边形结构又比圆柱状结构坚固。
对同一种结构而言,孔性增加会导致劲度模量减小,但是减小程度要优于自然进化材料
。”
这项研究表明模仿骨头气泡结构的硅土材料纳米结构在气泡体积增加时可能会带来
更佳的性能。这将导致许多应用,比如膜栅栏、分子识别传感器、低介电常数绝缘体等
下一代微电子设备需要的技术。
FOR IMMEDIATE RELEASE
July 9, 2007
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s function better than bone as porosity
increases
Improved possibilities for microelectronics, membranes
On the left is a TEM micrograph of a porous, cube-like nanostructure. On
the right is a blow-up of the silica framework (the dark <2-nm thick regions
on the left side figure) based on modeling. The highlighted structures
represent the small rings referred to in the news release.
Download 300dpi JPEG image, “selfassemnano_nr.jpg,” 1.9MB (Media are
welcome to download/publish this image with related news stories.)
ALBUQUERQUE, N.M. —Naturally occurring structures like birds’ bones or
tree trunks are thought to have evolved over eons to reach the best possible
balance between stiffness and density.
But in a June paper in Nature Materials, researchers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M), in conjunction with
researcher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and Princeton Universities, show that
nanoscale materials self-assembled in artificially determined patterns can
improve upon nature’s designs.
“Using self-assembly we can construct silica materials at a finer scale
than those found in nature,” sa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Jeff Brinker. “
Because, at very small dimensions,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change, facile fabrication of stiff, porous materials
needed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membrane applications may be possible.”
Sandia is a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laborato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s Roger Assink (ret.) and Dave Tallant, along with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performed by Dan Lack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howed that, as the ordered porous films became more porous, the
silica pore walls thinned below 2 nm, re-arranging the silica framework to
become denser and stiffer.
Whereas the stiffness of evolved optimized bone decline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its density, mechanical studies performed by Sandia researcher
Thomas Buchheit working with UNM student Christopher Hartshorn showed that
the stiffness/modulus of self-assembled materials was much less sensitive to
increasing porosity: For a material synthesized with a cubic arrangement of
pores, the modulus declined only as the square root of its density.
The silica nanostructures — basically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bone-like
cellular structures, replicated at the nanoscale using silica compounds —
thus may improve performance where increased pore volume is important. These
include modern thin-film applications such as membrane barriers, molecular
recognition sensors, and low-dielectric-constant insulators nee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Bone, closely examined, is a structured cellular material,” says Brinker,
a Sandia Fellow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UNM. “Because, using
self-assembly, we had demonstrated the fabrication of a variety of ordered
cellular materials at the nanoscale with worm-like (curving cylinders),
hexagonal (soda straw packing) and cubic sphere arrangements of pores, we
wondered whether the modulus-density scaling relationships of these
nanoscale materials would be similar to the optimized evolved materials [
like bone]. We found that both material structure and pore sizes matter. At
all densities we observed that the cubic arrangement was stiffer than the
hexagonal arrangement, which was stiffer than the worm-like. For each of
these structures, increasing porosity caused a reduction in modulus, but the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for theoretically optimized or naturally evolved
materials due to the attendant stiffening of the thinning nanoscale silica
walls result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small stiff silica rings.
“This change in ring structure only happens at the nanoscale,” says
Brinker.
Sandia researcher Hongyou Fan created cubic, cylindrical, and worm-like (or
disordered) pores to evaluate differences in stiffness resulting from these
differently shaped internal spaces.
Tuesday, July 24, 2007
理大胸圍革命新法計cup數
理大胸圍革命新法計cup數
傳統尺碼不準確 全球七成人戴錯bra
【明報專訊】ABCDEFG,是女性的美態和自信來源——說的是每名女士身上的胸圍罩杯尺碼。就算胸圍是32A也不用失望,理工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全球現有近七成女性戴錯尺碼不合的胸圍,顯示沿用了70多年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不夠準確,建議引入新的計算方法,以助女性找尋更貼身舒適的「絕世好Bra」。
負責研究的理大學者直言,是次研究是要挑戰現行世界性採用的量度準則,建議胸圍製造商日後按女性乳房深度和闊度比例,更精密設計胸圍尺碼。新的量度方法更重新定義ABCDEFG,日後若經生產商採用,部分32A女士或會「升cup」變成32B。
立體量度 針對中國女性
現行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是先環繞乳頭位置量度上胸圍,然後再環繞乳房底下量度下胸圍,以上下胸圍尺寸相減的差值決定罩杯的尺碼(見圖)。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博士生、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鄭嶸,聯同系內副教授余詠文及教授范金土本月初發表論文,質疑於1935年由美國一家百貨公司始創的量度方法欠缺科學根據及準確性。
有10多年研究內衣經驗的余詠文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女性的胸部涉及很複雜的立體幾何學,現有的量度方式只粗略涵蓋上下胸圍的對比,故3年前起開始研究,希望創出一套更精密的量度方法。研究於內地各省市找來456名年齡介乎20至39歲的女性作體型分析,當中一半已婚、三分之一曾經生育。余指出,研究對象沒有香港人,皆因「香港女性多害怕裸露人前」。
「是次研究只針對中國女性,她們的胸部相對較西方女性細小及平坦。」余詠文表示,希望藉研究讓中國女性重新找到合適的胸圍,貼身展現其含蓄美態。但余指出,這不代表單單中國人戴錯胸圍的情嚴重:「按現行量度罩杯的方法,9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平均也有七成女性戴錯胸圍。」
理大的研究為456名參與研究的女性進行3D裸體掃描,由電腦列出各人胸部連接身體的100多項數據。余詠文說,結果發現乳房深度(即乳頭與下胸圍水平距離),除以乳房闊度(指由胸口至近腋下的距離)所得出的比例數字(depth/width ratio, DWR),更能準確用以計算罩杯尺碼。
事實上,理大建議的新量度方法,與現有方法同樣要配合下胸圍來計算,如「75A」的「75」代表下胸圍為75厘米,只是後者的英文字母、即罩杯的大小定義有異。
指計法太精密 廠商憂成本增
余詠文指出,建議的量度方法才新鮮出爐,暫未有胸圍廠商表示會採納。但在港生產胸圍20多年的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擔心,理大提出的計算方法「太精密」,若每個胸圍款式也細緻區分尺碼,恐製造成本並不化算。李又指出,不同布料的彈性有異,高挺款式的尺碼跟扁平的也可能不同,因此很難「一刀切」在生產每款胸圍時,都套用理大建議的準則。
買大可加墊 買小為催谷
胸圍檔主:客人刻意買錯bra
【明報專訊】李太在銅鑼灣經營胸圍攤檔已有10年,胸圍售價由30元至100多元不等。她指出,有些顧客喜愛購買不合身的胸圍,「有些人會買比自己尺寸大的胸圍,然後再放墊入去」。由於攤擋狹窄及十分開揚,顧客都不會即場試身,李太說︰「我會建議她們購買不同尺寸的胸圍,回家後試過,若不合身才回來換。」她又說,價錢廉宜與較貴的胸圍分別在於用料,廉宜的胸圍較易脫線及散口,多數不耐用;較貴的一般用料及手工較好,亦較耐用。當被問到兩者穿戴上身的感覺時,她說︰「其實穿上身的感覺沒有太大分別。」
莎娜美內衣店所售賣的內衣由100多元至300多元不等,售貨員何小姐表示︰「有人會刻意買錯bra,例如內地女士會較喜歡尺寸小的胸圍,令胸部看來『澎湃』些。」她說,店內最昂貴的是矯形內衣,「其實貴與廉是在於cutting(剪裁),矯形內衣的cutting比其他胸圍繁複,所以較難造」。她又指出,曾遇過一些媽媽級的中年女士,當她們發現自己這些年來都戴錯胸圍時,都感到很驚訝。「其實她們大部分都戴細了尺碼。」
港女寧揀款式 忽略舒適
【明報專訊】「港女買胸圍大多重款式,卻忽略舒適感。」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說,近年購買矯形胸圍的本地女性有年輕化趨勢:「以往來買的多是30歲以上,現在平均顧客年齡降至25歲。」
購矯形胸圍趨年輕化
每天在前線貼身服侍女性,李可兒發現10年間社會雖然愈來愈富裕,但不見得香港少女在發育時期更重視佩戴合適胸圍:「少女怕尷尬,好動的又不喜束縛而索性不戴,令胸部的脂肪慢慢向後移,結果變成虎背熊腰。」
李說,女性步入20歲後為吸引異性而開始注重身形,紛紛找矯形胸圍「急救」。
厚背族10年大增
她舉例,10年前下胸圍32吋對比38吋的人數約是3比1,今天卻變成1比3,下胸圍吋數增加卻不代表「大胸」人數增多,只能反映「背厚一族」增加,這可能與錯戴胸圍尺碼的人增加有關。
誤戴胸圍損外觀健康
李可兒提醒女士購買胸圍時,除了款式也要留意舒適度,胸圍的尺碼會因不同牌子及款式而異,選購時不用太介意尺碼太小,應留意穿上胸圍後是否舒服、形態是否美觀。合適的胸圍可包圍整個胸部,包括腋下脂肪。若誤戴胸圍,可能會出現胸部下垂、厚背、曲背等問題,嚴重更可能損害淋巴腺及血液循環。
錯戴細碼 胸平寒背
【明報專訊】年近30歲的阿思,最近才發現自己10多年來一直戴錯胸圍。自幼在女校讀書,阿思記得小學五年級戴上人生首個運動型少女胸圍時尷尬萬分,粉紅色的校服令胸圍若隱若現,常被同學嘲笑:「你戴『大爸爸』返學!」
初中時阿思有感胸部不斷發育,正式選購女性胸圍,母親把她帶到一間街坊小店:「職員瞄一瞄,就給我選個最小的。」阿思也樂得不用「裝大胸」,上課被同學指指點點。「此後10多年,我便一直相信自己是要穿最小的。」
25歲後,阿思覺得寒背及脊痛問題愈來愈嚴重,早前到一間矯形胸圍店查詢時,獲店員告之兩邊胸部的脂肪分別向腋下方向伸延,才令胸部扁平。「戴了矯形胸圍半年,胸部形狀慢慢改善,近日更成功升cup。」阿思很後悔年輕發育時沒有注意戴胸圍的重要:「為什麼要害羞呢?少女應為自己有美好的身段而驕傲,也是自信的表現。」
傳統尺碼不準確 全球七成人戴錯bra
【明報專訊】ABCDEFG,是女性的美態和自信來源——說的是每名女士身上的胸圍罩杯尺碼。就算胸圍是32A也不用失望,理工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全球現有近七成女性戴錯尺碼不合的胸圍,顯示沿用了70多年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不夠準確,建議引入新的計算方法,以助女性找尋更貼身舒適的「絕世好Bra」。
負責研究的理大學者直言,是次研究是要挑戰現行世界性採用的量度準則,建議胸圍製造商日後按女性乳房深度和闊度比例,更精密設計胸圍尺碼。新的量度方法更重新定義ABCDEFG,日後若經生產商採用,部分32A女士或會「升cup」變成32B。
立體量度 針對中國女性
現行的胸圍罩杯量度方法,是先環繞乳頭位置量度上胸圍,然後再環繞乳房底下量度下胸圍,以上下胸圍尺寸相減的差值決定罩杯的尺碼(見圖)。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博士生、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鄭嶸,聯同系內副教授余詠文及教授范金土本月初發表論文,質疑於1935年由美國一家百貨公司始創的量度方法欠缺科學根據及準確性。
有10多年研究內衣經驗的余詠文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女性的胸部涉及很複雜的立體幾何學,現有的量度方式只粗略涵蓋上下胸圍的對比,故3年前起開始研究,希望創出一套更精密的量度方法。研究於內地各省市找來456名年齡介乎20至39歲的女性作體型分析,當中一半已婚、三分之一曾經生育。余指出,研究對象沒有香港人,皆因「香港女性多害怕裸露人前」。
「是次研究只針對中國女性,她們的胸部相對較西方女性細小及平坦。」余詠文表示,希望藉研究讓中國女性重新找到合適的胸圍,貼身展現其含蓄美態。但余指出,這不代表單單中國人戴錯胸圍的情嚴重:「按現行量度罩杯的方法,9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平均也有七成女性戴錯胸圍。」
理大的研究為456名參與研究的女性進行3D裸體掃描,由電腦列出各人胸部連接身體的100多項數據。余詠文說,結果發現乳房深度(即乳頭與下胸圍水平距離),除以乳房闊度(指由胸口至近腋下的距離)所得出的比例數字(depth/width ratio, DWR),更能準確用以計算罩杯尺碼。
事實上,理大建議的新量度方法,與現有方法同樣要配合下胸圍來計算,如「75A」的「75」代表下胸圍為75厘米,只是後者的英文字母、即罩杯的大小定義有異。
指計法太精密 廠商憂成本增
余詠文指出,建議的量度方法才新鮮出爐,暫未有胸圍廠商表示會採納。但在港生產胸圍20多年的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擔心,理大提出的計算方法「太精密」,若每個胸圍款式也細緻區分尺碼,恐製造成本並不化算。李又指出,不同布料的彈性有異,高挺款式的尺碼跟扁平的也可能不同,因此很難「一刀切」在生產每款胸圍時,都套用理大建議的準則。
買大可加墊 買小為催谷
胸圍檔主:客人刻意買錯bra
【明報專訊】李太在銅鑼灣經營胸圍攤檔已有10年,胸圍售價由30元至100多元不等。她指出,有些顧客喜愛購買不合身的胸圍,「有些人會買比自己尺寸大的胸圍,然後再放墊入去」。由於攤擋狹窄及十分開揚,顧客都不會即場試身,李太說︰「我會建議她們購買不同尺寸的胸圍,回家後試過,若不合身才回來換。」她又說,價錢廉宜與較貴的胸圍分別在於用料,廉宜的胸圍較易脫線及散口,多數不耐用;較貴的一般用料及手工較好,亦較耐用。當被問到兩者穿戴上身的感覺時,她說︰「其實穿上身的感覺沒有太大分別。」
莎娜美內衣店所售賣的內衣由100多元至300多元不等,售貨員何小姐表示︰「有人會刻意買錯bra,例如內地女士會較喜歡尺寸小的胸圍,令胸部看來『澎湃』些。」她說,店內最昂貴的是矯形內衣,「其實貴與廉是在於cutting(剪裁),矯形內衣的cutting比其他胸圍繁複,所以較難造」。她又指出,曾遇過一些媽媽級的中年女士,當她們發現自己這些年來都戴錯胸圍時,都感到很驚訝。「其實她們大部分都戴細了尺碼。」
港女寧揀款式 忽略舒適
【明報專訊】「港女買胸圍大多重款式,卻忽略舒適感。」莎娜美內衣公司產品部副總監李可兒說,近年購買矯形胸圍的本地女性有年輕化趨勢:「以往來買的多是30歲以上,現在平均顧客年齡降至25歲。」
購矯形胸圍趨年輕化
每天在前線貼身服侍女性,李可兒發現10年間社會雖然愈來愈富裕,但不見得香港少女在發育時期更重視佩戴合適胸圍:「少女怕尷尬,好動的又不喜束縛而索性不戴,令胸部的脂肪慢慢向後移,結果變成虎背熊腰。」
李說,女性步入20歲後為吸引異性而開始注重身形,紛紛找矯形胸圍「急救」。
厚背族10年大增
她舉例,10年前下胸圍32吋對比38吋的人數約是3比1,今天卻變成1比3,下胸圍吋數增加卻不代表「大胸」人數增多,只能反映「背厚一族」增加,這可能與錯戴胸圍尺碼的人增加有關。
誤戴胸圍損外觀健康
李可兒提醒女士購買胸圍時,除了款式也要留意舒適度,胸圍的尺碼會因不同牌子及款式而異,選購時不用太介意尺碼太小,應留意穿上胸圍後是否舒服、形態是否美觀。合適的胸圍可包圍整個胸部,包括腋下脂肪。若誤戴胸圍,可能會出現胸部下垂、厚背、曲背等問題,嚴重更可能損害淋巴腺及血液循環。
錯戴細碼 胸平寒背
【明報專訊】年近30歲的阿思,最近才發現自己10多年來一直戴錯胸圍。自幼在女校讀書,阿思記得小學五年級戴上人生首個運動型少女胸圍時尷尬萬分,粉紅色的校服令胸圍若隱若現,常被同學嘲笑:「你戴『大爸爸』返學!」
初中時阿思有感胸部不斷發育,正式選購女性胸圍,母親把她帶到一間街坊小店:「職員瞄一瞄,就給我選個最小的。」阿思也樂得不用「裝大胸」,上課被同學指指點點。「此後10多年,我便一直相信自己是要穿最小的。」
25歲後,阿思覺得寒背及脊痛問題愈來愈嚴重,早前到一間矯形胸圍店查詢時,獲店員告之兩邊胸部的脂肪分別向腋下方向伸延,才令胸部扁平。「戴了矯形胸圍半年,胸部形狀慢慢改善,近日更成功升cup。」阿思很後悔年輕發育時沒有注意戴胸圍的重要:「為什麼要害羞呢?少女應為自己有美好的身段而驕傲,也是自信的表現。」
Thursday, July 12, 2007
田紀雲:我在國務院大院的記憶
田紀雲:我在國務院大院的記憶[17:56]
我12歲就參加了八路軍,一直沒有機會受正規高等教育,我又無政治背景,且長期在邊遠的地方工作,於我,中南海挺遙遠的。但是,歷史的大潮卻把我湧入了中南海。
從秘書室到副總理,我在中南海紅牆裏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這十二年給我留下的記憶太多太深刻了,很多事使我終身難忘。在這裏,我講講當年國務院機關的風氣。
國務院辦公廳在周總理的長期熏陶下,有著許多優良傳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
第一,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不欺生,不排外,沒有這幫那伙,同志關係比較融洽,能夠很好的合作共事。在內部,包括行文,從總理到一般工作人員都以同志相稱,從不叫官銜。我剛到國務院時,真是有點像《紅樓夢》裏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不知東南西北。對於辦公廳機構設置、工作運轉、行文程序、各方面的關係等,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面對這種情況,我給自己立下三大任務:首先是盡快熟悉情況。我衷心感謝國務院辦公廳特別是秘書局的同志們給予我的熱情幫助。當時秘書局有一位副局長叫劉冰清(女同志,回族,她的愛人給華國鋒同志當秘書,直到辭世),她從周總理時代就在辦公廳工作,幾朝元老了,對國務院情況非常熟悉。她一有空就來到我的辦公室坐坐,同我聊天,介紹情況,有時也帶我在大院轉轉,到各局處坐坐,讓我熟悉情況,使我受益匪淺。二是把好文件關。因為一到國務院就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文件比較多。我的任務是控制數量,不能有半點差錯。對於重要文件,我的辦法是把有關負責人和撰稿人找在一起,集體作業,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先後當過秘書局副局長的候穎、周鎖洪、李樹文、張克智、安成信等人,經常與我在一起摳文件。這種辦法也使我向工作人員學到不少知識。八十年代國務院文件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三是與群眾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對此,在戰爭年代過來的我,有點優勢,很容易做到。有段時間我的家屬還沒來北京,我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飯,和大家一樣排隊買飯,唯一的特殊是秘書長們有個固定的飯桌,不要端著碗到處找位子。這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工作人員的距離。我很快結識了一大批工作人員,他們與我說古道今,談天說地,這些,卻幫助我很快進入角色,對我後來的工作幫助極大。
第二,任人唯賢,五湖四海。在我任副總理第一任期還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和機關黨組書記,是管幹部的,但從來沒有人到我這裏來跑官要官的,我主持研究提拔了那麼多局、部級幹部,也從來沒有人請我吃過一頓飯,或者送點什麼禮品,所謂「紅包」,那時還沒有這個名詞。而且至今也沒聽說那時提起來的幹部,有哪個因腐敗而落馬的。
第三,艱苦樸素的作風。國務院機關是很節儉的。比如,從周總理時代就有一個規矩,在國務院會議室開會喝茶收費。八十年代初,與會人員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錢,後來物價漲了,放兩毛,喝白開水不收錢。有幾年,上午開會到十八點時可以吃一頓飯,但要收八毛錢,喝酒一杯收四毛。國務院北門與院子不對稱,一九八五年有人建議修一下,但基於節約的考慮,始終未下決心。一九八六年,秘書長們商量,把國務院常務會議室桌子換成了比較時尚的橢圓形會議桌,第一次使用室趙紫陽就批評說,國務院不要帶這個頭。所以當時其他會議室沒有再換會議桌。趙紫陽一貫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為了制止公費請客,曾明確規定,公費請客只限『四菜一湯』。雖然執行中有阻力,未能堅持下去,但對當時不良風氣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他嚴格要求幹部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自己首先身體力行,在位期間,從未對自己的住宅、辦公室大興土木購置貴重高檔用品,一切從儉,不浪費國家一分錢。
第四,領導外出,輕車簡從,作風深入,求真務實。我在國務院副總理第一任期內,多次陪同國務院主要領導去外地調研,輕車簡從,與陪同人員同坐一輛麵包車,談笑風生,邊走邊談。經常途中停車,到群眾家裏、到工地現場、到車間班組看望群眾,瞭解情況,獲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嚴,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現場,不要地方當局事先導演。
(來源:炎黃春秋)
我12歲就參加了八路軍,一直沒有機會受正規高等教育,我又無政治背景,且長期在邊遠的地方工作,於我,中南海挺遙遠的。但是,歷史的大潮卻把我湧入了中南海。
從秘書室到副總理,我在中南海紅牆裏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這十二年給我留下的記憶太多太深刻了,很多事使我終身難忘。在這裏,我講講當年國務院機關的風氣。
國務院辦公廳在周總理的長期熏陶下,有著許多優良傳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
第一,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不欺生,不排外,沒有這幫那伙,同志關係比較融洽,能夠很好的合作共事。在內部,包括行文,從總理到一般工作人員都以同志相稱,從不叫官銜。我剛到國務院時,真是有點像《紅樓夢》裏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不知東南西北。對於辦公廳機構設置、工作運轉、行文程序、各方面的關係等,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面對這種情況,我給自己立下三大任務:首先是盡快熟悉情況。我衷心感謝國務院辦公廳特別是秘書局的同志們給予我的熱情幫助。當時秘書局有一位副局長叫劉冰清(女同志,回族,她的愛人給華國鋒同志當秘書,直到辭世),她從周總理時代就在辦公廳工作,幾朝元老了,對國務院情況非常熟悉。她一有空就來到我的辦公室坐坐,同我聊天,介紹情況,有時也帶我在大院轉轉,到各局處坐坐,讓我熟悉情況,使我受益匪淺。二是把好文件關。因為一到國務院就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文件比較多。我的任務是控制數量,不能有半點差錯。對於重要文件,我的辦法是把有關負責人和撰稿人找在一起,集體作業,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先後當過秘書局副局長的候穎、周鎖洪、李樹文、張克智、安成信等人,經常與我在一起摳文件。這種辦法也使我向工作人員學到不少知識。八十年代國務院文件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三是與群眾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對此,在戰爭年代過來的我,有點優勢,很容易做到。有段時間我的家屬還沒來北京,我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飯,和大家一樣排隊買飯,唯一的特殊是秘書長們有個固定的飯桌,不要端著碗到處找位子。這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工作人員的距離。我很快結識了一大批工作人員,他們與我說古道今,談天說地,這些,卻幫助我很快進入角色,對我後來的工作幫助極大。
第二,任人唯賢,五湖四海。在我任副總理第一任期還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和機關黨組書記,是管幹部的,但從來沒有人到我這裏來跑官要官的,我主持研究提拔了那麼多局、部級幹部,也從來沒有人請我吃過一頓飯,或者送點什麼禮品,所謂「紅包」,那時還沒有這個名詞。而且至今也沒聽說那時提起來的幹部,有哪個因腐敗而落馬的。
第三,艱苦樸素的作風。國務院機關是很節儉的。比如,從周總理時代就有一個規矩,在國務院會議室開會喝茶收費。八十年代初,與會人員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錢,後來物價漲了,放兩毛,喝白開水不收錢。有幾年,上午開會到十八點時可以吃一頓飯,但要收八毛錢,喝酒一杯收四毛。國務院北門與院子不對稱,一九八五年有人建議修一下,但基於節約的考慮,始終未下決心。一九八六年,秘書長們商量,把國務院常務會議室桌子換成了比較時尚的橢圓形會議桌,第一次使用室趙紫陽就批評說,國務院不要帶這個頭。所以當時其他會議室沒有再換會議桌。趙紫陽一貫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為了制止公費請客,曾明確規定,公費請客只限『四菜一湯』。雖然執行中有阻力,未能堅持下去,但對當時不良風氣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他嚴格要求幹部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自己首先身體力行,在位期間,從未對自己的住宅、辦公室大興土木購置貴重高檔用品,一切從儉,不浪費國家一分錢。
第四,領導外出,輕車簡從,作風深入,求真務實。我在國務院副總理第一任期內,多次陪同國務院主要領導去外地調研,輕車簡從,與陪同人員同坐一輛麵包車,談笑風生,邊走邊談。經常途中停車,到群眾家裏、到工地現場、到車間班組看望群眾,瞭解情況,獲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嚴,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現場,不要地方當局事先導演。
(來源:炎黃春秋)
北大擬採漢式畢業袍
北大擬採漢式畢業袍
【明報專訊】北京大學日前在畢業生晚會上展示18款全部由學生設計的「中華學位服」(漢服)。據悉,有關漢服將由學生通過手機短訊投票,選出的最佳設計將上報校方。北大校長許智宏說,校方考慮將中選設計定為北大的「學位服」。
學生設計 學生投票
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4900多份網上投票中,有68%表示支持用漢服作為學位服,但「不接受」的也有28%。而北京《青年參考》則報道,這18款漢服已在北大百年講堂大門口展示了好幾天,有學生認為服裝設計很「炫」,讚不絕口,但也有人認為學位服本來就是西方引入的東西,何必要「中化」得不倫不類。
對於校方會否採用這些設計作為畢業生的學位服?校長許智宏表示「會考慮」。
目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只是推薦各院校使用統一學位服,對於具體樣式並無強制規定。
【明報專訊】北京大學日前在畢業生晚會上展示18款全部由學生設計的「中華學位服」(漢服)。據悉,有關漢服將由學生通過手機短訊投票,選出的最佳設計將上報校方。北大校長許智宏說,校方考慮將中選設計定為北大的「學位服」。
學生設計 學生投票
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4900多份網上投票中,有68%表示支持用漢服作為學位服,但「不接受」的也有28%。而北京《青年參考》則報道,這18款漢服已在北大百年講堂大門口展示了好幾天,有學生認為服裝設計很「炫」,讚不絕口,但也有人認為學位服本來就是西方引入的東西,何必要「中化」得不倫不類。
對於校方會否採用這些設計作為畢業生的學位服?校長許智宏表示「會考慮」。
目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只是推薦各院校使用統一學位服,對於具體樣式並無強制規定。
重慶3萬呎公廁申健力士
【明報專訊】重慶市近日出現一座號稱全球最大的公廁。該公廁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逾3萬呎),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方便」。據說,該公廁還計劃申報健力士世界紀錄。
這座位於重慶南岸洋人街的免費超級公廁共有4層樓高,全部由環保材料製成,能同時接納上千人方便;男廁的小便器造型奇特,而第4層則修建成露天的「陽光廁所」。
樓高4層 容納千人
洋人街管委會負責人盧小慶說,該廁所除了供人方便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功能。「有廁所文化、廁所的來歷,在廁所裏面,客人能聽到溫馨的音樂,能夠看到電視屏幕,能夠了解一些衛生與健康知識。」他說,現在正準備申報「世界最大廁所」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當局亦計劃在廁所的底部和頂層興建超市,專門經營有關廁所文化的商品。遊客在方便之後,可以到超市逛一逛。
網民稱最臭形象工程
不過,重慶建這座超級廁所卻引來眾多傳媒抨擊。廣州《羊城晚報》指該公廁太大,因為不可能千人同時如廁。也有網民指建該公廁是當局為今年重慶成立直轄市10周年而搞的「形象工程」,「有可能變成『最臭的形象工程』」。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712/_12CC002_.jpg
這座位於重慶南岸洋人街的免費超級公廁共有4層樓高,全部由環保材料製成,能同時接納上千人方便;男廁的小便器造型奇特,而第4層則修建成露天的「陽光廁所」。
樓高4層 容納千人
洋人街管委會負責人盧小慶說,該廁所除了供人方便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功能。「有廁所文化、廁所的來歷,在廁所裏面,客人能聽到溫馨的音樂,能夠看到電視屏幕,能夠了解一些衛生與健康知識。」他說,現在正準備申報「世界最大廁所」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當局亦計劃在廁所的底部和頂層興建超市,專門經營有關廁所文化的商品。遊客在方便之後,可以到超市逛一逛。
網民稱最臭形象工程
不過,重慶建這座超級廁所卻引來眾多傳媒抨擊。廣州《羊城晚報》指該公廁太大,因為不可能千人同時如廁。也有網民指建該公廁是當局為今年重慶成立直轄市10周年而搞的「形象工程」,「有可能變成『最臭的形象工程』」。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712/_12CC002_.jpg
十年砍柴: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
十年砍柴: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8:32 南方新闻网
媒体思想 之十年砍柴专栏
前年是鸡年,禽类的本命年过得很不好,禽流感流行,到处半夜鸡叫,人们杀鸡宰鸭以绝后患;去年是狗年,狂犬病在好几个地方突发,惹得人民专政机关参加打狗;今年据说是金猪年,猪的蓝耳病虽然不是大范围流行,但猪肉价上涨,含金量增加。
明年是鼠年,检点这两年的巧合,我早早地祈求鼠瘟发作,让老鼠大批地死于非命,千万不要有鼠患。可是,看到最近关于湖南洞庭湖边的鼠患报道,我很是揪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老鼠在核灾难后的切尔诺贝利都能活得很好,何况在我富庶太平的华夏?鼠瘟的可能性不大,鼠患可是看得见的忧患。
老鼠是和人类相处最久的非家畜动物。《诗经》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国古代虽然常有蝗灾,但因鼠成灾的记录却不多。因为老鼠的背后,造物主早给安排天敌在伺候着,比如猫和蛇。猫对鼠患的作用其实远不如蛇,猫只能是人类家养,在住宅这类重点地区防范老鼠,而在广袤的荒野上,灭鼠的重任交给了蛇,蛇鼠同窝,蛇能深入敌阵取上将之首,这点猫永远比不上。
猫、蛇、鼠多年来基本上保持一种三角平衡,不需要人类操多少心。尽管三湘之地早有捕蛇之俗,如永州之地的百姓捕黑质而白章的异蛇,但那毕竟只是捕某一种蛇,用途仅仅是入药。不像现在“口水蛇”流行,只要是蛇,就能变成美味供食客大快朵颐。没有了天敌的老鼠自然鼠丁兴亡。
乍看起来,鼠患的来由是人们的好吃,说重了是贪婪也无不可。个人一般是随大流的,这种吃蛇风北伐,其实也能看出一些国人的超级自信:作为万物之主,哪能连小小的老鼠也对付不了?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然是无所畏惧的,人定胜天何况鼠类乎?四十多年前,新政权的领导人雄视万物,能够打败数百万反动武装夺取政权,小小的自然界之患何足道哉?于是有亿万国民一起投入灭“四害”的运动,老鼠属于“四害”之一。可是举国之力,依然不能灭掉老鼠,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老鼠们把“地道战”的秘籍学得很好,来年春风一吹,又欣欣向荣起来了。
“鼠类”是卑贱的、弱小的,自然没有雄狮的勇猛、大象的庞大、毒蛇的狠毒,但是这个弱势动物是最难消灭最难控制的,雄狮、大象、毒蛇都能被人类弄成珍稀动物,而鼠类永远不会。最卑微的,最不被人类瞧得起的生物可能是最能给人类麻烦的。
受董仲舒“天人合一”之说的古代皇帝,在面对自然界时是很卑微的,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包括蝗灾、地震都让他理解为上天示警。他们没有那种凭人类的力量可以左右自然界的豪情壮志,所以不会也用不着动用政府的力量去对付卑贱的鼠类。因为有猫和蛇在那里替人类站岗放哨。
人类不依靠猫和蛇而能控制鼠类的自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科学发达了,我们有杀伤力大的毒药,我们甚至能修一条水泥大堤作为割断老鼠的“马其诺防线”。可这些面对无处不在的老鼠不可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大自然的平衡一旦打破,再好的技术也难修补,也难防范。
撇开自然界,单说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社会有一种多少年形成的平衡,如果一个政府超级自信,觉得他有足够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某种模式,控制诸多社会角色的规模和行为,而不惜打破某种平衡。那就会像洞庭湖边的居民面对鼠患那样,你再强大也很难让地下的老鼠按照人类的意愿繁衍和生存。
鼠患,从根本上说是人祸导致的。《诗经》里还有一首诗唱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说的是人如果没有端庄的仪容和好的品德,还不如老鼠,不如死掉算了。面对近三千年前祖先留下人鼠对比的诗歌,我们能否扪心自问: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我们是否该敬畏包括老鼠在内的大自然一切生命? (作者系法制日报记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8:32 南方新闻网
媒体思想 之十年砍柴专栏
前年是鸡年,禽类的本命年过得很不好,禽流感流行,到处半夜鸡叫,人们杀鸡宰鸭以绝后患;去年是狗年,狂犬病在好几个地方突发,惹得人民专政机关参加打狗;今年据说是金猪年,猪的蓝耳病虽然不是大范围流行,但猪肉价上涨,含金量增加。
明年是鼠年,检点这两年的巧合,我早早地祈求鼠瘟发作,让老鼠大批地死于非命,千万不要有鼠患。可是,看到最近关于湖南洞庭湖边的鼠患报道,我很是揪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老鼠在核灾难后的切尔诺贝利都能活得很好,何况在我富庶太平的华夏?鼠瘟的可能性不大,鼠患可是看得见的忧患。
老鼠是和人类相处最久的非家畜动物。《诗经》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国古代虽然常有蝗灾,但因鼠成灾的记录却不多。因为老鼠的背后,造物主早给安排天敌在伺候着,比如猫和蛇。猫对鼠患的作用其实远不如蛇,猫只能是人类家养,在住宅这类重点地区防范老鼠,而在广袤的荒野上,灭鼠的重任交给了蛇,蛇鼠同窝,蛇能深入敌阵取上将之首,这点猫永远比不上。
猫、蛇、鼠多年来基本上保持一种三角平衡,不需要人类操多少心。尽管三湘之地早有捕蛇之俗,如永州之地的百姓捕黑质而白章的异蛇,但那毕竟只是捕某一种蛇,用途仅仅是入药。不像现在“口水蛇”流行,只要是蛇,就能变成美味供食客大快朵颐。没有了天敌的老鼠自然鼠丁兴亡。
乍看起来,鼠患的来由是人们的好吃,说重了是贪婪也无不可。个人一般是随大流的,这种吃蛇风北伐,其实也能看出一些国人的超级自信:作为万物之主,哪能连小小的老鼠也对付不了?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然是无所畏惧的,人定胜天何况鼠类乎?四十多年前,新政权的领导人雄视万物,能够打败数百万反动武装夺取政权,小小的自然界之患何足道哉?于是有亿万国民一起投入灭“四害”的运动,老鼠属于“四害”之一。可是举国之力,依然不能灭掉老鼠,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老鼠们把“地道战”的秘籍学得很好,来年春风一吹,又欣欣向荣起来了。
“鼠类”是卑贱的、弱小的,自然没有雄狮的勇猛、大象的庞大、毒蛇的狠毒,但是这个弱势动物是最难消灭最难控制的,雄狮、大象、毒蛇都能被人类弄成珍稀动物,而鼠类永远不会。最卑微的,最不被人类瞧得起的生物可能是最能给人类麻烦的。
受董仲舒“天人合一”之说的古代皇帝,在面对自然界时是很卑微的,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包括蝗灾、地震都让他理解为上天示警。他们没有那种凭人类的力量可以左右自然界的豪情壮志,所以不会也用不着动用政府的力量去对付卑贱的鼠类。因为有猫和蛇在那里替人类站岗放哨。
人类不依靠猫和蛇而能控制鼠类的自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科学发达了,我们有杀伤力大的毒药,我们甚至能修一条水泥大堤作为割断老鼠的“马其诺防线”。可这些面对无处不在的老鼠不可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大自然的平衡一旦打破,再好的技术也难修补,也难防范。
撇开自然界,单说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社会有一种多少年形成的平衡,如果一个政府超级自信,觉得他有足够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某种模式,控制诸多社会角色的规模和行为,而不惜打破某种平衡。那就会像洞庭湖边的居民面对鼠患那样,你再强大也很难让地下的老鼠按照人类的意愿繁衍和生存。
鼠患,从根本上说是人祸导致的。《诗经》里还有一首诗唱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说的是人如果没有端庄的仪容和好的品德,还不如老鼠,不如死掉算了。面对近三千年前祖先留下人鼠对比的诗歌,我们能否扪心自问:我们比老鼠究竟强大多少?我们是否该敬畏包括老鼠在内的大自然一切生命? (作者系法制日报记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Wednesday, July 11, 2007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姜中宏院士及其弟子徐时清一稿六投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姜中宏院士及其弟子徐时清一稿六投
近日因科研需要查文献,偶尔发现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徐时清博士,
现中国计量学院副院长有严重的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涉嫌一稿六投,将一组样
品拆分组合发表六篇文章。仅以1号文章做参照找到的雷同如下,另有大量将图
上的数据转换成表格,此不赘述。希望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不要成为鼓励学术
不端的奖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10/26/2393.htm 。希望不要让
这样的学术信誉破产的人当院长,大家都学他造假就坏了。附件是六篇文章的原
稿请查证
1#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361 (2003) 313–319
2# Chin.Phys.Lett. 20, No. 6 (2003) 905
3#无机材料学报19(2004)31
4#Chinese Phys. 12(2003)997
5#中国稀土学报21(2003)137
6#J. Rare Earths 22( 2004)375
1#2#3#4#文章的图1相同。
1#3#图2和2#图1相同。
1#3#图3和5#6#图1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4和3#图5相同。
1#图5和3#图4和5#6#图2相同。
1#图6和4#图4相同。
1#图7和2#图2和3#图6和4#图2和5#6#图3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8和2#图3和3#图7和4#图3相同。
1#图10和2#图4和5#图4和6#图4相同。
1#图11和2#图5和3#图9和4#图6相同。
另外他其他的文章也有类似的问题,时间关系留给感兴趣的人去找吧。
http://bbs1.creaders.net/education/messages/344998.html
近日因科研需要查文献,偶尔发现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徐时清博士,
现中国计量学院副院长有严重的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涉嫌一稿六投,将一组样
品拆分组合发表六篇文章。仅以1号文章做参照找到的雷同如下,另有大量将图
上的数据转换成表格,此不赘述。希望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不要成为鼓励学术
不端的奖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10/26/2393.htm 。希望不要让
这样的学术信誉破产的人当院长,大家都学他造假就坏了。附件是六篇文章的原
稿请查证
1#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361 (2003) 313–319
2# Chin.Phys.Lett. 20, No. 6 (2003) 905
3#无机材料学报19(2004)31
4#Chinese Phys. 12(2003)997
5#中国稀土学报21(2003)137
6#J. Rare Earths 22( 2004)375
1#2#3#4#文章的图1相同。
1#3#图2和2#图1相同。
1#3#图3和5#6#图1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4和3#图5相同。
1#图5和3#图4和5#6#图2相同。
1#图6和4#图4相同。
1#图7和2#图2和3#图6和4#图2和5#6#图3相同或包含关系。
1#图8和2#图3和3#图7和4#图3相同。
1#图10和2#图4和5#图4和6#图4相同。
1#图11和2#图5和3#图9和4#图6相同。
另外他其他的文章也有类似的问题,时间关系留给感兴趣的人去找吧。
http://bbs1.creaders.net/education/messages/344998.html
Tuesday, July 10, 2007
鸡头or凤尾——关于到高校工作的选择
可能很多朋友经常面临“鸡头”与“凤尾”的两难决策。
先说凤尾。
大家知道,对于进高校而言,选择比较牛的学校,什么待遇都没有,人事部门有点爱来不来的味道,因为来求职的人太多了,而博士毕业生在牛校无疑是最小的虾米(至于硕士生想都别想)。
1. 职称。谁说博士毕业生跟副教授一样待遇,3个月试用期 [有网友称什么长江大学试用一年明显违法] 完了定讲师,副教授等你有项目、有文章、有教学、有成果再说。我有几个同事来两年了,没项目,连报副高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评上评不上了。
当然,海龟也有例外的,不过也得看具体条件。我有个朋友在国外做了一年博士后,今年想进我们某牛学院未果,转投其他学院了。职称当然是讲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话副教授应该没问题。
2. 住房。我碰巧早出来还碰上有集资房。虽然有网友论证过集资房其实非常不合算,没产权还不比外面商品房便宜多少。但自己住也不管难么多了,又不投资。可是晚来半年的同事房子都没有了。800块每月自己租去,只管两年。
说到租房,我刚来的时候“享受”了4个月,买房后就取消了,尽管那时房子还是清水,只得自掏腰包多租几个月等装修好。刚来时意气风发,尽管口袋里没什么银子(刚毕业么,其实现在亦然),还是毫不犹豫地住进了学校宾馆(3星级)。因为人生地不熟,还得慢慢找房子呀。想当然地以为暂时没找到房子住宾馆总得给我报销吧。结果,刚住进去下午课题组打电话过来“住宾馆是不能报销的哈”,我那个心寒呀。还好,人事部门把机票报了,课题组把托运费给报了。
3. 安家费、科研启动费有不多的一点,聊胜于无。不同学校可能差不太多。
4. 爱人工作。本科免谈,硕士的话,人事部门会展开3寸不烂之舌,说你在原单位工作挺好的,最好别过来。事实上确实学校很难安排。博士可以考虑来,教学为主。
4. 机会。牛学校之所以牛是因为有牛人。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能拿项目。所以,如果能进牛人的课题组,或者你的能力能让牛人看上的话,机会就来了。这是很多一般学校甚至许多重点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项目申请,除了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小项目比较公平外(概率小于20%,不同领域略有差别),其他973、863、军口等等什么的不是一般新鲜人能拿到的。所以,在大牛手下发挥才能是不错的。前提是有才能、有牛人罩着。
当然,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很多人即使在一所牛的学校也很难有机会,那就惨了,很可能不如在一般学校教个书。没有牛人罩也没关系,自己去跑,纵向不行跑横向,帮企业解决些小问题拿点小课题,自己一个人过得也挺滋润。
再说鸡头。
博士或副教授到三流学校那是如获至宝。可能校长都会亲自出马来请。职称、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爱人工作一样都不会少。当然据说也有空口许诺的。
我们一同事到校好几年,爱人问题一直没解决,开始说等博士毕业了解决,未果。又说等评上副高,结果副教授评上了仍不解决。最气愤的是人事部门最后居然说那时前任的许诺,现在不认了。我同时愤然离职,去了一所中专升大专的学校。作学术带头人,给20多万建实验室,工资也比现在高。老婆安排搞教务,工资都比我们博士讲师高哟。当时感觉爽得不得了。天天晚上带老婆孩子散步[以前和我一样天天晚上正常上班]。后来学校还帮他弄了个省级骨干教师。
不过渐渐压力也来了,那就是没有项目。学校底子薄,一没设备、二没好的团队、三没关系、四没资源。。。。。。拿项目太难。这对有事业心,想做出点东西来的人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性。
当然,这并非说不好,关键看自己的定位。比如你就满足于教教书,上课来,下课走,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什么的,收入也不差(至少不一定比在好学校累死累活地干差多少),那就挺滋润过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并不很差,比如一些普通重点大学,但往往这些学校的实验条件、科研项目也很不好 [事实上说学校还有点太大,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课题组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我感觉但是比较尴尬。它的优点没有上述两种学校突出,科研所没有又有点,说有吧,又好像没有。并且往往伴随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比如我所了解的重大、西南大学等等很多学校都要求每年上满几百学时的课才能获得全额的岗位津贴,超出部分课时才有课时费。真不知应该定位为科研为主还是教学为主,创造了新词:“教学科研并重”,其实哪儿都重,哪儿都不重。
这种情况也许对那些相干科研而又信心不是很足的,可以一试。退一步讲,科研项目拿不到很多,还有教学保底呢,课总是很多的。在科研为主的地方教学很少(我一年只有一门,想多上课都上不了)。
小结
鸡头or凤尾,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弄清楚两件事:一、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二、是否有信心干好。对自己的定位最重要。鸡头凤尾各取所需吧。
我们很多人搞科研往往并不完全是为了高收入,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所以收入差不多甚至差点儿,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只不过看见那些整天没事干的人也拿差不多工资也会不平衡,甚至骂娘,但你要让他去干人家的事,往往不一定愿意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22142
先说凤尾。
大家知道,对于进高校而言,选择比较牛的学校,什么待遇都没有,人事部门有点爱来不来的味道,因为来求职的人太多了,而博士毕业生在牛校无疑是最小的虾米(至于硕士生想都别想)。
1. 职称。谁说博士毕业生跟副教授一样待遇,3个月试用期 [有网友称什么长江大学试用一年明显违法] 完了定讲师,副教授等你有项目、有文章、有教学、有成果再说。我有几个同事来两年了,没项目,连报副高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评上评不上了。
当然,海龟也有例外的,不过也得看具体条件。我有个朋友在国外做了一年博士后,今年想进我们某牛学院未果,转投其他学院了。职称当然是讲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话副教授应该没问题。
2. 住房。我碰巧早出来还碰上有集资房。虽然有网友论证过集资房其实非常不合算,没产权还不比外面商品房便宜多少。但自己住也不管难么多了,又不投资。可是晚来半年的同事房子都没有了。800块每月自己租去,只管两年。
说到租房,我刚来的时候“享受”了4个月,买房后就取消了,尽管那时房子还是清水,只得自掏腰包多租几个月等装修好。刚来时意气风发,尽管口袋里没什么银子(刚毕业么,其实现在亦然),还是毫不犹豫地住进了学校宾馆(3星级)。因为人生地不熟,还得慢慢找房子呀。想当然地以为暂时没找到房子住宾馆总得给我报销吧。结果,刚住进去下午课题组打电话过来“住宾馆是不能报销的哈”,我那个心寒呀。还好,人事部门把机票报了,课题组把托运费给报了。
3. 安家费、科研启动费有不多的一点,聊胜于无。不同学校可能差不太多。
4. 爱人工作。本科免谈,硕士的话,人事部门会展开3寸不烂之舌,说你在原单位工作挺好的,最好别过来。事实上确实学校很难安排。博士可以考虑来,教学为主。
4. 机会。牛学校之所以牛是因为有牛人。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能拿项目。所以,如果能进牛人的课题组,或者你的能力能让牛人看上的话,机会就来了。这是很多一般学校甚至许多重点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项目申请,除了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小项目比较公平外(概率小于20%,不同领域略有差别),其他973、863、军口等等什么的不是一般新鲜人能拿到的。所以,在大牛手下发挥才能是不错的。前提是有才能、有牛人罩着。
当然,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很多人即使在一所牛的学校也很难有机会,那就惨了,很可能不如在一般学校教个书。没有牛人罩也没关系,自己去跑,纵向不行跑横向,帮企业解决些小问题拿点小课题,自己一个人过得也挺滋润。
再说鸡头。
博士或副教授到三流学校那是如获至宝。可能校长都会亲自出马来请。职称、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爱人工作一样都不会少。当然据说也有空口许诺的。
我们一同事到校好几年,爱人问题一直没解决,开始说等博士毕业了解决,未果。又说等评上副高,结果副教授评上了仍不解决。最气愤的是人事部门最后居然说那时前任的许诺,现在不认了。我同时愤然离职,去了一所中专升大专的学校。作学术带头人,给20多万建实验室,工资也比现在高。老婆安排搞教务,工资都比我们博士讲师高哟。当时感觉爽得不得了。天天晚上带老婆孩子散步[以前和我一样天天晚上正常上班]。后来学校还帮他弄了个省级骨干教师。
不过渐渐压力也来了,那就是没有项目。学校底子薄,一没设备、二没好的团队、三没关系、四没资源。。。。。。拿项目太难。这对有事业心,想做出点东西来的人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性。
当然,这并非说不好,关键看自己的定位。比如你就满足于教教书,上课来,下课走,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什么的,收入也不差(至少不一定比在好学校累死累活地干差多少),那就挺滋润过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并不很差,比如一些普通重点大学,但往往这些学校的实验条件、科研项目也很不好 [事实上说学校还有点太大,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课题组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我感觉但是比较尴尬。它的优点没有上述两种学校突出,科研所没有又有点,说有吧,又好像没有。并且往往伴随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比如我所了解的重大、西南大学等等很多学校都要求每年上满几百学时的课才能获得全额的岗位津贴,超出部分课时才有课时费。真不知应该定位为科研为主还是教学为主,创造了新词:“教学科研并重”,其实哪儿都重,哪儿都不重。
这种情况也许对那些相干科研而又信心不是很足的,可以一试。退一步讲,科研项目拿不到很多,还有教学保底呢,课总是很多的。在科研为主的地方教学很少(我一年只有一门,想多上课都上不了)。
小结
鸡头or凤尾,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弄清楚两件事:一、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二、是否有信心干好。对自己的定位最重要。鸡头凤尾各取所需吧。
我们很多人搞科研往往并不完全是为了高收入,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所以收入差不多甚至差点儿,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只不过看见那些整天没事干的人也拿差不多工资也会不平衡,甚至骂娘,但你要让他去干人家的事,往往不一定愿意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22142
Sunday, July 08, 2007
中國絲綢品75.5%合格
中國絲綢品75.5%合格[10:52]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絲綢製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該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5.5%。
質檢總局共抽查了絲綢製品主產地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等4個省、直轄市49家企業生產的49種產品(不涉及出口)。
抽查對絲綢製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異味、水洗尺寸變化率、成分、產品標識等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結果表明,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異味3個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抽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pH值過高或過低,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抽查中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均呈鹼性。
其他的質量問題包括,少數產品色牢度不合格﹔個別產品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部分產品標籤標注不規範。
抽查中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浙江台州市椒江吉航製衣有限公司生產的吉航牌睡衣和蘇州市吳中區西山金庭工藝廠生產的銀杏牌絲綢服裝。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絲綢製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該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5.5%。
質檢總局共抽查了絲綢製品主產地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等4個省、直轄市49家企業生產的49種產品(不涉及出口)。
抽查對絲綢製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異味、水洗尺寸變化率、成分、產品標識等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結果表明,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異味3個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抽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pH值過高或過低,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抽查中有少數產品pH值不合格,均呈鹼性。
其他的質量問題包括,少數產品色牢度不合格﹔個別產品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部分產品標籤標注不規範。
抽查中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浙江台州市椒江吉航製衣有限公司生產的吉航牌睡衣和蘇州市吳中區西山金庭工藝廠生產的銀杏牌絲綢服裝。
Saturday, July 07, 2007
How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PDF Documents
http://labnol.blogspot.com/2007/01/how-to-open-password-protected-pdf.html

Written by Amit Agarwal on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How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PDF Documents
There are sometimes genuine reasons to unlock or crack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You have the legal right to open the encrypted PDF document but forgot the password like in the case below.
Say one of your former colleague created some critical sales reports in PDF format but he is not working with the company anymore. In his absence, you have no option but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in order to open, read or print these PDF files.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types of PDF protection - the original PDF creator can either restrict opening the PDF file itself or he can restrict others from modifying, printing or copying text and graphics from the PDF file. Here are a few possible workarounds:
When there are Copying or Printing Restrictions..
Say you want to print a couple of pages from the PDF document but the document settings won't let you do that.
Open the document in Acrobat Reader or Foxit and capture the PDF page as an image using any free screen capture software. If there are multiple pages, you may try SnagIt since it can autoscroll and capture multiple pages of the document in one-go.
If you want to copy just a portion of text from some PDF page, use a screen capture tool with OCR features (like Kleptomania, Capture Text discussed here)
Alternatively, you can invest in commercial solutions like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from ElcomSoft and PDF Password Remover from Very PDF.
(These utilities may not recover the password for you - they'll just remove the restrictions from the password protected file)
When there are Document Opening Restrictions..
This is a very tricky case and there's no straight-forward solution to read PDF documents that are password-protected at the Open level.
The software will use methods like Brute Force, Key Search and Dictionary Attack to guess the password. They will try to use all possible character combinations as the password and so the process might take hours or even days and would really depend on your computer's processing power.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Professional edition from ElcomSoft is a recommended option. When (if) the password is found, the program shows it,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passwords which have been tested, and the program speed.
Legal Issues: - you may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these PDF password cracking software are absolutely legal and Microsoft even awarded ElcomSoft a Gold Certified Partner status.
Related: Remove Watermarks from Adobe PDF Documents
Reader Comments:
Written by Prasanna Narayanan at 24/1/07 6:03 PM
Is there a way like this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excel sheet
Written by Best Desi at 24/1/07 10:32 PM
Wow i dint know they are legal thanks for the info :) good as always.
Regards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7/1/07 9:45 PM
I have a PDF file that is protected with a password. It's actually a magazine scanned in PDF which I downloaded from some book warez site. I tried the brute force method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but it's takign some time. Will post if the process is successful.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8/1/07 4:19 AM
You know those sites post the password in the item description/NFO file right?
Written by StandAlone at 28/1/07 10:28 AM
If the needs is printing the pdf document, i think we can use pdf-to-words converter.
Then we print it in words.
how it can be done?
we can use zamzar[dot]com or any commercial converter tools.
Written by brenton at 28/1/07 12:40 PM
Doesn't help for e-books that you happened to purchase on one copy of windows, and then had to do a reinstall. D: I hate DRM. :(
Written by D Nickull at 29/1/07 12:59 PM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PDF encryption in later versions uses the AES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the 128 bit strength. I have written a few blog articles on this subject.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8:17 PM
On Mac OS X you can open your pdf in ColorSync and resave as pdf and it will remove any password protection. This does not work on pdfs that require password to open them. ColorSync is a free utility included with all versions of OS X.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9:33 PM
I had a document that didn't allow printing to any network printer or to Cute PDF. It would only print to a device on LPT1 and only if the print driver was not set to "print to file." The way I got around it in Windows was to set up an HP LaserJet 4 Postscript as my LPT printer but not have anything hooked to the printer port. I set the printer driver to raw and then printed the document. The raw postscript file will then be queued in C:\WINDOWS\system32\spool\PRINTERS . Grab that file, open it with Ghostscript, convert to PDF and BAM! you have a PDF with no DRM. Then do a little dance and feel crafty, baby, crafty!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30/1/07 3:23 PM
IF you just want to print a PDF document that does not allow printing instead of the screen capture method use a toold like omniprint that converts PDF documents to highres images and print those (or OCR those)
google "omniformat"
Written by Pavel at 5/2/07 3:54 PM
In addition of commercial tools
mentioned above I've found the almost free PDF password remover software - GuaPDF. The author just asks for a link to his site.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12/2/07 5:34 AM
@ D Nickull, who wrote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That would be true if the Password crackers were going after the raw document key* actually used to encrypt the PDF file. However the utilities cited in this article are going after the passwords which are considerably weaker. Most people choose passwords that are 6-8 characters in length and are printable ASCII which limits the keyspace and makes brute force searching computationally feasible.
BTW it doesn't matter for RC4 and AES the key derivation function for Password Security is the same.
Written by Navin at 18/2/07 12:58 AM
i m a mac user and i have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how can i break the passwoed if i don't know the password plz help
Written by tom at 8/4/07 4:47 PM
you could also try opening the pdf with gsview and then converting to another pdf without protection (file > convert > pdfwrite). i've done this before using a time-protected pdf which had timed out (acrobat gave a green screen and the new pdf [after using gsview] was then viewable in acrobat).
you'll need to install ghostscript first, then gsview (search google for them).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5/07 2:45 PM
i have a pdf document which is password protected for opening. its a file created by my colleague and he has left the organization.now i am in commotion as it is pretty urgent and my job depends over it...can u help me????
Written by ravik at 20/6/07 8:32 PM
You can convert your pdf file to a ps file and then convert it back to a pdf file.
Linux comes with pdftops and pstopdf inbuilt commands. On Windows, you can use ghostscript or the GUI solution FreePDFXP which needs ghostscript to be installed anyway.
Written by tbone at 28/6/07 2:58 AM
I use Brava! Reader (it's FREE)to by-pass print restrictions of PDFs. What I do is open the protected PDF in Brava! Reader and reprint the file as a new PDF. It works everytime.

Written by Amit Agarwal on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How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PDF Documents
There are sometimes genuine reasons to unlock or crack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You have the legal right to open the encrypted PDF document but forgot the password like in the case below.
Say one of your former colleague created some critical sales reports in PDF format but he is not working with the company anymore. In his absence, you have no option but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in order to open, read or print these PDF files.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types of PDF protection - the original PDF creator can either restrict opening the PDF file itself or he can restrict others from modifying, printing or copying text and graphics from the PDF file. Here are a few possible workarounds:
When there are Copying or Printing Restrictions..
Say you want to print a couple of pages from the PDF document but the document settings won't let you do that.
Open the document in Acrobat Reader or Foxit and capture the PDF page as an image using any free screen capture software. If there are multiple pages, you may try SnagIt since it can autoscroll and capture multiple pages of the document in one-go.
If you want to copy just a portion of text from some PDF page, use a screen capture tool with OCR features (like Kleptomania, Capture Text discussed here)
Alternatively, you can invest in commercial solutions like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from ElcomSoft and PDF Password Remover from Very PDF.
(These utilities may not recover the password for you - they'll just remove the restrictions from the password protected file)
When there are Document Opening Restrictions..
This is a very tricky case and there's no straight-forward solution to read PDF documents that are password-protected at the Open level.
The software will use methods like Brute Force, Key Search and Dictionary Attack to guess the password. They will try to use all possible character combinations as the password and so the process might take hours or even days and would really depend on your computer's processing power.
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 Professional edition from ElcomSoft is a recommended option. When (if) the password is found, the program shows it,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passwords which have been tested, and the program speed.
Legal Issues: - you may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these PDF password cracking software are absolutely legal and Microsoft even awarded ElcomSoft a Gold Certified Partner status.
Related: Remove Watermarks from Adobe PDF Documents
Reader Comments:
Written by Prasanna Narayanan at 24/1/07 6:03 PM
Is there a way like this to open password protected excel sheet
Written by Best Desi at 24/1/07 10:32 PM
Wow i dint know they are legal thanks for the info :) good as always.
Regards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7/1/07 9:45 PM
I have a PDF file that is protected with a password. It's actually a magazine scanned in PDF which I downloaded from some book warez site. I tried the brute force method to crack the pdf password but it's takign some time. Will post if the process is successful.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8/1/07 4:19 AM
You know those sites post the password in the item description/NFO file right?
Written by StandAlone at 28/1/07 10:28 AM
If the needs is printing the pdf document, i think we can use pdf-to-words converter.
Then we print it in words.
how it can be done?
we can use zamzar[dot]com or any commercial converter tools.
Written by brenton at 28/1/07 12:40 PM
Doesn't help for e-books that you happened to purchase on one copy of windows, and then had to do a reinstall. D: I hate DRM. :(
Written by D Nickull at 29/1/07 12:59 PM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PDF encryption in later versions uses the AES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the 128 bit strength. I have written a few blog articles on this subject.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8:17 PM
On Mac OS X you can open your pdf in ColorSync and resave as pdf and it will remove any password protection. This does not work on pdfs that require password to open them. ColorSync is a free utility included with all versions of OS X.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1/07 9:33 PM
I had a document that didn't allow printing to any network printer or to Cute PDF. It would only print to a device on LPT1 and only if the print driver was not set to "print to file." The way I got around it in Windows was to set up an HP LaserJet 4 Postscript as my LPT printer but not have anything hooked to the printer port. I set the printer driver to raw and then printed the document. The raw postscript file will then be queued in C:\WINDOWS\system32\spool\PRINTERS . Grab that file, open it with Ghostscript, convert to PDF and BAM! you have a PDF with no DRM. Then do a little dance and feel crafty, baby, crafty!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30/1/07 3:23 PM
IF you just want to print a PDF document that does not allow printing instead of the screen capture method use a toold like omniprint that converts PDF documents to highres images and print those (or OCR those)
google "omniformat"
Written by Pavel at 5/2/07 3:54 PM
In addition of commercial tools
mentioned above I've found the almost free PDF password remover software - GuaPDF. The author just asks for a link to his site.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12/2/07 5:34 AM
@ D Nickull, who wrote
"Cracking with the brute force method will likely not work in your lifetime."
That would be true if the Password crackers were going after the raw document key* actually used to encrypt the PDF file. However the utilities cited in this article are going after the passwords which are considerably weaker. Most people choose passwords that are 6-8 characters in length and are printable ASCII which limits the keyspace and makes brute force searching computationally feasible.
BTW it doesn't matter for RC4 and AES the key derivation function for Password Security is the same.
Written by Navin at 18/2/07 12:58 AM
i m a mac user and i have a password protected pdf file how can i break the passwoed if i don't know the password plz help
Written by tom at 8/4/07 4:47 PM
you could also try opening the pdf with gsview and then converting to another pdf without protection (file > convert > pdfwrite). i've done this before using a time-protected pdf which had timed out (acrobat gave a green screen and the new pdf [after using gsview] was then viewable in acrobat).
you'll need to install ghostscript first, then gsview (search google for them).
Written by Anonymous at 29/5/07 2:45 PM
i have a pdf document which is password protected for opening. its a file created by my colleague and he has left the organization.now i am in commotion as it is pretty urgent and my job depends over it...can u help me????
Written by ravik at 20/6/07 8:32 PM
You can convert your pdf file to a ps file and then convert it back to a pdf file.
Linux comes with pdftops and pstopdf inbuilt commands. On Windows, you can use ghostscript or the GUI solution FreePDFXP which needs ghostscript to be installed anyway.
Written by tbone at 28/6/07 2:58 AM
I use Brava! Reader (it's FREE)to by-pass print restrictions of PDFs. What I do is open the protected PDF in Brava! Reader and reprint the file as a new PDF. It works everytime.
Google Books 纯文本版本发布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9677.htm
Google Books 纯文本版本发布
ugmbbc发布于 2007-07-04 11:32:53|3689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Gseeker消息:
提起Google的图书搜索项目,又不 得不提一下Google的终极任务了,那就是要索引全世界的信息并且使它们变成人人皆可获取的。这两步是同时进行的,不管是Google的搜索引擎还是图 书搜索,都在索引着全世界的信息。要想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获得,除了将它们免费发布外,有时候Google还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就拿图书搜索为例,之前我 们只能浏览扫描版本的图书。如果我们想摘录其中某些内容,就不容易。如果Google能把图书变成纯文本版,那就能解决问题了。这对于Google而言, 在技术上显然不成问题。
Google今天宣布给图书搜索加上了纯文本阅读模式。当你在Google图书搜索里找到无版权保护的图书(比如一些古典名著)时,你就会发现你可以用纯文本的方式阅读它们。拿狄更斯的《双城记》为例:
我们可以点击"只阅读文字",这样就只看到纯文本版的图书内容了:
当然,由于是纯文本格式,所以你可以随意复制其中的内容。纯文本模式的出现,也使得更多的人包括有视觉障碍的人有机会从Google图书搜索里获取知 识,因为纯文本可以支持多种文本阅读器,比如文本朗读工具、读屏器、盲文显示器等。这也初步实现了Google的目的,因为这种方式使得更多人可以获取信 息。
如果你还记得,Google在去年7月份曾经为视障人士推出了特别版的搜索引擎Google Accessible Web Search。而现在图书搜索的纯文本阅读模式也正是使用了类似的技术,同样来自Google的资深专家T.V. Raman。
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中文图书提供这种阅读模式,包括《三国演义》在内。
http://books.google.com/books?pg=PA7&id=myYaas-8LYoC#PPA10,M1
Google Books 纯文本版本发布
ugmbbc发布于 2007-07-04 11:32:53|3689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Gseeker消息:
提起Google的图书搜索项目,又不 得不提一下Google的终极任务了,那就是要索引全世界的信息并且使它们变成人人皆可获取的。这两步是同时进行的,不管是Google的搜索引擎还是图 书搜索,都在索引着全世界的信息。要想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获得,除了将它们免费发布外,有时候Google还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就拿图书搜索为例,之前我 们只能浏览扫描版本的图书。如果我们想摘录其中某些内容,就不容易。如果Google能把图书变成纯文本版,那就能解决问题了。这对于Google而言, 在技术上显然不成问题。
Google今天宣布给图书搜索加上了纯文本阅读模式。当你在Google图书搜索里找到无版权保护的图书(比如一些古典名著)时,你就会发现你可以用纯文本的方式阅读它们。拿狄更斯的《双城记》为例:
我们可以点击"只阅读文字",这样就只看到纯文本版的图书内容了:
当然,由于是纯文本格式,所以你可以随意复制其中的内容。纯文本模式的出现,也使得更多的人包括有视觉障碍的人有机会从Google图书搜索里获取知 识,因为纯文本可以支持多种文本阅读器,比如文本朗读工具、读屏器、盲文显示器等。这也初步实现了Google的目的,因为这种方式使得更多人可以获取信 息。
如果你还记得,Google在去年7月份曾经为视障人士推出了特别版的搜索引擎Google Accessible Web Search。而现在图书搜索的纯文本阅读模式也正是使用了类似的技术,同样来自Google的资深专家T.V. Raman。
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中文图书提供这种阅读模式,包括《三国演义》在内。
http://books.google.com/books?pg=PA7&id=myYaas-8LYoC#PPA10,M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Blog Archive
-
▼
2008
(50)
-
▼
July
(19)
- Windows Server 2008 Partner Activation Guide
- windows server 2008 激活 安装 设置 (精简语言包/必备程序下载)
- how to activate 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
- forum: windows activation
- 激活了的server 2008 该如何备份
- 架设基于Linux的服务器集群
- RedHat MPI SSH科学集群安装指南
-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 非常全面的NFS文档
- MPICH常用网站
- Redhat Linux修改机器名和Ip方法
- MS4.0在安腾IA64位服务器上的安装总结
- Materials-Studio 论坛问答全集
- 应该养成的十个习惯
- 如何阅读文献
- Materials Studio在cluster上的安装指南
- 组建linux集群(P4+SU)及编译并行VASP(libgoto+Lam-mpi)
- 寓言启示录_做人要懂得知足
- 老师的搞笑情书
-
▼
July
(19)